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外戚的自我修养(宅斗)(14)
那小丫鬟又道:“每条船上都配了一个水性极好的船娘,各位小姐不必担心。”
她这话说完,原本犹豫不决的几个姑娘脸上终于露出了释然的表情。
顾明珠想,果然来了。
她四下看了看,将顾明金、顾明玉和张珍珍喊了过来:“一会她们去游湖,我们就不去了,在这里等着就行。”
张珍珍眉头一皱就要反对,话还没出口,顾明珠又道:“不愿意在这里坐着的,那就先回去好了。”
张珍珍:“……”
“很好,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这事就这么愉快地定了。”
顾明珠满意地拍拍手,等那些想要游湖的小姐们都走了,自己往门口一坐,身披“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王霸之气。
出点小丑闹点笑话,就当给京城豪门的枯燥的娱乐生活添砖加瓦了,可“落水”这种“湿身”甚至“失生”的事,她可敬谢不敏。
她姐还只是个颤颤巍巍的太子妃,要是家里的堂妹表妹落水出了“名节”上的丑闻,对太子妃而言打击太大,她必须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第12章 第 12 章
12
春日,白堤绿柳、水光潋滟,身穿鲜艳春衫的少女们坐在装饰精美的游船上,看起来很是赏心悦目。
顾明珠心情大好,忍不住想高歌一曲“让我们红尘做伴……”
但她被打断了。
“顾小姐,这是我们姑娘让奴婢送来的点心,请您和几位姑娘尝尝。”
顾明珠点点头,几个丫鬟便鱼贯而入,各种点心水果摆了一溜,弄得顾明珠莫名其妙。
几个丫鬟上完了点心也不肯走,反而站在一旁开始介绍这些点心的名字,什么丝窝虎眼糖、大银锭、小银锭、黑白饼、甘露饼,听得顾明珠都有几分垂涎欲滴。
大概过了一盏茶的时间,这些小丫鬟们才笑着退了下去。
“公主府的丫鬟当真不同,你看到刚刚那个给我斟茶的丫鬟没,那身上衣服的料子,还有手上戴的首饰,寻常人家都穿戴不起。”顾明玉不住地感慨。
顾明金附和道:“外面不是有句话吗,宁娶大家婢,不娶小家女,以前我们村里面有户人家,就娶了某个大户人家放出来的丫鬟,得意的呀……”
顾明珠回想了一下她们刚刚的一系列动作,的确是行云流水、进退有度,看来回去以后,有必要给家里的丫鬟们搞一搞职业培训了。
她这脑内的计划刚打了一个草稿,福荣公主便带着一群人气势汹汹地来了。
顾明珠站起来行礼,伸了伸脖子往人堆里瞧,发现刘美凤并不在其中,也不知道去哪里了。
她心里有不好的预感,便接着行礼的机会,站在了顾明金等人身前。
“参见公主。”
“哼。”福荣公主冷哼一声,带着一群夫人走进室内坐下,“真没想到,在我家举办的宴会上,竟也会有窃贼。”
顾明珠眼皮一跳,知道此事绝不简单,她扭头扫过身后三人,却见顾明玉微微瑟缩了一下。
“窃贼?哪里有窃贼?不知道丢了什么东西?”
说着,她像是闲话家常般走了两步,正好站在了顾明玉身侧,小半边身子挡住了她。
福荣公主抬了抬下巴,一个丫鬟走出来禀报道:“刚刚奴婢陪我家小姐去更衣,因要重新净面,小姐便将手上戴着的首饰取了下来,放在了外间,等奴婢们伺候小姐出来时,原本放在托盘上的首饰,竟然不翼而飞。”
这丫鬟便是刚才陪赵芸娘去更衣的姚黄。
顾明珠点点头,拧了顾明玉一把,又对姚黄问道:“可有人看到是谁偷的?”
姚黄摇头道:“奴婢们都在室内伺候小姐,并不曾看到,不过后来问看院子的小丫鬟,说是一位穿着碧色衣衫的小姐曾经进过院子。”
顾明珠心想,除非顾明玉远渡东瀛学了什么影分身术,不然她是不可能出现在那个院子里。
不过真话假话不重要,目的才重要。
顾明珠一边朝顾明玉背后伸出手,一边道:“你是赵姑娘的丫鬟,还是公主府上的丫鬟?”
