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煊(71)

作者: 印久 阅读记录

有人说,十几万人一齐攻城,吓也吓死了他。众人大笑。

曹笃摇摇头,忽瞥见一旁韦春龄欲言又止的模样,便说:“春龄,你也可谈谈你的看法。”

韦春龄听他主动邀请,便不客气,说:“赵尔丰手下驻兵不多,可也不少,他们又有□□和大炮,居高临下,以逸待劳;反观我们这边,人数虽多,但临时成军,又没武器,所谓攻城,不过是送去给人当炮灰。”众人发出反对的声音,韦春龄只作没听见,继续说,“依我看来,与其这么多人冲上去供人屠杀,不如分流,先去将周围其它州县占了,孤立省城。这么做的好处有三。第一,我们人多,瞧这趋势,这两天还会更多,分流后更便于组织和领导;第二,其它州县不若省城牢固难攻,我们可以发挥优势,用人海战术拿下;第三,川省大片州县独立,势必对清政府和赵尔丰造成巨大打击,若清军援兵跟不上,赵尔丰没准会主动开城投降。”

对她这番话,曹笃暗暗点头。但黄明堂和朱元慎对即刻攻克成都信心十足,仍旧主张集所有人之力,大举攻城。其他人有赞同韦春龄的,有犹豫不决的。

会开了一个多小时,最后投票决定。六比三,还是按原定计划,攻打成都。

这时,原先躺在地上的人纷纷醒来。

会议结束。韦春龄和大伙儿一起啃了几个包子,又听曹笃一番嘱咐,就准备上路。

黄明堂啃包子时,不时偷看韦春龄一眼,待她目光转过来,又忙转向别人,扯几句无关紧要的话。

韦春龄觉得好笑。她用墨水笔在掌心上写了“王八蛋”三个字,在经过黄明堂身后时,装着绊了一跤,手在他背上撑了撑。黄明堂完全没有以往的警觉,一脸真诚地关心她:“你没事吧?”韦春龄摆摆手,飞速离去。

韦春龄成功完成了一桩恶作剧,心情极好。她拿着曹笃写的条子,去领了匹健壮的好马。她骑马离开时,正好与秦逸民他们交错而过。

第50章 四万两银子

端方在清末的满洲贵族中,属于有才能的革新派。只是他官运不佳,在不知不觉中得罪了好几个不该得罪的人,所以,自慈禧太后去世,他就被罢免了官职。

这次的保路运动刚刚展现苗头的时候,端方又被执政者想了起来,紧急任命为川汉粤汉铁路督办大臣,领兵驻守湖北。

鉴于湖北革命党人前科累累,清政府以为保路群众若要闹事,多半会从湖北开始。但人算不如天算,赵尔丰新任四川总督后,雷厉风行,手段激烈,一场成都血案,川省的保路运动势头大炽,一下子超越了湖北和其它各省。端方也因此接到命令,赶赴四川支援。

端方走的时候犹豫过,老房子着火,一处烧,另一处也烧,他不去控制眼前的火势,却跑去远处扑火,是否会落得个两头皆空?但朝廷催得紧,端方不敢违背圣旨,只得带领部分湖北新军出发。路上经过宜昌,新任湖北提督兼宜昌镇总兵侯英廷也接到了命令,带领他的廷字营加入了端方的新军。叫端方感动又有点不安的,是向来不愿劳动直属军队的侯提督,这次少见的带上了他所有的廷字营兵。

这支队伍入川后,连夜赶路,从夔州到重庆,又从重庆到资州。路上,他们碰到蜂拥向成都的愤怒群众。若非两位主将治军有方,能屈能伸,他们的部队又配备了□□大炮,武器精良,怕早已被这些百姓踏平,成了他们向革命军递交的投名状了。

军队到资州后,端方又先后收到了两个坏消息。一个消息说,他一领军离开湖北,湖北各地便开始大规模闹事;另一个消息说,赵尔丰听说他要来,已调来一支五千人的部队,挡在前方。报告后一个消息的人说,赵尔丰是派兵来迎接他们的,但端方自己不这么认为。

他咨询了几个手下亲信。他们也觉得,事情不简单。

他又询问了下侯英廷。

侯英廷反问他:“大人,这一路过来,你有什么看法?”

