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保卫国师大人(50)

作者: 风行水云间 阅读记录

莫提准好笑道:“可以这样说罢。但练到什么程度才能承受得住,那就不好估算。”他没亲见鲨妖,也没亲身体验过她猝然爆发的那股子邪力,给不出准确的评估。

“那我要个快速强健体魄的办法!”她遇过的挫折和失望太多,早就学会了淡然处置,哪怕还有几分失落也不会影响自己行事的节奏。

对莫提准来说,这只是小事一桩,随口就应了。冯妙君此时又是泯然众人矣,他纵还保有几分好奇也不大将此事放在心上。国师日理万机,一转身就将冯妙君再度扔给许凤年,自去忙碌。

按照他留下的方子,冯妙君开始差人去抓药。莫提准提供的方法不外乎“洗”、“炼”二字。所谓“洗”,即是药浴,用一十六味药材磨粉泡浴,成分要好、年头要足;所谓“炼”,不是修炼,而是按照莫大国师的秘方取材料以文火熬九个时辰,慢慢提炼出药膏,每日一剂配温水服用。

无论是服用还是泡浴都选在午时,这是一天当中阳气最旺的时刻。莫提准提供的秘方就和他本人一样,性子格外霸道,她服膏后泡上十几息就要满头大汗,再坚持下去就是太阳穴突突直跳,心脏砰然作响,仿佛要从胸腔里蹦出来。

一直坚持到血管快要爆裂时,药力达到最盛,她就得从浴桶里出来揩干身子,迅速运行《步仙诀》一遍又一遍,直至满身浮动的气血都归顺下去,这才算把药力打散,不会反伤己身。

这么做就称作“淬体”。

许凤年告诉冯妙君,莫国师成方的标准是修行者。也即是说,这副方子是初级修行者淬体所用,可以慢慢剔除身体里的杂质,她能不能坚持下来就看个人的体质和毅力。

虽然过程痛苦了些,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仅用过五次,她就觉得身体一天比一天轻盈,足底像安了弹簧,每走一步都像要往上跃起,躯体当中似乎蕴藏着用不完的力量。

当然,她明白这些都是愉悦的错觉,是自己还未适应身体的快速变化而产生的差异感。不过客观的进步依旧存在:她在药浴中坚持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了,由一开始的十息,变作了十五息,然后是三十息……

这说明身体的耐受程度正在提升。莫提准给出的药方对于人体的打磨,注重由内而外,内炼筋骨、外养皮膜,借助药效来拓展经脉强度。

另一项未料到的好处,就是她的小脸因为旺盛的气血而始终红扑扑地,让人看了只想狠狠啃上一口。

许凤年也想这么干,但他不能吓坏了小师妹,只得手痒时去捏一把她的脸蛋。

至于烟海楼之行,她也始终坚持。但凡要出发都起得比鸡早,天不亮就跨上马车赶往小孤山,看曹德焕喂魔物,然后在烟海楼一呆就是大半天,至日暮方归,每天的五个时辰都不浪费,隔天就以药物洗炼。

如此坚持六十日,她终在一天行功完毕之后盘膝坐了下来。《步仙诀》与一般修行口诀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他诀法都先教人吐纳养息,先养内阳,《步仙诀》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力主由外而内,以血带气,血行则气盛。

因此它的吐纳诀窍也在第十七页才显示出来。冯妙君试着运行了两个周天,心神慢慢沉静下去,从药材中获取的那一丝灵气在她的千恳万求下亦开始跟着血气游走全身。

再然后,她就“看见”了自己身体当中的情况。那感觉分外奇特,明明不以目力视之,但脏腑的每一次颤动,血管的每一次轻微扩张和收缩,空气在肺里的交换穿行,都能清晰地为她所掌握。

她知道,自己的第一次“内视”成功了。

初学者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学会内视,真正掌握自己身体当中的每一点细节、每一处变化。学不好这个,后面的万千变动都是泡影。

这一步对于冯妙君来说,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她要看清,鳌鱼骗她吃下去的珠子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军情速递--

