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保卫国师大人(393)

作者:风行水云间 阅读记录

寡妇哪有这种资格,甚至在座之人也能想见萧衍当真宣布此事之后,朝野震动的局面。玉还真曾是熙国国师又如何?故国已逝,她也就没了背景,充其量只是个强大的修行者罢了,在魏国又是全无根基。

“瑜公主无须烦恼。”云崕像是早料到她的回复,“吾王说得出,办得到。”

先后击败安夏和峣国,大魏已成为举世公认的强国,而萧衍就是北陆雄主。魏国内政两轮改革,权力愈加集中到君王手里,冯妙君印象中嬉皮笑脸的萧衍,早就成了说一不二的主儿。

他认定的人,他要办的事,王廷有权反对却无法替他作主。

就像燕王。

所以云崕才有底气说出这句话来。

“我知道了。”玉还真声音平淡如水,透不出一点情绪,“长乐女王呢,又是所为何来?”

冯妙君叹了口气:“我也很想大方一把,怎奈给不出后位。”

她是女儿身,对同性又无爱,娶不了老婆。

玉还真眼里闪过一丝笑意,嘴角也微微扬起。她看看云崕,再看看冯妙君:“我本以为你们是一起的。”没想到各自都打着算盘,都想拉拢她。

冯妙君想都不想即道:“不过是顺路结伴而来。”

她撇得倒是干净,云崕支着下巴补充一句:“顺了三五天的路。”

也就是说,这两人过去几天里都呆在一起了?玉还真思忖间,却听冯妙君又接着道:

“所以,我只能许以国师之位,不知玉夫人有没有兴趣?”

新夏要邀她去当国师?玉还真目光微微一凝,没漏听冯妙君唤她为“夫人”。

多少年没人这样称呼她了。

“我若未记错,新夏前不久才撤去国师。”傅灵川兄妹夺权之事闹得南北大陆皆知,她虽然忙于熙国内务,却也有所耳闻。最后傅灵川在那场权力之争中落败,被摘去国师之位,变作辅政大臣。

围绕国师之位,曾有过看不着的刀光血影。

“傅灵川擅辅政之职,更能发挥所长。”冯妙君双手在胸前交叉,面色安详,“我真正卸下的,不是他的国师之位,而是他的野心。”

她望着玉还真微微一笑:“由来权势渐迷人眼。玉夫人任国师十余载,看着熙王自幼年长大成人,竟然从来不生贰心。这一点,长乐很是佩服哪。”

玉还真代政指战,也只是近半年来的事。熙王无能,管不好内政外交,只得全盘丢给这位姑姑,却又总在关键时刻跳出来指手划脚拖后腿。冯妙君扪心自问,若是将她置换到玉还真的位置上,真保不准一刀斩了这个万人嫌,自己登位称王,下决断还趁手些。

反正山河糜烂至此。

玉还真却没有。她始终谨守自己与王权之间的界限,履行国师之职直到最后一刻。

这样坚持本心的人,冯妙君真正是佩服的,所以她的态度也格外诚恳:“长乐加冕以来,内政日益繁重,疆域又在扩大,无力包揽国师之职。若能得玉夫人相助,打理新夏气运,此乃长乐之幸。”

邀玉还真为国师,这话本是敷衍云崕,结果她越想越觉可行。无论从哪个角度考量,玉还真的确都是新夏国师的不二人选。

第512章 我不愿

其修为精深、品行端正早已为事实明证,并且她与新夏素无瓜葛,没有那许多盘根错杂的关系,与王权、官僚天然就不亲近。

云崕补了一句:“你若为魏国王后,可以自由进出前朝,不须镇守深宫。”

玉还真沉默,似在权衡两国开出的条件。

嫁与萧衍,她就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王后,不须遵守王室那许多繁文缛节;受邀入夏,则为长乐女王打理国家气运,总领一国修行者。

似乎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呢。

这时胡天给陈大昌打好了包扎,退后两步,拍了拍手:“好了!”

