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胖子没腐权(快穿)(86)
晏羽心里甜丝丝的,面上不情不愿地点了头,骄纵地指了指两人卧室间的隔断:“这个,拆掉,床拖到一起。”
“依你依你。”
宁逾明心里嘀咕,这么大个人晚上还不敢一个人睡,不如叫你晏羽表妹算了。
两人嘀咕了一阵才出去,谢珣在他的书桌前练字,抬头和晏羽眼神轻轻一碰,各自厌恶地别来眼去。
宁逾明对谢珣拱拱手,拉上晏羽去附近踩点探路,顺便拜访友邻。
七殿下结交贤才的进学目标在同舍这位身上明显已经折戟了,还是去别人那发展发展下线。
他事后为晏羽在谢珣面前的失礼致了歉。
谢子瑜本来在读书写字——他总是在读书写字的,他放下笔,捏了捏鼻梁。
谢珣皱着秀挺的眉毛端详成国公府三公子。几天相处下来,此人进退有度、温文有礼又不失爽朗大方的为人处事给他留下了很深印象。
这是一个疏离如谢珣也很难完全拒绝善意的人。最可贵的是,这名少年仅比他要小两岁,比那位乖张傲气的七殿下大一岁而已。
“君也是公府公子,何故整日跟在那位小殿下后头效犬马之劳?”谢珣规劝道。
这有点交浅言深了。以谢珣板正的性格,他一贯有话便说,但那也是对熟人。
谢珣同时又是疏远众人的。
他父母双亡,家境清贫,因先祖父的一段旧谊寄居在书院中,以杂务劳力来换取生活费。
他早两年便通过书院针对寒门学子的入学考试,只是到了今年才堪堪攒够学费并供接下来数年专心读书的生活费,因年龄较大并在书院耳濡目染多年接了班助一任。
因此他才同成国公公子说不必唤他学兄。
谢珣待在书院多年也未交到多少朋友,其中固然有他故意疏远的因素,但他自己也明白他的性格不并讨人喜欢。
但即便如此,他也忍不住想规劝眼前人。
大约是少年的笑容太过开朗,叫一贯冷清的谢子瑜也多多少少有些期待一直被他故意隔绝的,与年岁差不多的少年们之间的情谊吧。
宁逾明黑线地发现谢子瑜大概在非常认真地规劝他不要沉迷于当晏羽的狗腿子、跟屁虫。
主要是因为宁逾明在外人面前一贯保持着对晏羽恭敬尊重的态度,没什么人知道他们每天私下互怼也很开心。
好处是他一直是帝后眼中的好表哥,又不失国公府一贯的耿耿忠心,真是一个好孩子。
他和晏羽在京城少年圈里名声差不多也是傲气的七皇子和他跟在屁股后头收拾残局的跟班。
只有关系最好的那几个隐约清楚这一对表兄弟的相处模式根本是狼狈为奸,你拍砖我递砖,你整人我出坏主意的那种。
今后住在一起久一些了,谢珣自然而然会知道宁逾明其实也很爱搞事,并不是一个任由晏羽使唤的倒霉表哥。
所以宁逾明谢过他在普通少年听来会尴尬刺耳的规劝,随口解释道:“我待七殿下如此,并不因为他是皇子。我们是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好兄弟,我年长一些,照顾他是应该的。子瑜兄同他相处久一些便知,晏羽他虽然娇纵了些,其实是个好孩子。”
然而谢珣并不这么认为,七皇子在他那位表兄的规劝之下,勉勉强强地在“上善若水”安顿了下来,妥协般地将谢珣视若无物。
谢珣又是那样一个性子,皇子又如何,无欲则刚。
宁逾明感觉自己回到了遥远的大学时期,两个室友冷战了,他们都只会跟他一个人说话,他少理了任何一个人都会使寝室战争升级成对某个人的排挤……
———————————————————
不过,那都是之后的事了。
第二天宁逾明和晏羽来到学舍进学,他们所属班号是小庸甲,一共十几个小少年,也是书院新进庸性学子中家世最显赫的一批,互相都认识。
因为有晏羽在,第一天就得了个“皇族班”的名儿。
书院不许学子带贴身侍从伺候,一应洗漱穿戴皆得自己来。
宁逾明还好,晏羽就蒙了,他这辈子也没想象过还有自己动手穿衣服洗脸束发的一天。
宁逾明只好任劳任怨地给这位少爷穿衣服、打水、绑头发。
晏羽还未束发、未出阁,只能用发带和抹额给他绑头发。
宁逾明怎么绑也绑不成宫女小姐姐绑的那样整齐好看,差点愤怒地给晏羽绑出个双马尾。
神tm头发绑着绑着晏羽不知想到了哪里去,还脸红了一会,好不容易完工后强行要给宁逾明也绑头发。
宁逾明跟他一个怪力搏斗许久,差点第一堂课就迟到。
他们互相指责着气喘吁吁冲到学舍,最后几步路又互整了衣领,才昂首挺胸假装游刃有余地走进教室。
教室里已坐了不少跟他们差不多年纪的学生,一个照面齐齐惊呼:“怎么是你们,怎么又是你们!”
