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保卫国师大人(457)

作者:风行水云间 阅读记录

所以冯妙君做出了推断:“在我看来,萧衍挥军侵燕的可能性很大,理由也是正常又充分。”

这次战争是燕国首先发动,萧衍想要打进燕国,只需要以复仇为口号就行了。两边死伤无数,早就结下了滔天的仇恨。

师出有名,就有内在动因。

说罢,她斜睨陈大昌一眼:“我怎觉得,你话外有话?”她分明听到陈大昌的心跳加快。这家伙伴在她身边多年,早就无视了她的美貌,这会儿在紧张什么?

女王的敏锐,一如既往啊。陈大昌单膝脆下,凝声道:“臣有一请。”

他自称“臣”,冯妙君就知道他的请求应该是很有份量了,也肃容道:“说。”

“如今北陆战乱止歇,乌塞尔风平浪静,您修为又臻化境,臣便想、想辞去廷尉之职。”

冯妙君没料到他突然提出这个要求,一时怔忡无语。

陈大昌静静等了好一会儿,见她眼望湖水发呆,也就默不出声。

也不知过了多久,冯妙君才回过神来,轻轻吸了一口气:“陈大昌,你跟在我身边多久了?”

“十五年。”他顿了一顿,“十五年又……六个月零七天。”

冯妙君喃喃道:“竟已这样久了么?”从她跟随莫提准离开魏国乡下、前往摘星城,陈大昌就陪在她身边,从无贰心,从不畏难退缩。

“是。”

“不当官儿了,你要做什么?”

陈大昌脸上终于显出两分晕红,他轻轻咳了一声:“我,我要去提亲……”

“提亲?”冯妙君有两分惊讶,出声打断了他的话,“向国师府么?”

陈大昌嗓子眼里有些儿干,竟然说不出话,只得点头两下。

冯妙君叹了口气:“难怪你急不可待要辞官,原来是想早日抱得美人归。”她知道陈大昌和玉还真的关系这年余来突飞猛进,这两人如想名正言顺在一起,必然有一个要做出适度的牺牲。

她声调不阴不阳,陈大昌低着头:“姑婆、姑婆催得紧……”

女王一双美目写满调侃:“催成婚,还是催生娃?”

陈大昌手心冒汗,勉强说了个“都”字就说不下去了。

感情这种事纸包不住火,陈红恩知道他和玉国师走在一起,欢喜得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成日价对他耳提面命,又唉声叹气自己岁数大了活不久,就盼着这辈子能见到陈家有后,自己死而无憾云云。

天底下的长辈,催娃的方式也没什么不同。

陈大昌活到这么大,终于体会到形只影单的孤寂。只要想到夜里能抱着心上人入睡,再想到还有个小萝卜头跟在p股后面奶声奶气地唤他爹爹,心头一下子就火热起来。

“去吧,挑个良辰吉日,我来主婚。”冯妙君站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不做官,也可以继续当我的幕僚。要让天下人都知道,你的靠山仍然很硬。”这个手下的性格,她太了解了。若她不给陈大昌撑腰,他必定被玉还真吃得死死地。

陈大昌面色通红,应了一声谢,拿起桌上美酒一饮而尽。

冯妙君叹了口气。

连陈大昌这根木头都要成婚了,她自己呢?

“最后替我做件事。”她毫不客气地指派任务给他,“发讯去桃源境,问我娘亲何时启程。”半年前,徐氏顺利产下一子,不过娃娃年纪太小,经不住路上颠簸。养了这几个月功夫,徐氏也打算带着丈夫孩子启程返回新夏,给女儿主婚。

¥¥¥¥¥

陈大昌和玉国师的婚事订在三月三,于水边开宴。

新夏女王亲自主婚,水陆妖怪同来庆贺,那场面盛大一时,轰动了整个乌塞尔城。

新郎气宇轩昂,新娘子娇艳无双,底下不知多少看客黯然神伤,暗叹自己再无机会。

后来这消息传去魏国,据说魏王关起门来,喝了一晚上的闷酒。

当然,这个“据说”来自于魏国最八卦的国师大人。

不久,西边儿又传来消息:

魏国挥军南进,征讨燕国!

