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密事(220)
夏友德令人布茶,又笑道:“这也是圣上恩德……”
夏松一回来便吩咐说赵骅要来,让他到时候出面招待,自己却去了书房见客,夏友德想着父亲的嘱咐,便尽量同他说起说笑起来。
楚景行却远比他们要紧张的多了,他站在夏松面前,恭恭敬敬的喊了声老师,便一直立着不动。
夏松在翰林院之时,曾是他的讲师,两人也算是有师徒之谊了,夏松一回了书房便开始翻找起什么东西来,一时竟顾不上他,找着了东西之后才拍拍封皮,让楚景行坐,又瞟了他一眼,似笑非笑的说:“你们临江王府倒是胆大。”
因着对着的是楚景行,他也就并不避讳了:“这个主意恐怕是你家那个出的吧?也就只有他,想个事要绕这样九曲十八弯。”
楚景行没吭声,算是默认了,问他:“以先生您的意思来看,这事儿有几分成算?”
夏松手里动作不停,目光也并不往他身上瞟,豁然一笑:“行事在人,成事在天,有些事,机关算尽了之后,只能看上头的意思了。”
他说完这一句,又但是了一声,终于正眼看向自己教过一阵子的徒弟:“但是,这回你家那位,恐怕真要遂愿了,是个能耐的。”
他叹了一声,终于跟楚景行说了今天在宫中发生的事。
详略得当,都是能被楚景行知道的。
楚景行便垂下头,唔了一声,恭敬的请教自己师傅:“先生您的意思是,此事有眉目了?”
“没当场发作起来,自然就有眉目了。”夏松应声而笑:“话说回来,卫老太太也实在了得,到底是明皇后的妹妹,对于圣上的心意可真是揣摩的透彻,一字一句看似废话连篇,可无一不是踩在了圣上心上,怨不得四两拨千斤,让圣上的注意力半点儿没放在长宁郡主的供词上。”
既然长宁郡主指证的,定北侯府早有准备的掉包了她和明鱼幼的亲生女儿的罪名不被隆庆帝认可,那很显然,再说其他的,就更是多余了。
长宁郡主的话,隆庆帝一个字也没信。
而没信,那就要想一想,是谁指使的长宁郡主反咬一口自己的婆家?
隆庆帝只会想,到底是谁这样看不惯卫家,非得把卫家逼得无路可走走投无路才满足,谁用这么恶劣的手段在逼着他连明家最后一丝联系也都连根斩断。
但凡是上位者,最不喜欢的,莫过于被人揣度心意。
尤其是,当那些揣度他心意的人,居然还妄想着靠揣度他的心意而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诛锄异己了。
这是犯了隆庆帝的大忌,也是促成隆庆帝居然愿意重新开卷查明家之事的主要原因。
邱楚英这一招,看似聪明,其实却实在太冒险了。
他真正的杀招哪里是在明家的密信上,分明就是在卫安的身世上,而当卫安的身世无法做文章的时候,邱楚英一口咬死了明家,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因为当初的事,都是邱楚英闹出来的。
明家到底有没有通敌,其实就是个罗生门,连证据亦是后来才从明家搜出来补上的,为这事儿,隆庆帝心中是有心病的。
偏偏邱楚英跟楚王自作聪明,以为能借着隆庆帝的心病诛除卫家。
其实倒也不是不行,可坏就坏在,这一年来,针对卫家的阴谋,未免过多了。
从云南叛党跟卫老太太扯上关系开始,到去年年中曹文曹安的事,再看今年……针对卫家的事一桩接着一桩,往往一件事还没了,另一件事又冒出头了。
可一可二不可再三,在连着失手之后,就该要停下来的,可楚王并没有,反而更加急切,这实在是不可取的。
倒是卫家明智,同样把隆庆帝的心思揣摩的透彻,偏偏竟还能精明到这个地步,根本不出头,反而让邱楚英做了这个恶人,自己好似完全被动,生死乃至荣辱都要靠着隆庆帝来决定。
分明就是卫家把邱楚英当做了一把刀,邱楚英却以为卫家是那条失水必死的鱼……
楚景行仍旧是一副宠辱不惊的镇定模样,轻声道:“既如此,以后便要劳烦先生您关照了。”
夏松被点了名做监察,卫家这件事,里头有没有人动手脚,看的,便全是夏松手松还是手紧了。
沈琛,果然没辜负父王的期望,没被养成一个废物。
=====三更,前几天的也会补上的~~~
------------
第289章 逼问
天光大亮,转眼又是一天。
长宁郡主刚睁开眼睛,便急切的去问旁边伺候的宫女:“姑姑,不知…外头可有消息了?”
