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零俏佳人(247)

作者: 颜小宛 阅读记录

胡宗玉的是胡家年轻一辈的领头人,为了保住胡家的根,家里的长辈想方设法把他送出首都,远离风暴中心。

即便有一天胡家真的倒了,只要有胡宗玉在,他们胡家还有希望。

向群的三位同学张国斌、梁元栋以及胡宗玉,他们从首都来到向阳村这偏僻的小山村里,为的是避祸。

张国斌和梁元栋谢绝了林大为的好意相请,没有去公社当干部,而是来到向阳村的小学教书。

而胡宗玉为了在向阳村站稳脚跟,他主动帮助徐铁柱规划向阳村的经济发展计划,同时他拿出一笔钱来做基础建设。

胡宗玉打小就跟着家中长辈经商,耳濡目染之下,颇有经商的头脑和天分。

八十年代有位“路县长”曾提出一句口号“要想富,先修路”。

此时的胡宗玉经过考察发现,向阳村非常适合发展特色农业。

近年来,向阳村的农业发展势头良好,除了高产优质的水稻、玉米等农作物产量逐年提升,蔬菜种植面积增多之外,还办了规模逐渐壮大的养殖场。

单单是向阳村一个村的产出,不但满足了村民的生活需求,还能就近给军区提供粮食、蔬菜、鸡蛋和肉食。

来到向阳村之后,胡宗玉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来做调研,不单是考察向阳村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把周边的村镇县市都考察一遍。

在这方面,胡宗玉得到了以林大为为首的公社领导的鼎力支持。

先前提到过,林大为从盛夏身上得到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启发,同胡宗玉接触过后,因着对向群的信任以及对胡宗玉的赏识。

林大为当机立断地决定,请胡宗玉通过实地考察后,能运用他的眼光和见识,帮助他们公社规划一条经济发展的路线。

这一决定非常的大胆。

林大为冒着风险将胡宗玉引荐给市政府的一把手,得到领导的准许后,给胡宗玉大开方便之门。

有关于胡宗玉的事情,徐广田只知道一些皮毛,他没有打算跟盛夏提这些。

此时的盛夏并不知晓胡宗玉肩上扛着多大的压力,她笑着对徐广田说道:“胡叔叔天生就是块经商的料,有他给咱们村指引方向,咱们可以少走不少弯路。”

听到盛夏这些话,徐广田提着心放下来了。

他提到胡宗玉的事情,并非是随口一提,而是想借盛夏一点福气,罩着胡宗玉,让他的路好走一些。

提到胡宗玉,徐广田不免有些感慨:“你胡叔叔这些日子忙得像只陀螺,十天有九天是在外头奔波,要不是他正当壮年,只怕扛不住。”

事关整个公社经济发展的大事,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规划的,胡宗玉必须要花费巨大的心力。

盛夏安慰了老爷子一句,“胡叔叔只怕是早就习惯了。”

祖孙俩边走边说。

盛爱国推着自行车跟在他们后头走了一会儿,见插不上什么话,他干脆先骑着车回家将盛夏的行李放好,之后便去地里将父母叫回来。

盛夏和徐广田走到盛家时,盛利和李香香也从地里回来了。

夫妻俩见到半年没见的闺女,自是一番激动,略过不提。

得到消息,林满仓、刘根他们一下工就来到盛家帮忙,杀鸡宰鸭,准备丰盛的晚餐。

这天晚上,盛家又热闹起来了。

院子里摆了三桌,徐铁柱跑去钢铁厂请了向群夫妻回来,盛利则是请来了胡宗玉、张国斌、梁元栋,热热闹闹地围坐在一起享用晚饭。

桌上酒菜充足,个个吃得满嘴喷香。

向阳村的红火日子,由此可见一斑。

徐广田兴致高昂,又是辈分最高的,没人敢拦着他不让喝酒。

老爷子喝高了,一改往日的沉默,拉着胡宗玉的手就说:“小胡啊,咱们村能变得这么好,你功劳最大啊。”