它纵然再讨厌这人,于眼下场合也得精细做事,所以伤口处理得无可挑剔。

陈大昌冲它点了一下头,面无表情,目光却移过来,恰好和玉还真对了一眼。

只一眼,两人都移开了目光。

冯妙君指尖在石头上轻敲两下:“条件随便你开。只要你来新夏当国师,还有一桩实实在在的好处。”

玉还真美眸中有光亮闪过,明显感兴趣了。

冯妙君这才接着道:“在我这里,你可以不必理会任何男人。”

云崕忍不住笑了:“这算什么好处?”

这也太有趣了,安安自己是女人,当然不会对玉还真有非分之想;傅灵川快要娶妻了,以玉还真的骄傲,就算看得上他也没可能给他作做小;至于其他男人,国师地位超然,玉还真的确有本钱不理会呵。

可是这能算得上什么好处?

然而他笑容还未敛起,玉还真居然就转向他道:“请回去转告萧衍,我知他心意,但玉还真不愿嫁入帝王家。”

云崕沉默几息,才点了点头:“好,我不强求,但要一个理由。”

玉还真嘴角微弯:“我不跟其他女子共用一个男人。”

她曾贵为国师,触摸天地玄机,体会人间道理,又怎么会将自己缚在区区一个后位上,在应付后宫那许多腌臜人事上费半点心力?

云崕挑眉,冯妙君鼓掌,一连赞了三个“好”字才笑道:“说得妙极,玉国师果然非同一般。”

玉还真接着就对她道:“女王之邀,我很心动。然,须再仔细定夺。”

“事关重大,是该三思而后行。”冯妙君毫不意外她的答复,“玉夫人眼下可有什么要紧事务?”

玉还真微笑道:“玉某现在再无红尘纷扰,正好当个散人,逍遥天涯。”熙国没了,她也不再是国师;抛去故国难舍的情愫,她现在卸去了大山一般沉重的责任和义务,反倒落得个清闲自在。

冯妙君更喜欢她了。多少好男儿终生脱不出名利二字,紧抱执念不放,就如曾经的傅灵长,反不如她一介女子看得开。

当然,冯妙君也不会漏看这个女人眼中的心灰意冷。她拊掌笑道:

“正好,不如与我作伴,同回新夏散心?乌塞尔城风物与南陆截然不同,很值得一观。”顿了顿,她再补充一句,“燕王在颖公城里布下天罗地网搜捕你我,很快整个熙国也非安身之处,不若尽早离开。”

这话说出来,云崕忍不住就笑了。这妮子倒是会扣帽子,颖公城的确全城戒严,可是燕王最想抓的是她冯妙君。玉还真的死活现在对他已经不构成威胁,捉住最好,逃走也无妨。

玉还真沉吟。

她自幼生长于熙国,师长亲朋都在国内,少年时纵然外出游历,也是匆匆即返。现在故国沦陷,天地之大,她竟然也不知何处可去。

只有一点可知:

留在旧地,徒增伤感。

反正她现在孓然一身,何处不可去得?这么想着,她眉间凝重稍去。

另外几个都是人精,怎么看不出她心理变化?云崕即笑道:“这般说来,魏都更繁华些,瑜公主可愿前去玩玩?”

玉还真还未开口,冯妙君已经凉凉跟上一句:“不仅繁华,还有好些个臭男人。”

想截胡么?没门儿,女人最了解女人了。

果然玉还真对这三个字很敏##感,也不知她想起的是萧衍还是熙王,眼里有嫌恶之色一闪而过。冯妙君不会错看她的神情,这时就指着陈大昌道:“陈大昌因你而受伤,于情于理,你都要卖他个面子不是?”

玉还真目光移向陈大昌,后者冷不丁听到自己名字,下意识抬头,正好与她视线对上。

他的面色平静。玉还真在他胳膊上盯了两眼,才点了点头:“好,我还从未去过新夏,风传那里日新月异,这趟倒要开开眼。”

冯妙君顿时喜上眉梢。玉还真点头同意去新夏,哪怕只是作客,自己都有把握最后劝动她来接下国师之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