自从见了方皇后一面,她便又被关进了屋子里,这好几天都不能得见天日,日子实在是一天难过似一天。
看她一脸失望和焦急,旁边已经二十许,显见得是在宫里有些年头了的姑姑便垂了头,只说不知道。
长宁郡主难掩失望。
自从进宫开始,她除了跟方皇后义正言辞的说了那番话,竟就再没了动静,没有动静的日子才最是煎熬。
她怀着满腔的怨恨,是回来复仇的。
楚王妃说的没有错,卫家分明当她是废棋,利用完了就扔,丝毫没有把她放在眼里,卫阳清更是个负心人。
为了个野种就不惜抛弃她,直到她走,卫阳清也不曾来见她一面。
而自从她走之后,他也没有好好对待她的女儿……
他把卫玉珑一个人留在卫家,自己却出去当他的官了,整日应酬不断,不会想一想失去了母亲,母亲又被当家老太太厌恶的女儿日子会有多难过。
她听卫玉珑说起这些的时候,心都碎了。
既然卫家不容她,既然卫家对不住她,她又为什么非得对卫家仁慈?
楚王妃甚至没有多说,她自己便明白过来该怎么做了,跟楚王妃达成了默契,被楚王妃经冯氏的手送进了宫中,到了方皇后面前。
长宁郡主是知道明家的旧事的,当然知道卫安的身世公布出来意味着什么,更明白,要是一口咬定是卫老太太早有预谋就把孩子掉了包,到时候隆庆帝会怎么样震怒。
可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她要的就是卫家家破人亡……
反正她作为首告,又是受害的人,又有人在背后运作,不会被牵连……
可是事情却慢慢脱离了她的预期,她原本以为,她在说完以后,方皇后和隆庆帝便该有动作的,可是那边却迟迟没人传她去对质……
她开始有些慌了。
好在她也没有慌张太久,终于在又过了几日,连清明都一并被拖过去了之后,方皇后那边终于又有了动静,使唤了肖姑来亲自接她过去。
她松了口气,常年泛白的面色终于有了些暖色,尽量打点了精神,跟肖姑一同去了方皇后宫里。
可她却并没瞧见方皇后,宽敞的东配殿里放着十二扇的四季图的屏风,她跟着肖姑转过这座屏风,一眼便看见了老镇南王妃。
她的脚步便一时停住了,连肖姑何时走的,东配殿何时空无一人的,都不知道。
直到老王妃咳嗽了几声,她才醒过神来,冷冷的朝母亲笑了一声:“事到如今,我和老王妃您,不知道还有什么可谈的?”
她是真的想不通,从小到大,她固然顽劣了些不知事了些,可是这天底下的母亲,哪一个不是心甘情愿的替儿女付出,不计较回报的呢?
偏偏老王妃不是。
她总是要纠正她的错处,总是说她嚣张任性,要她收敛脾气。
到后来甚至为了一个外人的女儿,疏远她,给她冷脸,下她的脸面。
而到最后,她被卫家背弃,竟然也有她母亲的一份原因……
她怎么想也想不通,在山庄里,她恨自己亲娘竟比恨卫家人还多,因而到了今天,一见卫老太太,尖酸刻薄的质问便不由她控制的出了口。
老王妃习惯了她的出口伤人,根本不以为意,甚而并不受影响,她只是静静的看着长宁郡主,直到把长宁郡主看的不自在的别过了脸,才沉着声音笑了一声,道:“托你的福,卫家跟镇南王府两门都要下地狱了,在死之前,我特意求了皇后娘娘,请她开恩,来瞧你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