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密事(487)
他向来是个悲观的人,凡事只会往坏处想。
出了事也不会想应对的法子,通常都是被动的接受结果。
薛长史已经把他的个性都琢磨透彻了,干脆利落的又推了他一把:“我知道王爷您的顾虑……”
他叹了口气,带着抚慰似地放低了声音,做出一种建议的姿态:“既然如此,不如您上一封请罪折子?”
晋王便唰的抬起了头。
到了现在,他除了害怕和惊恐,其余的情绪都已经很是麻木了,麻木得根本没心思想别的东西。
大约是疲惫和逃亡总容易让人的思维变得迟钝,他完全被薛长史的话吸引住了,把他当成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写请罪折子?”
薛长史义正言辞的嗯了一声:“是,既然圣上说四皇子是被小少爷谋害的,事情牵扯到了咱们王府,不管怎么样,事情就跟您脱不了关系。可是咱们也可以上请罪折子自辩啊!您趁上头作之前先行认罪,说自己错了,自己宽纵了儿子……”
薛长史循循善诱:“只要把话说的漂亮些,折子写的好看一些……圣上和内阁都是会看的……到时候您再请人活动活动……事情说不得就真的能大事化小……”
晋王很快便领会到了薛长史的意思。
主动认错,在隆庆帝给他栽更大的罪名之前,先行一步把自己的罪名定在管教不严之上,到时候隆庆帝充其量也就是下一道旨意申饬他不会教导孩子罢了。
顶多就是孩子们受点罪,在京城日子过的艰难。
再不济……他的儿子反正是有多的,总共有四五个呢。
何况表妹也还年轻……
想的有些太远了,他晃了晃自己的脑袋,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冲着薛长史连连点头:“这样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事到如今,也只好如此一试了!”
在他看来,如果能不要他的命,继续让他当个富贵闲人,付出什么代价都是值得的。
他最怕的就是打打杀杀了。
闹起来代价太大,他可付不起那个代价。
他催促着薛长史写折子:“你尽管写来让本王瞧瞧!尽力写!”他叮嘱道:“你等闲也时常替本王写折子,上头喜欢什么你最清楚了……”
这倒是事实。
薛长史恭敬的点了头应是,弯下腰来认认真真的想了想,之后便提笔一挥而就,写下了一封辞藻华丽而诚恳的请罪折子。
连晋王自己本人看来也恨不得落下几滴伤心同情泪了。
在这封折子里,晋王完全成了个无辜的被蒙在鼓里的父亲,管教不好儿子,儿子们都不把他这个父亲当回事。
这封折子深刻而犀利的检讨了晋王自己身上的问题------宠妾灭妻啦,不忿嫡庶啦,偏心啦,种种罪名不一而足。
只差没有明着说自己就是个废物了,封地的事管不好,儿子也管不好。
而且最后还主动提出削减护卫军的事。
再要减下去,他的封地的护卫军在藩王们里头可就是最少的那一个了,连五千都不足数了。
可现在他也顾及不了那么多,命都快要保不住了,这些留不留都是虚的,晋王摸着胡子一拍桌子,立即吩咐人送折子进京。
------------
第638章 复杂
交完了折子,晋王才觉得好像捡回了一条命。
毕竟已经做足了认罪的姿态了,且折子又写的这样真情实感,都认错了也给足了隆庆帝削减他护卫军的理由了。
他觉得,不管怎么说,隆庆帝大约还是愿意放过他的。
隆庆帝倒是没想着处置他。
事实上,京城里的确是掀起了一股风浪。
只是这风浪并不来自于晋王府。
四皇子之前犯病的事已经闹的沸沸扬扬,锦衣卫足足查了一个多月,是怎么样大家心里其实都有数,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