新夏女王说中了。

军民才休养了数月,萧衍就急不可耐地发动了对燕战争,对外打响的名号果然是复仇。

他的理由很靠谱,有国仇有家恨要跟燕王清算。

他的决定,早在冯妙君预料之中。魏国邀请新夏联合出兵、共同讨燕,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萧衍只是略做尝试,对新夏的推拒既不意外也不愤怒,只是退而求其次,要求继续从新夏这里购入大批军用物资。

打了四年多的仗,魏国即便原本准备得再充分,这时也感到捉襟见肘。可是魏王有把握,燕国遭的罪一定远比魏人更重,只要这时咬牙坚持下来,把燕国打得再无翻身之力,他就是横跨南北两陆的真正霸主!

冯妙君接到这请求就笑了,很快同意。

第596章 喂饱

魏军挟大胜之威,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高歌猛进,将燕军打得节节败退。

说起来这二者的实力可没有天壤之别,作为抗击入侵者的一方,燕军原本不该败得这样干脆。

“是何缘由?”

这时的苗涵声已经十三岁,唇红齿白,英气勃勃,苗奉先和晗月公主这一对俊男靓女生出来的儿子,果然继承了他们的优良基因,走在路上也时常招来小姑娘们的注目。更难得这小子文武双全,冯妙君在书房考较他的功课时就特地问到这一点。

他反问道:“我若答对,可有奖赏?”

“你跟太傅学学问,也这般讨价还价么?”冯妙君看着他从小长大,很是疼爱,笑骂一句,“你要什么奖赏?”

“桃花酒。”他咂了咂嘴,“据说那是御厨私酿,我也想尝一尝。娘亲那儿有,但她不许我喝酒哩。”

“小孩儿不能饮酒。”她抚了抚他的顶发。

“我不小了!”他梗着脖子,“昨儿娘亲还跟爹爹念叨,明年就要给我寻一门亲事!”

孩子长大就如雨后春笋,一发不可遏止。冯妙君看着他有些儿失神,想起自己就在十三岁那年随着莫提准离开魏国乡间,前往晋都摘星城,从此开启一次又一次奇遇。

命运就爱捉弄人,把她最想躲开的人一次又一次送到她面前来。

“王上?”

的确是不小了,她收手笑道:“是么,涵声看中了哪家的千金?”

“没看中,这天下精彩,我还不想成婚!”苗涵声侧头看着她,“再说,王上也没成亲呢。可见成亲不好玩!”

冯妙君无言以对。

她不成亲是因为不想么?非不愿也,是不能也!

好一会儿,她才吩咐边上的内侍:“取一小坛桃花酒来。”

苗涵声大喜:“燕国亏在失道寡助。”

冯妙君好笑:“难道魏人就得‘道’了?”

“非也。”他一本正经道,“燕国向魏宣战的三年前才打下熙国,刮走许多民脂民膏,熙人恨透他们了。现在魏国入侵,先踏上原来熙国的土地,熙人肯定帮着他们。我不知道魏人得不得‘道’,反正燕国是失‘道’了。”

冯妙君轻轻鼓掌:“说得好!”

抛开战争当中许多复杂因素,魏军的确得到了熙地百姓和部分修行者的支持,苗涵声说得无错。“还有呢?”

“我们新夏也卖给魏国好多物资。可是燕国已经打穷了。”说罢,苗涵声就拿黑白分明的眼睛望着她,渴望得到肯定。

冯妙君也不吝于夸奖:“你可比晗月聪明多了。”

这还用说?苗涵声撇了撇嘴,他要是像娘亲那么笨可就完了。

“再依你看来,这场战争要持续多久,最后谁赢谁输?”

这题超纲!苗涵声小脸垮了下去:“不知道!”除非他比魏王、比燕王都聪明。

桃花酒取来了,冯妙君也不再逗他,笑吟吟将坛子往他面前一推:“拿稳了,藏起来,可别让娘亲发现。要是她来我这里告状,今年夏天我就不带你去庄子上玩耍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