那丫鬟愣了一下,看了福荣公主一眼才道:“奴婢是赵府的丫鬟,在大小姐身边伺候。”
“你是几等丫鬟?”
“够了,你还要闲聊到几时。”福荣公主厉声道。
说时迟那时快,顾明珠将顾明玉不情不愿递出的手镯飞快地收进了袖子里,然后跨前一步行礼道:“请公主息怒,只是我并非随意打听,而是想帮公主找出那个‘窃贼’。”
“你故弄玄虚什么,既然有人看到穿碧色衣衫的女子进入院子,想必那人就是小偷了。”
“公主有所不知,今日穿碧色衣衫的女子,除了公主府内的丫鬟下人,甚至还有好几名小姐,公主若是随意搜这些小姐的身,只怕不妥。”
“有何不妥?”
“据我所知,今日穿了碧色衣衫的,除了我堂妹顾明玉之外,还有一位姓周的小姐,乃是周阁老家的孙女,要知道,于这些读书人家来说,士可杀不可辱,您这样以‘找寻失窃的手镯’为理由搜她的身,哪怕最后什么都没搜出来,只怕于周小姐的名声也有碍。”
福荣公主愣住,周阁老是当朝首府,十分受皇帝的信赖,自己今日若是搜了她孙女的身,明日恐怕就要被言官弹劾。
她一拍桌怒道:“谁要搜她的身了!”
顾明珠道:“那公主是不打算搜身了?那要如何找出行窃之人呢?”
福荣公主一时语塞,赵芸娘快走两步,大声道:“刚刚这个小丫头就一直在觊觎我的镯子,一定是她偷了去,只搜她的身就行,一定能找到那个镯子。”
“哦?赵姑娘的意思是,整个公主府,只打算搜我堂妹这一个穿碧色衣衫姑娘的身了?”
“肯定就是她。”
顾明珠笑道:“敢问赵姑娘,今日是否一定要搜我堂妹的身?”
“没错,她就是那个小偷。”
“赵姑娘慎言,我嘉定伯府虽不是什么名门望族,却也是太子妃的娘家,你空口无凭就指责我堂妹行窃,侮辱她名节,请问是何居心!”
“你……那个镯子肯定就在她身上。”
话说到这,顾明珠便不理赵芸娘,又转身对福荣公主道:“公主,既然赵姑娘将矛头指向我家,可否给我一个自证清白的机会。”
福荣公主原本为了扩大事情影响,特地请了几个世家大族的夫人一同前来,此时顾明珠这样问她,碍于她们的目光,她自然不好拒绝,只得点头。
顾明珠走到姚黄身边问道:“我之前也见过那镯子,尺寸有些大,赵姑娘手腕这么细,说不定是不小心掉了呢。”
“回禀顾小姐,奴婢也曾这样想过,因此在来去的路上来来回回找了好几遍,确实没有找到镯子。”
“哦,公主府这么大,也许你们去其他地方闲逛时,不小心掉在什么角落里了。”
姚黄一紧张,语速加快了几分道:“我家小姐发现镯子不见前,真的没去别的地方,后来发现不见了,就直接到了蓬莱阁禀报公主。”
“这你如何保证?”
“奴婢一直跟在小姐身边,寸步未离。”
“也许你记错了?”
“不可能!”姚黄斩钉截铁。
“那这就奇怪了……从你们离开后,我们姐妹四人便一直留在这水榭当中,未曾离开。”
赵芸娘嗤笑道:“你说没离开就没离开?你们本就是一家人,包庇她有何难,我看她就是对我的镯子没死心,偷偷跟着我到了更衣的梅院,然后趁我不注意偷了镯子。”
顾明珠老神在在:“赵姑娘,说话不能信口雌黄,要讲证据。”
“你说她没偷,你又有什么证据。”
顾明珠漫不经心一笑:“我当然有,就请姚黄姑娘撩起裙摆吧。”
姚黄愣了一下,抬头看向福荣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