作者有话要说:诸葛亮真帅真好玩……
沉迷农药,已经是个废作者了≥﹏≤
#
下一章更新了,老是看不见更新的小天使们,教一个办法,从目录进去看!
第77章 古代ABO之公子嫁到(10)
代国公的孙子刘意伊、广平郡公的儿子朱令、淮阳郡公的弟弟王昭尔、袭爵袭得忒早干脆自己就是辅国将军的田宇年……
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几乎都是京城里最显贵的家族出生, 也是宁逾明除晏羽外从小玩到大的小伙伴们。
不怪乎宁逾明一脸郁闷:“怎么到哪都是你们这几个人啊, 玩腻了玩腻了, 我娘说能交到新朋友我才来的。”
“哇,秦三儿, 我们难道很想见到你吗?还不是你非要来上这个学,我家父母亲听说了也非得把我送来。”田宇年抱怨。
“昨天爬山带头跑的是不是你俩, 害死人了哦。”刘意伊年纪最小, 奶声奶气地抱怨。
“我跟着七殿下来的, 对吧殿下?”宁逾明搂着晏羽挑了两张桌子坐下, 又把文具一一从书袋中拿出来放好。
朱令小声嘀咕:“嘁, 你和七殿下整日腻歪在一起不也不见腻。”
朱令说完自觉失言, 怕七殿下又恼起来, 偷偷瞄了七殿下一眼, 却被对方递了个赞许的眼神。
一声咳嗽在门口炸响。
“先生来了,先生来了。”聚在一起嬉笑闲话的小少年们一哄而散, 各归其位。
并非他们素质真有这么高,小朋友们以家世傲人,心里也存了“看看青云书院凭啥这么牛气”的想法。
然后八王鲁群王就跟在一个面色青白、瘦弱短须的先生后头进来了。
少年们立刻收了给先生一个恶作剧下马威的心思, 眼观鼻鼻观心端正坐好。
八王是这书院的执行山长, 不过不管教书, 只管教务。教书交给常务山长——当世大儒匀柳先生去操心。
他在新学生进学第一天到下面每个班去晃一晃,镇个场子,也是惯例。
八王热情亲切地介绍了小庸甲班的领师——领讲之师,主管一班事务, 这个班的学生会去不少夫子那上课,称其他夫子为“先生”,但只会称领师为“老师。”
……就是班主任嘛!
班主任姓荀名琏,绰号石花先生,小少年们头缩得更厉害了,班主任老师他,家世也不一般呢。
本朝世家虽未有前朝还在行九品中正制那般势力强大,土鳖勋贵和寒门士子不再被压得抬不起头来,世家子弟很少担任实职,最多被派去搞学术、搞研究。
但世家还是清贵的、众人景仰的、以家世傲王侯的。
荀氏一族,家学渊源,家族史源远流长,很受京城人追捧。
这位荀老师的名头,有些小朋友没听说过,有些则来书院之前就被家长警告过不要去惹,这位在世家里也素有文名,最可怕的是——跟皇帝是同学。
荀老师用有气无力的声音让同学们就叫他“石花老师”,没做自我介绍,也没让同学们做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