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系统:国民男神撩回家(656)
“这件事情包在我身上就好,你要为谁建庙,有什么来由,只要告诉我,我吩咐下面的人来办就好。”黎夜漫不经心的说着这些,在他看来这是一件极小的事情。
令狐兰掏出了那面古镜,用手指轻轻扣了扣镜子,说道:“这位皇子要给你建庙,你若是听到了,便送一张自己的画像和生平过来。”
黎夜伸手接过了镜子,自己也用手指扣了扣,“这镜子当真有趣,居然可以传话吗?”
“我也不知道,姑且试一试。”令狐兰笑看着黎夜天真无邪的侧颜。
盛世,美颜,正当时!
不多时。
门楼下面一阵惊呼。
众人看见一张画像从远处飞来,白云观的道士有些惊讶,几个人上前想要将画像拦了下来,戚无何也拔出了剑打算大展宏图,让九皇子看一看谁才是当世高人。
谁知道,他刚飞起身,门楼上却传来了黎夜的叫声。“戚观主,你让开啊,那是蓝姑娘请来的贵客,你不许伤了她,快请她上来!”
一张画像,是贵客??
众人觉得自己懵的厉害。
戚无何硬生生收了手。
那画像上是一个美貌的女子,正是秦雅的形貌。
秦雅自己附在了画像上,她本想笑出声,不过想到强龙不压地头蛇,便硬生生忍住了。
她就算背后有九皇子撑腰,但九皇子迟早要走的,反而白云观以后会是她的邻居,得罪了这样一位近邻可并不好。
因此,她停了下来,操控着画像对戚无何行了一礼,柔声道:“小女子秦雅,见过观主,小女子乃是数百年前秦友明将军的长女,因遭人陷害才沦落此处,在此地多年一直行善积德,如今功德圆满,不日便要前往地府,因蒙蓝姑娘相唤,特来拜见九皇子殿下,并无意冒犯观主,还请观主通融一二。”
正文 第1553章 农女当家 (45)
秦友明?
戚无何的眼眸睁大了。
那是前前朝的大将军,素有名望,是载入到史册的人物,没想到他的后人,竟然一直在此地。
那片荒无人烟的孤坟里有鬼,戚无何是一直都知道,只不过那些鬼怪并没有兴风作浪,所以戚无何便也没有管它。
如果早知道这鬼已经修炼到这样的道行和法力,他早就亲自去拜会了,也不会等到今日在九皇子的眼皮子底下遇到,这女鬼认得那妖女和九皇子,只怕今后就不好对付了,不过,她既然要去地府报道,那就是阎王的事情,跟他再没有关系,以后不去管它就是。
这么一想,心中已经安定了下来,拱了拱手,开口道:“贫道素闻秦将军英名,姑娘既然是秦将军的后人,又是九皇子相招,贫道不会阻拦,姑娘请!”
秦雅微微一笑,又催动画像,弯腰行了一礼,向着门楼飘去。
黎夜看到这景象,兴奋极了。“那是你的朋友?你可真厉害!”
“你不怕?”令狐兰唇角含笑的看向黎夜。
黎夜拉住她的手,笑的明朗欢快。“你的朋友,我才不怕。”
秦雅上了门楼,忙催动画像施了一礼。
她知道这是当朝皇帝之子,受国之气运笼罩,并不是她这样一个孤魂野鬼可以冒犯的,况且,还要仰仗黎夜修建庙堂,态度自然十分友好。
令狐兰笑吟吟的看着画像。“你要建什么样的庙,有什么样的功德,生平如何,都说给九皇子听吧!”
