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挂是爸妈[快穿](111)+番外
“这天地会拥护的是反清复明的朱家人,白莲教也有教主,就是因为一些盲目迷信的人导致两个教派难以斩草除根,每次刚拔起来一片,紧接着春风吹又生,不知道这□□有什么所谓的信仰没有?”
皇子阿哥和满人大臣们面面相觑,这个党派也就出来了两个月,还真没仔细了解过党派的相关情况。
这时候,张廷玉因为前几年在老家守孝,听说了一点事情,有了印象之后再听说gc党,有的放矢的专门打听,知道的消息要比之前毫未听闻的大臣皇子们多一些,这时候听到康熙提问,权衡了之后说道“微臣听说,他们都会信仰一位叫做马克思的人,并且每个人都要读马克思主义一书。”
“马克思?”康熙顿时感兴趣起来:“有没有拿到他们写的书?呈上来给朕看看?”
“微臣只拿到一本手抄的不完全本,可以派人去微臣家里取书。”张廷玉说道。
“朝中没有人拿到吗?”康熙一问,看到不管是儿子还是其他臣子,都低下头去,不由心里感叹,关键时刻一个都不管用,还是张廷玉靠得住!肱骨之臣就该这样啊!
等康熙和朝中大臣、皇子阿哥们在看到从张廷玉家里拿出来的那薄薄的只有五六页纸的小册子,在看到小册子中缺胳膊少腿的字迹,不由都沉默了。
这些鬼画符什么的,gc党就靠半文盲们写的书发展起来的党派?
这么一看,康熙等人反而更加自信了,毕竟没有能耐人指挥,一群乌合之众又能起什么气候!
蒙爸等人建设新国家已经建设了五年了,这五年,蒙爸一行人将东南亚小岛从一个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建设成了一个人流如织的……小城市。
这个小城市,就很有中世纪欧洲小国家的感觉。
实在不是蒙萌、蒙爸、蒙妈和王棠四个人不想建立大国家,而是一方面人口实在是太过稀少,另一方面岛国的面积真的不太大,所以最后变成了城市就是国家,国家就是城市的情况。
但是蒙萌敢说,这座城市放到清朝任何一个位置,都能秒杀清朝所有的城市!
这个时代,除了蒙萌一家建立的城市,蒙萌敢说没有一个城市是没有贫民窟,基本消灭贫困,全员奔小康的城市。
单凭借这一点,就可以让蒙萌一家建立的城市傲视群雄了。
对此,蒙萌一家表示骄傲。
然而骄傲的一家人目前面临了一个困境。
因为劳动力的严重不足,极大的制约了生产力的发现,为了完成对于广大内陆和革命同志的支持,军工的生产制造又不能落下,所以对于各种劳动力,城里都有很大的缺口。
有缺口怎么办?除了鼓励多生这种长期政策之外,就是从清朝偷渡人口了。
这偷渡人口一事,虽然做的秘密,但是需要的人多了,难免会走漏风声,也给了康熙的探子们可乘之机。
于是,就有探子假装成流民,混入了偷渡过去传说中的gc党组织基地,党总支所在地。
要说对于这种情况的产生一无所知的话,那是不可能的,蒙萌一家都知道国家或多或少的混进了几个探子,但是要说因此而紧张,那是没有的。
一方面就是枪杆子里出政权,自家有了杀伤力不错的热武器,那整个画风就应该是不要怂,上去就是怼!
另一方面,为了帮助偷渡过来的人们更好的融入国家、融入社会,蒙萌专门派人给新人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过来就先上思想政治课,等什么时候马克思主义恩格斯思想学的滚瓜烂熟通过考试了,什么时候成为本国公民。
这么一番学习下来,蒙萌觉得,这再坚定的忠君人士,也应该在学了之后有些许怀疑之前的人生了吧?没准还能策反几个迷途知返的呢?