下一章为加更章,19时发布。

第64章 是借不是偷(加更章)

莫提准虽然以灵力检查过她,但毕竟是个外人,只能打探到丹田里空无一物,却不像她内视看得这么周全。

她保持心神宁和,随着灵气潜入丹田。人人此处都辟有气海,顾名思义是气之海洋,灵力汇聚之所。修行者将吸入体中的灵气贮藏在这里,化作内丹,因此脐下又称丹田。

她在这里“看见”的乃是一片雾蒙蒙的景象,初看小如芥子,细究却又无边无际,仿佛什么都能藏得进去。

不过很抱歉,她在这里没有找到内丹的影子。莫提准的判断没错,她的身体与灵气不亲和,不能吸引它们在此久留,更不用说形成内丹。可是她如果曾经吃下鳌鱼的龙珠,那东西当中蕴含的灵力可是丰沛得惊人,如果当时没将她爆体的话,不管能不能被她驱使,珠子就应该留在丹田当中才对。

可现在,这里空无一物。

足以见得,她当初的推断很可能成真——鳌鱼让她吃下的,根本不是龙珠!

她再作盘桓,好不容易等到雾汽飘开,才在应该生长内丹的位置上望见了另外一样东西:

是个印记。

这印记呈现铁锈色,在暗红的气海中原就黯淡而不起眼,连她这主人都险些漏看了。这时仔细端详,发现印记的形状就像一头缩小了千百倍的鳌鱼,只是身形微弯,看起来像是头尾相连,怎奈它不如蛇一般柔软,只能做到头部和尾部相对。

这个姿势乍看之下很是怪异,然而多瞧几下却是越看越顺眼、越看越自然,甚至还越看越熟悉。

真是见了鬼了,她在哪里瞧见过呢?必定不是在这个世界。

冯妙君光顾着出神,不想那一丝灵气逸出身体,她也从内视状态中退了出来。

这个印记绝不是龙珠,甚至也没包含多少灵力。可她并不气馁,开始练习自己硬背下来的《步仙诀》第二十五页口诀。从第十七页突然跳到第二十五页,这是她有意为之。

这一页只存在于浩黎大帝的原稿,后世的版本中已经裁掉。

她看的上一页还强调内视,这一页讲的却是运转灵力的办法。后世之所以弃用,乃是因为它举用的“抽丝剥茧”之法太鸡肋。

正常情况下修行者受灵力滋养而内外兼修,有多强大的灵力就有多强韧的身体来适配它。否则力量还未运到拳头上就先把自己筋骨撑爆了,谈什么对敌?

而这一页的“抽丝剥茧”,讲的是如何将内丹当中的力量条分缕析,导出为己用,务求春风化雨,润体无声。

其他修行者的灵力运用都是一个念头的事,如臂使指。但要练这第二十五式,就像你本该拿着消防水管去灭火,结果找来找去只有一根吸管,那能吸得上多少水来?

当然浩黎大帝将它录入《步仙诀》的本意也不是拿它戏弄人。在他的年代还有无数凶神恶煞遍地走,这法门就很适合夺下强大妖兽的内丹以后慢慢解析其中的力量为己用,毕竟人类和妖怪修成的灵力终有区别,要炼化就得徐徐图之。

可是放在千年以后的今日,那么强大的妖兽早遁入深山密林,凡人终生都未必有幸一见,还练这种功法做甚?所以当今流传的《步仙诀》版本里早没了这一页。

冯妙君看到它时,却是如获至宝!

杀掉鲨妖的那一股子邪力,她更倾向于源头是云崕。假设这个判断成立——现在她排除了鳌鱼龙珠的可能,已经基本可以确定——云崕对她来说就相当于妖兽,她如想变强就必须借用他内丹的力量。

对于一个战斗力依旧为五的渣渣来说,想挪用国师之力就好比人类给巨鲸套上了鞍辔,想要驭它如车马,那叫一个不自量力。可偏偏鳌鱼的诅咒助她完成了这不可思议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