秦雅心中欢喜,向着令狐兰郑重施了一礼,她很是庆幸那一日自己答应了她,这才有了这些好处,不然就算到地府得了官身,有庙堂香火供奉,与没有庙堂的到底不一样。
施完礼便向着黎夜轻声说起了自己生平的事情。
她声音轻轻柔柔,有一种女子天生的娇媚,说起来格外动听。
……
我本是前前朝大将秦友明的女儿。
父亲官居超一品,陛下器重,同僚敬重,父亲又不贪恋权势,打仗归来,便交了虎符,白日开门饮宴,活的清清白白。
我虽然出身武将之家,学的却是闺阁女训。
父母殷殷期盼,希望我能嫁个好儿郎,他们精挑细选,选了一个当朝状元温谦。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这名字当初让我是这么想的。
成亲三月,他时而望月兴叹,时而临风伤怀。
我几次问他,你怎么了?
他总说,无事,朝廷纷争让人难过罢了。
我心中有疑惑,朝廷虽近在眼前,但以他的资历还参与不到朝廷事中去。
不过,男子汉有些抱负,总是好的。况且他又是状元,心气高一些才正常。
我这样劝慰着自己,也为他找着借口
直到那一日,他对着一碗鸡汤落了泪。
我说,你怎么了?我是你的妻子,夫妻同心,其利断金,你对我有什么不能说的?
他见我逼问的紧,才迫不得已道,想起家中老母,炖的鸡汤也是这样的味道,心中感怀落泪罢了。
正文 第1554章 农女当家 (46)
我尝了一口那鸡汤,果真口感绵滑,香而不腻。
想起近日新来了一个带孩子的厨娘,两个人千里迢迢来寻亲,却找不见亲人,我可怜她,收留她在后厨里做些事情,没想到手艺竟然这般好。
我说,你喜欢,我让人常常炖来给你喝便是了。你如想娘亲,便让人接了父母双亲来,你我承欢膝下有何不可。
他目中露出惊讶,赞道,你当真贤良,我本以为你是娇纵的武将千金,却万万没想到,竟然如此贤德,请受我一拜。
他恭恭敬敬的对我行了一礼,我忙侧过身去,回了他一礼。
自此后,我派人要去接他父母双亲,他却阻止了,说父母过不惯这里的生活,不如多给些钱财让他们在乡下养老的好。
老人总想着叶落归根,不愿意折腾,这是实话。
我听了他的,派了人去,送钱,盖房,为他父母养老。
后来,我与他日子过得安稳。
我每每听他与人吟诗作对,吟风颂月时,也会对上几句。
他却说,你不懂这些,不说也罢,安于后宅之事便是。
我有些静默,却也应了他。
他是状元之才,觉得我做的诗词不好,也是情理之中,是我早该懂得藏拙才是。
自此后,我放了从前的风花雪月,诗词歌赋,安安心心打理后院,他每日前朝里忙碌,却总是会回家准时吃饭。
我以为他心里有我。
直到,那一日,是我与他成亲一年的大好日子,我亲手下厨做了饭。
他吃了一口,却吐了出来。怎么今日的饭换了味道?那厨娘呢?
他的声音有些严厉,尤其说到厨娘两个字的时候格外严厉。
我本想含笑解释几句,此时却起了疑。
他似乎也知道自己说错了,按捺了急躁,换了柔和的口气说,我只是吃惯了她做的饭,旁人的饭已经吃不惯,每日里前朝的事,已经极烦乱,回到家便想过的舒服惬意些,还望娘子海涵。
我说,那我做的饭你吃不吃?
他愣了一下,紧紧抿住了唇。
我已经知道答案了,他并不想吃我做的饭。
他说,吃!
我,不信!
那夜,我心情不好,在园子里乱走,却在一处假山哪里,撞见两个丫鬟在灯下看书。
为了配上他的状元之才,当初这府里买来的丫鬟小厮都是要识字,长得机灵清秀的,哪怕不识字,也要教她识了字才能进内院伺候。
故而,这两个丫头看书我并不觉得奇怪,只是听她们嬉嬉笑笑的笑声与平常有异才喝问了出来。
两个丫鬟惊掉了手里的书,慌慌张张的跪下,想要把书藏好。
我更起疑,喝问,什么东西?拿过来!
两个丫鬟直说自己该死,却还是战战兢兢的把书递了过来。
我翻了一眼,便看到什么被翻红浪,钗乱鬓散,不禁红了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