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女先生[燃爆](96)+番外

作者:摸一凹喵 阅读记录

“您可当心,万一我把您送到圣彼得医院,叫洋人的绿眼睛看个光溜溜就不好了。”

和李市长一样惊讶的,还有晨起到市政楼里工作的职员们。

秘书轻轻的在市长办公室的门上敲了三下,咚咚咚,匀速且缓慢。

紧接着秘书抱着文件,脑袋垂下看着自己的鞋,在心里默默的数着数。李市长的岁数大了,以他的速度走过来开门,怎么也得数到五十。

秘书觉得自己弯下腰来擦擦鞋子上的尘土,是完全来得及的。

可刚刚弯下腰,手指还没碰上皮鞋的鞋面儿,刚数到七的时候,门就从里头被人推开了。脑袋被嘭的撞了一下,秘书险些把手里的文件给弄掉在地上。

秘书起身揉着脑袋,琢磨着今天市长怎么这么快呀?

一抬头,发现推开门的人不是他的等待的那一位。

“李市长呢?”

秘书探过脑袋,往屋内张望。

“我就是李市长。”

李勋来抬手拦住了朝屋内张望的秘书。

“新的李市长。”

怕秘书不相信一样,李勋来拿出了一张调令,还有父亲昨晚不情不愿在书房里写下的交接文书。

对上秘书吃惊的表情,李勋来心里头别提多高兴了。

在沪上的时候,他对曼丽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可自打回了运城,心情太过愉悦,连曼丽的名字都没有在脑海中划过一次。

“把上一任李市长下发的政令,统统整理一番,给我拿上来看看。”

李勋来摩拳擦掌,没有别的意思,不过是挑挑父亲的毛病罢了。

凡有不妥当的地方,统统推翻,让那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的老头子看看新青年的厉害。

故而当陆沅君和封西云到市政楼的时候,恰好看到了这样的一幅画面。

“李市长对于运城排水管道的问题上,错误很大。东洋的地下水网可不是这样的!”

“李市长对于运城各大商号的管理上,错误很大。东洋的株式会社可不是这样的!”

“李市长对于运城众家钱庄的统筹上,错误很大,东洋的新式银行可不是这样的!”

陆沅君一进门,就听到李勋来开口不离自己的爹,闭口不离东洋。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即便当她看到李勋来对于新政令的批阅却有不错的想法时,仍然这样的觉得。

封西云擦了擦额前的冷汗,解释道。

“李勋来在东洋受得影响不小。”

事实上,以前陆沅君没有注意过,这会儿仔细一瞧,李勋来身上穿的戴的,都是东洋货。就连他摆在桌上的那盒香烟,上头也写着东洋的文字。

更让陆沅君害怕的事情发生了,当李勋来听完自己的来意以后,做出了这样的回答。

“男女怎么可能同薪同酬?先进如东洋也没有这种说法。”

第81章 第八十一章【二更】

陆沅君原本也没对一说李勋来就答应抱有什么希望, 因着毕竟吴校长的身份摆在那里,他是拉皇帝下马的先驱。

不仅仅是学校里的人尊重他,学校外也随处可见把他封为先生的人。

可让陆沅君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李勋来拒绝自己的理由不是因为吴校长的身份,或是校长办公室俯拾皆是的□□盒□□, 而是因为东洋没有同工同酬一说, 华夏为什么要有?

“我等向进步的国度学习,连东洋强国都没有的条例,为什么要加呢?”

李勋来指了指桌上的一堆文件, 上头写着密密麻麻的字, 底下还盖着朱红的章。

再或者,就像吴校长说的那样。等吴校长死了以后,别人管了冀北大学, 顺理成章的改了薪酬不就成了?

还真要大费周章的, 得罪吴校长,从市政楼里发一条吴校长根本不会听的政令吗?

