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煊(18)

作者: 印久 阅读记录

革命军接着分兵二路,从内部进攻镇南和镇中炮台。这两处的清兵不归陈炳昆管,和莫佑卿也没有亲戚关系,所以沟通不顺。双方真枪实弹地打到了下午两点左右,同盟会才正式拿下关卡。

————————————————

同盟会开始攻打镇南关时不过百人出头,等打下关卡没多久,革命队伍一下子扩展至四五百人,除了关内投降的清兵,附近老百姓听说义军占领了要塞,也纷纷前来投奔入队。

同盟会总理孙中山从越南赶到镇南关时,冯乐带着一支庞然大队,列队击鼓迎接他入关。孙中山和其他随行人员见到这阵仗,对革命胜利的信心更复炽烈了几分。

孙中山入关后不久,附近清兵也接到命令,跑来夺回关卡。

孙中山亲自登上镇北炮台指挥,还亲手发了一次炮。炮正中一队清兵,孙中山看到后大乐,高声笑说:“我反清政府二十多年了,今日终于有机会亲手轰他们一炮。痛快,痛快!”

他话音未落,忽觉贴面恶风掠过,一把马刀从他身后飞到身前,迎头撞上了不知什么东西,訇然一响,钢筋铁骨瞬间变成漆黑蜷曲的废铜烂铁。与此同时,身后一只手拉着他急急离开了炮边。

孙中山回头一看,见是个十三四岁的清俊男孩,一双眼睛黑白分明,灵活又精神。

韦春龄见孙中山看她,便说:“孙先生小心,清兵里有高手,刚才的两颗霹雳火榴弹就是他发的。”

孙中山点点头。

这次来攻的清兵显然是出事后临时从附近拉过来的,数量既少,战力又低,一受炮击,便退了回去。那位发弹高手,也未再有动作。

关中革命队伍抵住了清兵攻击,斗志更加高昂,众人勾肩搭背,唱歌互励,一副要立马挥师北上、拿下京师的气势。

孙中山也特别兴奋,但对形势估计,不如其他人乐观。他之前已发动过数次武装起义,每次都失败了。他知道同盟会的主干虽然斗志可嘉,但论实际作战能力,尚不能和清廷相提并论。革命军目前的人数和装备,也还是个大问题。

拿这次来说,革命军进攻镇南关虽半靠智取,消耗武器不多,但若要据守此关,保住起义的果实,则还需大量武器装备。

他们这次从越南过来前,用新筹到的款买了不少枪支弹药,他们随身带了些过来,但大部分还在路上。就在来夺关的清兵退下后不久,孙中山接到急电,说那批武器在越南境内被法军扣下了,须他亲自过去交涉。

孙中山下令,当晚召开一个紧急会议。冯乐、黄明堂等领导这次镇南关起义的同盟会成员自然在与会之列。韦春龄因救孙中山有功,也被破例提拔,允许她参加会议。

孙中山在会议上说明了自己必须马上离开镇南关的原因,他让冯乐等留在镇南关,在他们回来前,尽量死守关卡。无论最后能否守住,他们据关的时间越长,对清政府的威信打击就越大。

韦春龄今日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孤胆英雄、同盟会的传奇领袖,她也像同年龄的少年人一样,几乎马上将孕育了多时的对伟人的崇拜之情,全部倾注到了他身上,轻易就说服了自己,相信孙中山和她想像中的简直一模一样。她愿意一辈子追随他,为他死而不惜。

但另一方面,她务实的本性从孙中山开始说话的时候起,又不时跳出来挑战,向她指出——这位领导人似乎并非真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畏惧。他的言行举止,其实和她已经熟悉的黄明堂、何伍等人,深具共通之处。“甚至,”她有点大逆不道地想,“听他口气,似乎对我们能守住镇南关,没多大信心。”对于这一点,韦春龄很不服气。

在会议差不多进行到尾声时,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通报的人跑到冯乐身边,和他咬了几句耳朵。孙中山还在布置防守任务,假装没看见。冯乐很快跑到他身边,附在他耳旁说了几句。

孙中山一笑,对大家说:“看来我们这一仗,立竿见影,不但百姓纷纷来投,清廷大将也派来了使者。那就赶快请他进来吧。”

