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密事(96)
卫老太太目光晃了晃,声音终于冷淡到了极点:“方正荣……”
很多之前一直觉得模糊不清晰的事,现在就掀开了上头的轻纱,展现在人眼前。
所以,现在看来,曹家果然是在下一盘大棋啊。
不过,当一切还不明朗的时候,当不知道背后举着刀是谁的时候才需要害怕,现在她们却已经不必再怕了。
知道谁是敌人,总比不知道要好对付的多。
卫安嗯了一声,又说了些方家如何的事,然后才看着卫老太太:“只是若是只是见招拆招,未必能一招制胜就把曹安他给拉下来,他毕竟总督三大营,还替圣上御笔批红……”
跟这样一个势力庞大的大太监对抗,方家或许能出力,可是作为后族,她们能做的事并不多。
卫老太太敏锐的听出她话里的意思:“安安的意思是,还是要找沈琛?”
卫老太太自己也有这个意思,因为平西侯也是死在那场云南之乱里,因此她跟沈琛其实有共同的目的,背后一直对卫家出手的人,其实也并没有放弃对付临江王,照样波及到了沈琛,在这个局势之下,其实她们是绝对可以合作的。
说起来,沈琛刚刚才打断了沈三少爷的腿,在京城又出了一回名,卫老太太当机立断:“在通州的时候或许还能见上一面,可是在京城还是算了…等一等,反正王府堂会也就是在后天了……”
卫安嗯了一声,陪着卫老太太用了午饭,就听见花嬷嬷说外头林管事求见。
大约是有了消息了,卫老太太知道她着急,立即让人把林管事领进来。
这么大热的天,林管事只觉得全身都被晒的滚烫,晕的厉害,强撑着精神告诉卫安:“七小姐,查到了,就在城东街头的那家济民所……”
他擦了一把不断往下淌的冷汗,又很有些为难:“可是姑娘,我们…我们不能从那里接人出来,那是庆和伯府开的……”
既然找到了,为什么不能接出来?!
卫安想起之前孔家的粥棚,面色肃然的重新又坐了下来。
对,自从今年京郊大旱之后,世家贵族们受了影响,总喜欢开济民所,夏季就拿自家铺子来暂时安置人,然后施粥来换美名。
可是不是每一家都心甘情愿的去做的,就算上头想做,底下的人也多的是法子克扣,以至于中饱私囊。
里头肯定是有什么门道,所以才不让人接出来!
------------
第127章 救人
可是不管庆和伯府底下开的济民所究竟有什么猫腻,谢良清才是最要紧的,如果谢良清真的如同上一世那样在大夏天感染了伤寒……
济民所又缺医少药根本不给看,那么,谢良清就又是死路一条了。
她不能重活一世却什么都做不好,手底下没有人,没有势力,是她的年纪身份所限,可是如果连想要救的人都救不了,那她重来一趟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还是卫老太太先开了口:“你表明了身份吗?”
按理来说,只要是表明了身份了,这么个小人情,不管是哪家府上,都该顺水推舟的做的。
林管事敏感的察觉到了卫安的愤怒,连忙开口:“有的有的,小的表明了身份,还在外头等了整整一个多时辰,可是后来却来人说,没有听说过什么小傻子,也没接收过什么小傻子……”
庆和伯夫人向来就是个心胸狭窄的,却没想到心胸狭窄到这个地步,卫老太太也有些愤愤:“不过就是把清荷的事撇清关系了而已,她们竟然如此记仇。”
看样子想从庆和伯府要人是不要想了,就算是去找林三少,来得及吗?
