六零俏佳人(175)
第224章 表彰大会
炎炎盛夏,炙热的太阳光烤得人很难受,没站多久便会热得满头大汗,浑身不舒坦。
但是酷暑带来的高温,丝毫没有影响到乡亲们的喜悦心情。
夏收和夏种圆满完成,粮仓里的新粮还没分出来,大家伙都知道这一茬的粮食增产了,哪怕不能敞开肚子吃饱饭,好歹不用愁没有粮食撑到青黄不接的时节。
向阳村上下洋溢着幸福快乐的气氛,乡亲们的脸上喜气洋洋,他们正在焦急地等待着,徐铁柱公布向阳村贡献最大的十户人家名单。
“乡亲们,为了党和人民群众,我们不怕苦不怕累,辛勤劳动!皇天不负苦心人,咱们这一茬的粮食增产啦!这是乡亲们力往一处使,辛勤耕种的结果!”
大队长徐铁柱说了几句场面话,看了看乡亲们期盼的脸,瞅了眼没念完的几段稿子。
他笑了笑,干脆丢开稿子,捡起一张薄薄的纸。
徐铁柱甩了甩纸张,义正言辞地说道:“你们最期待的名单就在我这张纸上!整个评选活动在乡亲们的监督下进行,我徐铁柱敢用我的脑袋发誓,这份名单是真实的,严格按照评选规则,公正公开地评选出来的!绝对不掺假!这一点,希望大家都能明白。”
排在前头的村民站起来,脸庞被炙热的阳光晒得通红:“队长,咱们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没人敢在我们眼皮子底下造假,大家伙说对不对?”
身边的人立马出声附和:“对对对!队长啊,你快念名单吧!大家伙都等不及啦!”
余下的村民纷纷开口:“是啊,队长,咱们信你们这些干部!”
别的地方村干部如何选举,是否有潜规则,不得而知。
向阳村的村民们敢拍着胸脯说,他们村的村干部都是由他们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选举出来的。
能当选村干部的人,在村里都是名声好,能力也好。
事实证明,向阳村的村干部绝大部分都是好的,真心实意地为乡亲们排忧解难,想法设法地让大家伙过上好日子。
当然事有例外,这世上不存在绝对完美的事情。
不排除有个别的村干部,在当选之后动了歪心思。这些心思歪了的人败露之后,立马会被乡亲们从村干部的位置上弄下来。
村干部是很值得乡亲们信赖的,在这其中徐铁柱的表现非常抢眼,他为向阳村所做的一切,值得全村人的爱戴和拥护。
徐铁柱虚虚地压了手,示意大家伙停下来:“既然乡亲们这么迫切地想知道是哪十户人家得到奖励,那么,我就不说那些场面话,咱们直奔正题!第一户得到奖励的是盛利一家!”
他故意在这里停下来,看到不少村民不服气的表情,心里暗赞林向东有颗七窍玲珑心,那孩子特地给他出了主意,公布名单时还得把当选的理由说出来。
不然的话,只怕有些人会不服气。
徐铁柱得了他家老叔的吩咐,没打算把盛夏的功劳说出来,而是推到了盛利身上。
“我知道大家伙或许不太清楚,排名第一的为何是盛利一家,对此心存疑惑和不服气。我们村之所以能跟军区合作,靠的是盛利帮忙牵线搭桥!”
全场一阵哗然。
他们先前都以为是徐铁柱跑去找公社书记林大为,请公社的大领导帮忙牵线搭桥!
没料到,做出如此巨大贡献的人是盛利!