听到老爷子这一声夸赞,胡宗玉很是不好意思,他并没觉得自己有多大功劳。

胡宗玉谦虚地说道:“老爷子,我最多就是提个几个建议,真正落实下去还得靠林大为等领导以及乡亲们的大力支持。”

徐广田大着舌头说道:“你这话说的不对!要是没你当船长,咱们这些撑船的不晓得往哪里使力咧。铁柱,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听到自家老叔点名,徐铁柱连连点头:“对对对!胡老弟,老叔说得很在理。自从你来道咱们向阳村,咱们村变化多大啊。每天走在那么干净的道上,整个人都变得不一样了。”

第317章 母女夜话

这边,男人们聊得热火朝天,另一边的女人们也不例外。

盛夏这一去就是半年,回来的变化不可谓不大。

当初离家时,盛夏就是一个小村姑的打扮,除了她天生皮肤白皙、晒不黑之外,跟村里的其他小姑娘没什么差别。

这半年没见面,盛夏扎着个青春靓丽的马尾,一身素净淡雅的衣裳,特别小清新。

其实盛夏身上穿的衣裳和以往的样式并无太大的变化,但穿在她身上却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满仓媳妇很感慨地说道:“夏夏不过在省城生活了半年时间,这一回来跟换了个人似的。怪不得老人常说女大十八变呢。”

沈媛从小在大城市里长大,还曾去过首都念大学,她比在座的满仓媳妇等人看出更多东西来。

她的视线落在盛夏袖口那朵绣花上数秒,掀唇轻笑:看来,盛夏在信里写的都是真的,她的确过得不错。

盛夏举起杯中甘甜的糯米酒,朝沈媛说道:“师母,我敬你一杯。我刚到省城时人生地不熟,要不是师母找来的沈骏哥帮忙,我不会那么快地适应新环境。”

见她这般郑重,沈媛微微一笑,“夏夏,这不过是件小事儿。”

晚上九点,来家里的客人们都回家去了。

盛夏和李香香正坐在院子里刷碗筷,盛爱国则是帮着搬桌子椅子。

李香香侧头看着闺女:“夏夏,今天都没来得及问你,你上次不是在信里说你那干哥哥会过来吗?怎么不见他人呢?”

事发突然,再加上没几天就放假了,所以盛夏就没跟家里人说。

今儿个回到家,盛夏忙前忙后的,也忘了跟父母提起沈骏的事情。

“妈,我也忘了跟你说了。回来的前几天,沈骏哥被他们专业的老教授叫去做研究了,他没法抽空过来。”

李香香迟疑着说道:“夏夏,你在省城那边是不是给你干妈她们添了很多麻烦啊?”

这话题听得不太对劲啊。

盛夏不想跟最亲的妈妈绕弯子,直接跟她说道:“妈,你有什么事情想说,直说吧。”

“那我直说了。”李香香不再迟疑,把她听到的风言风语说给盛夏听。

原来,为了让徐广田和盛利夫妻等人安心,盛夏在家信里同他们说了凌淑有意认她做干闺女的事情,想问问他们是什么态度。

沈骏是沈媛的亲堂弟,凌淑是沈媛的亲婶子,知根知底的,凌淑想认盛夏当干闺女是件大好事啊。

省城太远,徐广田和盛利夫妻俩就是想照顾盛夏,那也是鞭长莫及。

凌淑一家愿意照顾盛夏,他们哪有不乐意的?

结干亲是大事儿,盛利夫妻俩去钢铁厂找了沈媛,跟她说了凌淑有意认盛夏当干闺女的事情。

沈媛对此自然是乐见其成,还跟盛利夫妻俩介绍了一下她的亲婶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好让盛利夫妻俩安心。

凌淑想认盛夏为干闺女的事情,就这么愉快地确定下来。

不知是谁起的头,村里传出来风言风语,说盛夏之所以被凌淑认作干闺女,是为了遮丑。

遮什么丑呢?

盛夏仗着自己长得漂亮,勾引了沈骏还被他搞大了肚子……

当然,李香香的叙述是很委婉的,她不想污了自己闺女的耳朵。

这人心怎么就这么丑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