李勋来以为, 就算政令真的发了, 吴校长拿到的当天就会撕个稀烂。再往建康城给大总统去一个电话。

到时候别说自己市长的位置坐不稳, 封少帅也得受大总统的批评。

如果陆沅君还算聪明, 应当能看出刚上任的李市长在给她下逐客令了。李勋来有的是事情要忙,在着手做实事之前, 他得先把父亲的毛病挑完了。

然而陆沅君没有走的意思, 她反而把办公室的门一关, 沉着坐了下来。

“李市长……”

陆沅君拖长调子唤了一声, 李勋来抬起了头。

可对上陆沅君的目光后,这位陆小姐摆摆手:“我是说上一位李市长。”

李勋来讨了个没趣,不好冲着陆沅君翻白眼,只能没好气的看了看同窗过的封西云。毕竟有昔日的交情在,封西云不会因为自己一个眼神失礼,就给他小鞋穿。

笔尖一行一行的虚空着划过纸张上的字,李勋来上一次这样咬文嚼字,一个方块一个方块的看汉语,还是七八岁上私塾的时候。

那时候默错了孔夫子的一句话,就要手掌心上挨十下。可要是写对了,李市长就会给他一块桂花糖解馋。

彼年是为了一块糖,而今是为了那个给自己糖的人。

李勋来恨不得趴在纸张上,把父亲多年来下发政令的每一个字都揪出来,严刑拷打一番。

“你父亲近来身体不好,成了圣彼得医院的常客。”

陆沅君从母亲那里听来的,可不止是早上的那一段。李家大大小小的消息,都能从续弦夫人和母亲的麻将桌上,传到陆家的宅院里去。

“我父亲?圣彼得医院?”

笔尖撞到了纸张上头,墨蓝色的印记晕染开来。

李勋来手忙脚乱的把钢笔收好,抬起头看向陆沅君,不想相信从她口中听到的话。

他父亲和圣彼得医院,简直就是风马牛不相及,压根儿不会碰在一起的。尤其圣彼得医院的大夫是西洋人,比黑眼睛黑头发的田中先生可吓人多了。

要是没记错的话,以前的李市长管绿眼睛黄头发的洋人叫夜叉,是神话里吃人的妖魔鬼怪。

去看洋郎中的人都是得了失心疯,一进圣彼得医院的大门,洋鬼子就会用手里的那把小刀把人的眼睛剜了,心也掏了。

肚子里再塞上稻草,皮囊是鼓鼓囊囊的出来了,可出来的人早就是行尸走肉,跟以前不一样了。

若陆沅君和封西云还愿意听,李勋来可以说出更多自己那愚昧的老父亲口中的荒唐话。

闺女李笙來不听话的原因,李市长一直归咎为她小时候被那个叫田中的东洋人给掏了心肝了。

“你在胡说什么?我爹是不会去圣彼得医院的。”

李勋来摇摇头,不愿意相信。

“我回来运城都小半年了,难道还不比你清楚?”

陆沅君反问起来。

李勋来心里打起了鼓,换了别人的儿子,亲爹去没去病院还能没有外人知道的清楚吗?可李家父子的关系不好,李勋来还真的不知道。

但他知道一点,陆沅君不是信口雌黄,空穴来风的人。凡从她嘴里说出来的,都有一定的根据。

既然陆沅君说了,那就是父亲真的去过圣彼得医院。

这意味着李市长肯定了西医的好,不再把洋人看作吃人心肝,蛊惑众生的夜叉了。意味着父亲认错了,知道没把母亲送到田中先生那里是错的了。

意味着……

李勋来突然想起了一出戏,斩窦娥六月飘雪,鬼现身水落石出,沉冤昭雪。

当初看这出戏的时候,李勋来觉得沉冤昭雪那一幕并不美好。窦娥已经死了,昭雪又能怎么样?受了那许多的苦,被砍了头的痛,就能消失吗?

就像现在,父亲进了圣彼得医院,认清了西医的好又能怎么样?

他母亲已经活活的痛死了,许多年过去,怕是连棺材里的骨头都化成灰了。

重新把钢笔拿了出来,李勋来从桌上的纸张里头翻来翻去,找出了一张干净的纸,在上头写画起来。

十余年后,自己等到了父亲对西医转变态度,可心里的恨意没有丝毫减轻不说,反而越发的汹涌沸腾起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