要知道,自从他们村的蔬菜送给军区,登上了报纸之后,他们自家种的蔬菜变得格外的畅销。
虽说大头都是卖给了军区,但村里依旧有不少人拿了些自家种的菜刀集市上去卖。
以前都是无人问津,现如今他们只要说是向阳村的人,他们的蔬菜就跟不要钱的,一堆人来买咧。
好些人还特地从县城里跑来他们村里,就为了跟他们买蔬菜。
现在,他们向阳村不单是蔬菜很出名,红薯卖得也非常好。
个头大不说,个顶个的甜,做成红薯干特别好吃。
盛利接收到来自四面八方射来的崇拜目光,面色微赧,身体紧绷得很。
他一向不是个爱出风头的人,这会儿被这么多人行注目礼,脸有些红,心跳加快了不少。
李香香注意到自家男人的异样,微微一笑,背着人拉住了丈夫的手,递给他一个安抚的视线。
这功劳其实是盛夏的,她跟盛利心知肚明,但他们夫妻俩不想让盛夏被人过多的关注,她还是个小孩子呢。
再说了,盛夏身上藏着那么大的秘密,若是被人知晓,只怕会惹来不少的麻烦。
为了保险起见,李香香和盛利决定尽量帮着隐藏,至于冒认功劳会不会惹怒老天爷,这对夫妻压根没想到这个。
老天爷真动了怒气,他们也没啥办法抗衡,该咋滴的就咋滴吧。
徐铁柱笑眯眯地看着盛利,眼角余光落到右手边某个阴晴不定的男人,他脸上的笑容越发地灿烂。
等下次选举村干部,以盛利的表现完全可以选上,到时候某些人的如意算盘又得被打碎了!
哼,某些人仗着所谓的后台,前些年特别积极主动地配合收粮队上门,把村里的每家每户的口粮全收上去了。
那混账东西满心欢喜地以为他立了大功,只等着下次选择,挤掉徐铁柱这大队长上位。
呸!想得倒是挺美!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像那种为了功劳不顾村里其他人死活的东西,不配当村干部!
下次选举,这混账东西不但没成功上位,而且还被村民们有志一同地排除在村干部的队伍里。
选举村干部是为了让村干部更好地为乡亲们服务,而不是为了满足某些官迷的一己私欲!
思及此,徐铁柱看向盛利的目光更火热了几分,他盼着多来几个盛利这么能干的村干部,好相处又能吃苦耐劳,真心实意地为人民服务。
徐铁柱低头看了眼名单,对上徐广田额头的汗水,他赶忙收回心神“第一名是盛利一家,那么接下来宣布第二名。第二名是徐广田,徐广田同志的贡献,大家伙都看得到,我不想多说了!”
第225章 一碗水端平
徐铁柱接下来宣布名单的速度加快了不少,他没再分心去想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赶紧念完名单。
待会儿到树荫底下准备杀猪,事情多着呢。
年轻人晒会儿太阳没啥事儿,他家老叔年纪大了,晒多了太阳,万一闹出个中暑咋办?
至于分粮,还得再等上一阵子。
之前都是交完公粮就分粮,但这次徐铁柱迟迟没动静是因为什么呢?
原来,《人民日报》对向阳村的粮食增产增收状况进行了报道,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重视,相关的农业专家将会来到向阳村实地考察。
如果能找到向阳村增产增收的秘诀,而且这些秘诀适用于国家其他地区的话,那么向阳村势必会记载入史册!
这些隐秘的事情,徐铁柱没跟乡亲们说,他只简单说了上级领导要求他们暂时不要分粮,别的就没再多说什么。
徐广田倒是从徐铁柱口中知晓这一消息,他这些天正寻思着要怎么办呢,想出应对的法子再把这些事情说给盛夏他们知晓。
不然的话,徒增烦恼,何必呢?
徐铁柱一改之前慢悠悠地宣读,速度快得惊人,好在乡亲们的注意力全都在那名单上,队长念得快,他们也好早些时间知道自家有没有排上前十名。
等念完了名单,没选上的乡亲们面露失望,对选上的那十户人家眼露羡慕,基本上不会有人眼红。
毕竟徐铁柱念了名单,除了徐广田之外,他把其他八户人家做出的贡献念出来了,扪心自问,这些选上的人家的确是有资格拿到这个奖的。
在这个表彰大会开始之前,好些乡亲是完全是奔着那三斤猪肉的奖励来的,当他们看到被念到名字的人上台领奖时,心中的艳羡和期盼改变了他们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