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零俏佳人(66)

作者: 颜小宛 阅读记录

盛爱国偷偷瞄了眼父母,凑到妹妹耳边说道:“嘿嘿,妹妹,你一定不知道我那会儿怕得要命,可咱们不拼一把也是个死。”

盛夏鼻子一酸,猛地抱住盛爱国,弄得小少年不知所措地僵直着身体站在那里。

“妹,妹妹,你别哭呀。”

盛夏立马松开他,抽了抽鼻子:“你以后不许再这么做了。”

盛爱国满口答应:“好好好,不管你说啥,我全答应你。”

这个小插曲后,很快轮到他们家,一家四口人肩扛手抬地将珍贵的粮食运回家。

瞅着满满一大缸的粮食,盛家上下都高兴得很,尤其是盛爱国只差着在米缸跟前翩翩起舞了。

“这些粮食应该够吃到下次收粮了。”

李香香回家的路上就开始盘算,回到家把粮食装入缸里,她笑得向全家人宣布这个好消息。

盛夏高兴地抱住她的胳膊,看向盛利:“爸,那刘主任倒台了,咱以后不会再饿肚子了吧?”

盛利刚想点头,忽然想到那些个头小了很多的红薯,心里隐隐升起一股不安。

他抬头看了看湛蓝色的天空,有什么念头一闪即逝,但没能抓到。

他分了下神,神情有些不太自然:“那是当然。”

李香香注意到了这一点,等晚上准备睡觉时,她问丈夫:“孩子他爸,咱们跟以前一样伺弄那红薯地,咋今年的红薯个头那么小,是不是会有啥情况?”

盛利说不出是什么原因,他就是觉得不安心:“我不知道,但老觉得不对劲。”

李香香愁眉苦脸地说道:“去年下的雨比今年多了不少,该不会要干旱吧?”

盛利长长叹口气:“希望不要闹旱灾,天灾咱们没法子对付啊。”

农民要看天吃饭,老天爷一旦闹脾气,他们就没饭吃。

夫妻俩心事重重的。

沉默了好久,李香香忽然来了句:“好在我们有死人谷,总不至于饿死人。”

盛利没吱声,一切土地都是国家的,收获的东西都应该上交。

他们是仗着死人谷没有人敢进去,又特地背着人才能将猎物弄到黑市去卖钱。

问题是死人谷不再是无人敢进,前阵子那刘主任不是让他们这个生产队进死人谷打猎了吗?

这就是过了明路。

以后他们这些人进死人谷打猎,没让人瞧见还好,要让人瞧见了,跑去举报,他们就得受惩罚。

靠死人谷活下去这条路,到这会儿也真走不通了。

盛利将目光拉回到他们生产队的土地上,“媳妇,你说万一真闹旱灾该怎么办?”

李香香给出个极为实诚的回答:“没别的法子,只能更勤快地挑水回来浇地。庄稼喝饱水,就不愁长不大了。”

盛利深以为然地点头:“是这个理。前年旱了那么久,咱们不也熬过来了。”

李香香放下了担心,她们舍得出力气就不怕没饭吃:“真闹旱灾了,咱们多花力气挑水就是了。横竖死人谷里的水多,累点就累点吧。”