事实上,这些探子可能确实有一些思想不够坚定,但是也有一部分是从小作为死士培养的,还真的靠死记硬背过了关。
这国家小的话,人们看到国家元首的几率就会远远大于幅员辽阔的国家看到元首的机会,而蒙萌一家建立的就是一个小城市。
这么一来,探子先生进来没几天,就看到了自家太子殿下自己太子妃、太子嫡女。
听到街上人对太子一家的称谓,发现真相的探子先生连忙飞鸽传书给上级,再八百里加急送往了京城。
于是,两天之后,看到探子发来的消息,康熙简直是怒火攻心、气血上涌。隔了几道墙的小答应们后来回忆,当天大家都能听到紫禁城上方传来康熙的怒吼:“胤礽这个逆子!!!”
第86章 清穿16
骂完了逆子之后, 康熙平复了一下心情, 才开始仔细看信里的消息。
越看, 康熙的脸色便越不好。
“这写的都是些什么?无风自动的磨盘, 没有牛马也没有人力自己可以动的车, 每个人都能天天吃鸡蛋吃肉,这不是天方夜谭吗?”康熙对于折子里的信息持有怀疑态度。
因为这个怀疑,康熙甚至怀疑起了探子们打探到的关于太子是GC党幕后主使的信息, 觉得既然信里有地方根本说不通,没准整封信都是探子们的臆想呢?
说到底,康熙就是难以相信太子会第一个带头造反自己,而且还弄出一个无产革命来造反自己。在康熙看来, 太子即使造反,也应该是想要皇位, 他这个党派一搞,人人都平等了,还当什么皇帝?
“皇阿玛, 这个消息未必是假的。”大阿哥一听闻太子带头造反,恨不得马上将太子钉在造反的耻辱柱上一辈子下不来。
要知道, 因为蒙爸的突然失踪, 这个太子到最后也没废成!毕竟人失踪了, 对外都说死了啊。死者为大, 哪里有废太子的呢?
原本大阿哥的额娘惠妃得知康熙对德妃、密贵人的纵容举动之后, 已经偷偷告诉大阿哥,皇上已有废太子之意!
按照惠妃对康熙的理解, 如果不是动了废太子的心思,康熙根本不会放任德妃和密贵人的举动。放在十年前,康熙根本不可能这么平静的默认十八阿哥是被太子伤的,一定会大为光火惩罚德妃和密贵人,同时帮太子澄清,而康熙没有这么做正是意味着他动了念头。
听完惠妃的分析之后,大阿哥可以说是振奋不已,如果说一开始大阿哥和太子的争斗只是内心不平,那么争到如今完全就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大阿哥可以肯定,如果太子上位,绝对没有自己的好果子吃!当然,如果大阿哥自己上位的话,也不会放过太子就是。
对于大阿哥而言,把太子拉下马,任何一个兄弟上位自己都不会过的比太子继位来的惨!
“老大何出此言?”康熙眯了眯眼睛,虽然能猜到几分大阿哥的心思,但是康熙也想知道大阿哥的理由,好作综合分析。
“皇阿玛您忘了,我们前些年去到直隶胤礽的庄子里看到的那些东西?”大阿哥提醒道:“可以抽水和点亮电灯的电力,虽然胤礽走之前已经将东西都带走或者毁了,但是不得不说,如果好好发展他们所谓的电力,无风自动的磨盘和没有畜生拉也能动的车并不是不可能,要知道,当时胤礽他们就有可以代步的自行车和三轮车了!”
经过大阿哥的提醒,康熙和众皇子才想起来。
这一想起来,让康熙最后一点侥幸都打消了,如果能够做出这些神奇的物事,那么除了太子和三格格之外,康熙也想不到别的人了。
被打消了侥幸之后,康熙不由心里更加生气,忍不住再次拍了一下桌子:“胤礽这个逆子!好好的太子不做,居然跑去造反!还搞出一个什么无产者革命!简直是胡闹!”
“皇阿玛,儿子愿意率兵前往剿匪,这群乌合之众,三个月之内,儿子就可以将其剿灭!”大阿哥主动请缨。
紧跟着大阿哥,三四五、七□□十、十三十四几位阿哥连忙跟上,主动请缨,并且都在心里暗骂老大一有好处就跑的飞快抢了第一个,这个所谓的剿匪对着的都是些愚昧的贱民,还分散在各地,军功得来的不能更容易,这种时候还不赶紧冲锋在前抢着干,指望靠什么攒功劳封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