韦春龄心里不知道为什么猛跳了两下,随后,她就看到侯英廷那个形容可怖的随从走了进来。那随从仍是一身草编服饰,露着四肢,只头上多戴了一顶草笠,遮住了他大半张脸。

随从直直走到孙中山面前,从怀里摸出封信,交到他手上。

孙中山拆开信看了,让人先带信使去别处歇息。

人走后,他说:“清军廷字营统领侯英廷说,清大军即日来攻,他愿率六百部众,加入我们。”

何伍说:“六百人?那加上我们这边,也不过一千多人,能敌得过‘清大军’?这统领怕不是忽悠人呢。”

黄明堂忙说:“不,这个侯英廷,我们广西人都知道。他的部队不同于其他清兵。他曾率五百人,歼灭了盘踞靖西化峒多年的二十四寨巨匪江金山部,收服了上千喽啰,因此一战成名。刚才的信使,多半是他的随从甘熊。那也是个人物,别看他又黑又丑,装聋作哑,曾经也是江金山手下令人闻风丧胆的八大金刚中排行第二的人物。任何人被他盯上了,等于已在阎王殿前登记了名字。侯英廷若愿意投靠我们,那真是天助我等!”莫佑卿等也在边上附和黄明堂。

孙中山问冯乐:“你觉得呢?”

冯乐迟疑地说:“这人明知清军要大举来攻打我们,却在这个时候派人来送降书,这其中,颇为可疑啊。”

孙中山微微一笑:“有件事我忘了告诉大家,我去年在日本,见过这人。我们一见如故,我和他谈了很久,已经发展他加入了我们同盟会。”

众人发出“轰”的一声,本来有疑虑的,也大声叫好。韦春龄心想:“果然如此。他那时候出现在舅舅的府上,没准也是在劝舅舅出手助我们同盟会行事呢。”冯乐却不大高兴,他想,孙中山既然知道侯英廷是他们这边的人,又何必故意问他意见,害他枉作小人呢?

孙中山当场写了回信给侯英廷,感谢他的信任,愿与他携手,共退清军。

孙中山将信交给韦春龄,笑说:“小兄弟,你去把这信给甘熊。”

韦春龄正要伸手接信,冯乐却先一步把信拿到手上,他说:“侯统领此时相助我们,意义非同小可,理该由我亲自将信交给他的使者。”

孙中山点头:“也好。”

他又嘱咐了大家几句话,便和黄兴等人趁夜出发,赶去越南。

第17章 迟到的信

孙中山走后第二天,清军便如潮水般涌来。南疆要塞失守,朝廷大为震惊,急电广西巡抚张鸣岐,让他调动边防督办赖与鸣和统领侯英廷,即刻出发,限十日之内,夺回镇南关炮台。

十二月四日,二十多个营的清军齐集镇南关一带,迅速占领了关附近的摩沙、卡凤、渠力等村山头,架好大炮。侯英廷在大小青山、马鞍山等处也安置了大炮,让陈炳昆带兵驻隘口,黄福廷和曾绍辉领兵在他左右翼,他自己和张鸣岐驻军凭祥,对镇南关三处炮台形成包围之势。赖与鸣这次负责后方接应。

面对清军的围攻,革命军也做好了死守关卡的准备。按孙中山临行前的吩咐,何伍守镇南炮台,莫佑卿守镇中炮台,黄明堂守镇北炮台,冯乐负责总指挥。

三处炮台首领个个神采奕奕,只等清军正式来攻,总指挥却愁眉不展。

冯乐发现自己犯了个严重的错误。

那天,孙中山亲笔写了封信,让甘熊交给他主人侯英廷。冯乐代孙中山送书给甘熊的时候,也不知怎地,疑心自己苦苦筹划的夺下镇南关的功劳,会被这半路跳出的侯英廷窃取,他一时鬼迷心窍,扣下信,打发走了甘熊。

他没料到,在面对外敌时向来反应迟缓的清政府,这次居然动作神速。他眼看敌人携带着充足的装备漫山遍野而来,不由得大悔。

上一篇: 大v不讲理 下一篇: 不许动,把心交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