自从收粮下了几场阵雨后,半个月没下一滴雨,土地干裂,连生命力超强的野草都蔫巴巴的。

盛利等人每天都得挑水浇庄稼,务必要让它们有足够的水才能长大。

刘根看仨孩子马步扎得挺好了,便开始让仨孩子提水浇庄稼,边练功边浇水,一举两得。

盛夏兄妹俩每人每天拎着两只小木桶,从河边拎水浇他们家自留地。

最开始特别辛苦,盛夏走不了几步就歇脚了,她那细细的手臂一次拎两桶水实在是为难她了。

但刘根瘸着腿跟着他们跑,盛夏一看她师父这么辛苦,哪里敢偷懒?所以,她再累也咬牙坚持下来了。

一天天下来,盛夏逐渐地练出来了,不再像最初那样两根手臂直打颤,稳稳当当地提着两只木桶快步走。

老天爷连着两个月不下一滴雨,河里的水平面下降了不少。

比起很多地方,盛夏这边的区域算是好的了,他们这儿好歹还有水来浇庄稼,某些地区连着干旱七个月,甚至干旱到连人喝的水都没有。

第85章 劳动人民的智慧

勤劳的农民们用辛勤的汗水,与旱灾对抗。

小河的水干了,往更远的大河去挑水,劳动人民们不怕苦不怕累,就怕没把地里的庄稼伺候好,粮食产量减少。

更怕的是庄稼长不大,劳累了几个月最终结果是——颗粒无收。

徐铁柱每隔几天就召集村里人开动员会,就怕有村民懈怠了,不好好浇水。

从公社开会回来,徐铁柱趁着大家伙休息的时间,跟他们说了某些地区干旱得非常严重的情况。

这些内容,徐铁柱先前讲过了好几次,光盛夏这个早上要去上学的孩子,中午放学回来就听了不下五遍。

但今天徐铁柱所讲的旱情,添加了额外的内容,那就是造成极其严重灾害的蝗灾。

严重的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

正所谓“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

徐铁柱面色沉重地念着他从公社会议上记下的数据,这些数据血淋淋地昭示着蝗灾造成的严重经济损失,以及随之而来的粮食短缺和饥荒。

大量的蝗虫吞食禾田,使庄稼完全遭到破坏,导致庄稼颗粒无收。

以往大会偶尔有人在底下讲小话,毕竟隔一阵又重复一次前头说过的内容,听多了都能倒背了。

但这一次会议上,从徐铁柱开始说到蝗灾之后,会议上静悄悄的,大家伙的面色凝重。

虽说发生蝗灾的地区离他们这里很远,但是作为靠天吃饭的老农民,在面对灾荒年的心情是一样的悲伤。

再者听到那些地区的蝗灾那么严重,他们不免也担心起来,万一他们这也跟着闹起蝗灾,那该怎么办呢?

真闹起了蝗灾,那他们岂不是又要过上前阵子挖野菜根吃的苦日子?

先前还有个死人谷可以依靠,但是现如今死人谷成了公家的地儿,没法子像最初那样光明正大地进去打猎,拿去卖掉换粮食吃。

万一真闹起蝗灾,花费了这么多力气到头来颗粒无收,光靠家里那点存粮,真的能捱到下次收粮的时候吗?

就算家里的粮食真能撑到那时候,万一明年开春又闹什么天灾呢?

这么一想,人人自危。

徐铁柱看了看村民们着急的脸,他心里也着急啊,当下让村民们自由讨论,要是有啥防治蝗灾的好法子就说出来。

盛夏听完了蝗灾的状况,努力调取她前世的记忆,看看有没有蝗灾的记忆。

她掏空了脑袋都没找到有关于蝗灾的消息,她那时被贺老太关在家里,一直关到了她爸盛利没了,才把她放出来。

大概是关在小黑屋的时间太长了,成天担惊受怕的,吃又吃不饱,导致盛夏那阵子浑浑噩噩的。

好在贺老太及时发现她有发疯的迹象,赶忙把她放出来,又逼着她下地干活,忙秋收。

秋收时粮食不出意外地减产了,但是没有徐铁柱说得蝗灾造成的那么严重,减产不假,没到颗粒无收的地步。

更何况,如果真闹起了蝗灾的话,以贺老太的性子,是绝对不可能会让盛夏继续留在贺家,吃他们的粮食。

这么一想,盛夏的心里头就安心了。

没闹蝗灾,只要不是颗粒无收,那他们就不怕活活饿死。

村里有名的庄稼老把式徐广田招手让徐铁柱到他身旁去,徐铁柱是他的亲侄子。

徐铁柱可不敢在他亲叔跟前摆什么大队长的架子,实际上他从不是个爱摆架子的人。

更别说徐广田是年纪最大,也是最能干的庄稼老汉,这会儿把他叫过来,肯定是有正事要说的。

徐铁柱让村民自行讨论,他几步就来到徐广田的跟前:“叔,你有啥事?”

徐广田没绕弯子,直言道:“铁柱啊,我们也得防蝗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