端方迟疑了下,说:“这次,闹得不小。”

“何止不小?看这架势,成都陷落,也只在早晚。你要是赵尔丰,你会怎么做?”

端方不说话。

侯英廷说:“无非上中下三策。上策,顺应民众呼声,助四川独立,仍由自己掌控;中策,继续勤王,坚持到底;下策,收拾行李,立即走人。你看赵尔丰,会选哪一种?”

端方苦笑:“他派兵来拦我,看来是做好准备,将四川据为己有,防我也有此心,去成都与他争掌控权了。”

端方正因为有这样的认识,所以将后一个消息,看作是坏消息。

端方到底有没有背叛朝廷,顺应形势,顺便捞个四川当自己据点的意思,实在不得而知,但从这两条先后传来的消息,以及一路上不断遇到的亢奋人流,也可猜想出当时情势的危急。

端方离成都已不远,但前方挡着赵尔丰的军队和革命党煽动的百姓,他不敢冒进,只得暂时驻兵资州,谋定而后动。

端方是很有才能的革新派,且刚刚复职,对自己的仕途也颇有野心,完全符合章太炎所说“愈材则忌汉之心愈深,愈智则制汉之术愈狡”的满洲圣人。

他在驻兵期间,也不曾放松对手下士兵的关心。有人病了,他亲来探望喂药。有人死了,他亲自写了祭文,在葬礼上朗读。他甚至还到兵营来和大伙儿一起赌骰子聊天,故意输掉点钱,安慰士兵们空空的口袋;又用不断的口头保证,抚慰他们焦灼的心灵。

他待士兵们温存体贴,不像长官,倒像家人和朋友。

可即便如此,他有时候依旧担心他们得不到满足。

这天,端方和几个亲信及当地的官商界头面人物开完会,午饭也没吃,就去兵营看他的兄弟们。

兵营正在放饭,稀粥配包子。辣酱不够,上来便被一抢而空。

端方和士兵们打招呼,他们也愉快地招呼了回去。

端方命人舀了碗稀粥,配两个包子给他。第八镇第十六协第三十一标标统曾福田伶俐地将粥和包子给他,还不知从哪儿变出些辣酱菜供他下粥。一些士兵躲在一旁叽叽咕咕,可惜端方没听到他们的话。

端方吃着粥和包子,嚼着辣酱菜,和几个眼熟的士兵愉快地交换了几句话。他忽然看到曾福田身后有个面生的弁兵,正在舔勺子上的辣酱。这弁兵不会超过二十岁。弁兵舔辣酱的样子,让端方莫名想起了他养过的一条小狗喝牛奶的模样。

端方把那弁兵叫到面前。

弁兵双颊上各用油彩画了三条斜杠,俊美之中,带着股邪气。

端方问名字出身。弁兵说:“我叫小景,是广西人,有一年□□,从那边逃到武汉的。我就一个人,别说父母家人,连姓甚名谁也不知道。”

端方同情了弁兵几句,又勉励说要好好为国效力。

就在端方准备结束谈话的时候,冷不防弁兵笑着问了他一句:“大人,我们的军饷,到底什么时候发啊?”

这句话像一声响箭,叽里咕噜的说话声瞬间消失,众人竖起耳朵,生怕遗漏一丝音节。

端方虽出乎意料,却临危不乱,他说:“近来时局大乱,各地通讯、联络都时断时续,欠你们的军饷,我已发电催了朝廷几次,仍无音讯。不过你们放心,我前两天,已派人去成都向银行借款。我今早得到消息,他们已经进入城中,借到了足够的银子,正想法运送过来,估计,这两天你们就能收到。”

端方来到后一直不温不火的气氛,这下子才热烈起来。

端方又坐了会儿,就走了。

他前脚走,小景后脚站起,伸了个懒腰,大声说:“撑死了。这天是不是要打雷了?我趁早出去晃一圈。”

这天天色阴沉,太阳冒了两三次头,大多时候躲在扯乱的棉絮般的云朵后,但怎么看,也不像要打雷的样子。大家听到小景的话,也没留意。

上一篇: 大v不讲理 下一篇: 不许动,把心交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