林三少这个时候大约是在北镇抚司当差,何况找到了他,恐怕事情会更糟糕,庆和伯夫人这样的性子,背过身就会示意人要这个小孩子的性命,生怕他对林三少有用吧。
可是又不能光明正大的上门去抢,毕竟卫家跟谢家其实是并没什么交情的,而且卫家如今又是别人刀板上的鱼肉,要是被人知道竟然去抢人,还不知道会引出多少事端。
卫安少见的有些烦躁,又立即想到了个法子…或许,可以借用借用外祖母的力量……
可是这样一来,恐怕就要把外祖母牵扯进去……
她正踌躇不安,瞌睡就有人来送枕头,董嬷嬷快步走进来说:“老太太,三夫人让我进来回禀一声,说是临江王府的秦嬷嬷奉命来送葡萄的,听说有堂会的请帖的人家都得了,三夫人的意思是…您要不要见一见?”
毕竟是王府来的嬷嬷,一般来说,主母都是要接见接见的。
卫老太太眼睛就亮了亮,立即让人去请进来,看了卫安一眼,见卫安也是若有所思的模样,就知道两个人是想到一起了。
秦嬷嬷半点没有王府嬷嬷的傲气,打扮的很是朴素简单,腕间带着一只绞丝的银镯子,耳朵里扎着两只绿豆大小的珍珠耳环,看上去很是清爽干练,笑着同卫老太太请了安,让人把葡萄抬上来:“这是自家庄子上产的,我们娘娘说,久不在京城,各家都生疏了,因此着我们送了东西来,以免得有些太太们不肯赏光。”
真是会说话,卫老太太让人把葡萄拿下去,谢过了王妃盛情,这才斟酌着看着秦嬷嬷:“不知道除了这事儿,王妃还有没有别的交代?”
秦嬷嬷欠着身子看了卫安一眼:“我们小王爷是个古道热肠的,听说七小姐似乎在找什么人……?”
果然,沈琛派人私下跟踪她。
卫安来不及恼怒,甚至有些感激沈琛还有这个毛病,顿了顿就直言不讳的道:“嬷嬷说的是,我的确是在找一个人,不知道您能不能帮我给您家小王爷带个口信?”
秦嬷嬷显然是得了沈琛授意的,听卫安这么说,半点疑虑也没有的就应承下来:“七小姐您尽管说,要是有我们家小王爷能帮得上忙的地方,我们王府自然是义不容辞。”
卫安也就不再跟他们客气,虽然有想通的目标,可是她也算得上是每次都给了沈琛相应的回报,这回也一样,沈琛能帮她要回谢良清的话,她自然会把杨庆和双手奉上的。
秦嬷嬷微笑着听完卫安所说,很认真的再确定了一遍:“大约七八岁左右,是个…傻的?”
卫安嗯了一声,想了想又道:“他知道自己名字的,您告诉小王爷,他叫谢良清,喊他,他是会应的。”
沈琛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沉默了片刻才问她:“您听的没错,她是说要找一个小傻子?”
秦嬷嬷笑着看他:“可不是,七小姐说的真真的,就是要找一个……”她没有说小傻子,对沈琛道:“我看七小姐好似是很上心……”
卫七平白无故找一个小傻子干什么?
亏他还以为卫七是又发现了庆和伯府什么猫腻,所以才会缠着庆和伯府那边要人。
不过既然卫七要人有用,他又有很多问题要从卫七那里得到答案,帮她这些小忙也的确是并不费什么功夫。
他冲秦嬷嬷点点头,又问秦嬷嬷:“几家王府都怎么说?”
秦嬷嬷弓着腰:“几家王府都说是会来的,只有郑王府上……王爷并不在府里,因此还不知道。”
沈琛摆了摆手:“郑王叔那里不用再问了。”
又想起谢良清来,谢家,从通州来的一个小胖子……
他很想不明白卫七为什么要去找这么一个人,可是现在不是想的时候,卫七已经说过了,她见到活人,就送他一份大礼,现在还是要找到那个小孩才是最要紧的…
他站起来告诉雪松:“去济民所……”
原本还是烈日当空,等过了晌午却又乌云密布了,原本闷热的天气被风一吹,竟现出几分舒爽来,、沈琛领着雪松和寒枫直奔城东庆和伯府开的那间济民所要人。
雪松还以为沈琛是打算闯进去抢人,沈琛却停住了,让雪松和寒枫进去把人给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