因此当锦衣卫调查出来,说是晋王府的楚景盟设计了这一切,故意引四皇子犯病只为嫁祸楚景迁,而后取而代之之后,并没有人表示惊讶。
楚景盟的名声本来就不大好。
同样都是藩王的儿子,同样都是纨绔,可是沈琛却纨绔的潇洒又不失魅力,让京城的公子哥儿们都跟在他屁股后头当跟班。
可是楚景盟却不同。
他脾气阴沉不定,对着哥哥又百般的不敬,大家都不喜欢他。
出了这样的事,他几乎立即便被抓了起来。
楚景迁虽然不是晋王喜欢的儿子,可是他偏偏却遗传了晋王最大的特点-----胆小。出了这样的事,虽然锦衣卫只是请他去问了问话,他也足足被吓得十来天下不得床。
晋王府里一片乌烟瘴气。
京城里的人却还来不及从这件事情里头反应过来,就又被另一件事吸引走了目光------上元节这一日,太庙起了火。
只是这场火极小,才刚烧起来便已经被守卫发现,并且灭掉,并没有造成任何损失。
唯一例外的是,明皇后所出的大皇子的灵牌被烧了个角。
这事儿一出,隆庆帝便大怒,下令要求人严查此事,追责看守太庙的金吾卫副指挥使的责任。
可是这事儿还没彻底告一段落,查出个子丑寅卯来,便紧跟着又出了一件事------定北侯府卫老太太上奏折说已故明皇后托梦给她,说是四皇子乃是大皇子的转世,是真龙天子,天命所归。
这事儿一出,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内阁首先蹦出来指责卫老太太睁着眼睛说瞎话,说她怪力乱神,扰乱朝纲。紧跟着便是那些文臣们也纷纷跳出来,指责卫老太太无中生有,挑拨是非。
可反对的声音还没完全被压下去,便又另有一股支持这说法的言论冒出头了。
有御史上奏,说是上元节太庙起火便是大皇子显灵,足以印证卫老太太的托梦之说确有其事,四皇子的确是真龙天子。
这事儿吵的沸沸扬扬不可开交,一时把所有的事都压了下去。
长安长公主就是在这一片热闹里,惬意的喝了口茶,摇了摇头。
专程赶回来伺候她的袁嬷嬷笑了笑,上前服侍她端开了茶杯,才道:“皇后娘娘这也真是……”
她忍不住道:“早知道皇后娘娘这样沉不住气,哪里还需要在这中间使这么多的力气?让皇后娘娘她自己折腾便是了。”
这话说的一点儿也没错。
长安长公主冷笑一声,也忍不住有些感叹:“这女人的脑子真是被驴给踢了。果然小家小户出来的就是上不得台面。”
这还是她头一次表现的这样刻薄。
袁嬷嬷知道,这都是因为之前长安长公主深陷麻烦之中去求助方皇后,可方皇后却置之不理的缘故。
何况方皇后还下旨申饬过临江王妃,说她不会管教儿媳,就是明晃晃的直接打了长安长公主和仙容县主的脸,把她们架在了火上烤。
她陪笑道:“您说的是,到底是见识有限,竟然能想出这样的法子……”
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真是蠢到家了。
长安长公主脸上的笑意简直无法遮掩住,她眼里透着讥诮和嘲讽,哼笑了一声便道:“实在是愚不可及!什么真龙天子?大皇子是真龙天子?”
她结结实实的哂笑一声,毫不客气的尖锐的道:“让那个死鬼跟他那个冤死的娘一起活过来,看看她们敢不敢说一声她们是真龙天子?!当年便没被重视过,现在死了,倒是能被称呼一声真龙天子了?!愚不可及!真龙天子在龙座上好好坐着呢!普天之下唯有那一个!”
方皇后却口口声声说自己的儿子才是真龙天子转世,那么她把隆庆帝放在了哪里?!
隆庆帝算是什么?!
这个女人真是,为了自己儿子能当皇帝,竟然连这么损的招数都想出来了。
而且关键的是竟然还这样不靠谱。
现在这件事闹的越大,提起这件事的人越多,她在隆庆帝眼里就越发面目可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