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论外戚的自我修养(宅斗)(34)

作者: 明日绮梦 阅读记录

太子心中焦急,拔腿便往慈宁宫去,走到中途,他被程鹤川拦下。

“太子,请留步。”

“鹤川,孤现在有急事……”

“臣正是为太子殿下的急事而来,请容臣禀报一二。”

一炷香后,太子慢慢向后坐到椅子上,不可置信道:“你是说,这些事都是有预谋的?”

“是的,设计之人正等着殿下踏入陷阱之中。”

“可是,是何人要害孤?”

“殿下,您心中其实已经有答案了。”

“……吴王。”贵妃之子——朱坤。

“殿下,现在就是比谁先沉不住气的时候了。”

“可是,明月她,她身子骨弱,我怕她……”

“殿下,您一旦去到慈宁宫求情,明日弹劾您纵容外戚的折子就会躺在皇上的案头,之后,几个言官便会闻风而动,弹劾顾家其余的罪状,别的或许不打紧,但其中有一条——”

第29章 第 29 章

太子握着椅子的手一紧,追问道:“什么?”

“嘉定伯顾镇原名顾鸣山,曾是天和十三年的探花。”

太子一愣,站起身奇怪道:“探花?你是不是弄错了,嘉定伯原先不是……不是农户吗?”

程鹤川摇摇头:“十年前他考中探花后,因为得罪福荣长公主,先被外放偏远地区为县令,后来又得罪上峰,最后被罢官回乡,务农为生。”

“这有何问题?”

“问题在于,他被罢官的原因,是写了一首诗,为他的座师王时右喊冤鸣不平。”

而王时右此人,当年官拜兵部尚书,因通敌罪,被满门抄斩。

太子往后踉跄两步,颓然瘫坐在椅子上:“怎么会……那,那孤不去,那弹劾?”

“殿下若不去,这弹劾还是会上,只不过不是明日,我们还有机会处理此事。”

太子闭了闭眼,长叹一口气:“鹤川,多亏了你。”

程鹤川神色不变,躬身行礼后便退了出去,留下太子一个人静一静。

他站在院子里,不知怎么的,忽然想起了那个顾家的小姑娘,如果她知道了这个消息,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但这个想法只是一闪而过,对他来说,除了找出真相,其他事情都不值一提。

被他想起的顾明珠正蹲在后院的菜地旁感受“微小”的幸福。

前两天小辣椒便发了芽,她让婆子们种进了土里,今儿就有了好消息,破土了。

玉米也是,两块地里的玉米粒,有一半多都发芽了,唯一不好的就是很难分辨是泡过水的出芽多,还是没泡水的出芽多。

她站起身来,把五个负责照看菜地的婆子们好一通夸奖,又让她们继续努力,再接再厉,争取早日种出果实,实现古代劳动人民农业发展的飞跃。

她这里画了一张大饼,那边平常心踩着小碎步飞奔而来:“小姐,承恩公府的大小姐来了,正在夫人那里说话,夫人请您快过去呢。”

张嫣来了?难道是为了父亲被弹劾的事情?

顾明珠赶紧回了院子,洗了手换了衣服,又急急忙忙赶到正院。

刘美凤和方慧兰正陪着张嫣说话。

“母亲、舅母。”有外人在,顾明珠进去后便规规矩矩行了个礼,随后坐在了张嫣身边。

“你怎么来了?是为了我父亲的事吗?”

张嫣点点头,神色有些歉意:“我母亲刚刚得到消息,太子妃被太后娘娘罚跪小佛堂,到现在也没放出来。”

顾明珠“蹭”一下站起来,急忙道:“那,那怎么办,姐姐她身子骨弱,太子,太子呢?能去替姐姐求情吗?”

“太子不能求情。”

“为什么呀?”

张嫣沉默了一下,继续道:“这是我今天来的第二件事,请将顾伯爷请来。”

说完,她看了一眼一直坐在一旁的方慧兰。

方慧兰赶紧站起来,善解人意道:“我还有点事,就失礼先走了,还请见谅。”

大概一炷香的功夫,顾镇便赶到了正院。

进门便先道了谢,随后问道:“可是太子妃那里,有什么事情?”

张嫣神色严肃地端详了顾镇一会道:“太子传递了消息出来,一是说太子妃被太后娘娘罚跪的事情,但是你们不用担心,皇后娘娘已经过去了,另外一件事,是我此行的主要目的。”

说着,她站了起来:“敢问顾伯爷,是否为天和十三年的探花,顾鸣山。”

顾明珠愣了一下,疑惑地看了看自家老爹,那张满是络腮胡子的脸,怎么看怎么不像探花。

刘美凤却突然跳起来,惊讶道:“你,你这么知道,是不是,是不是皇上要抓我们老爷?”

顾明珠扶额……就没见过这么不打自招的。

顾镇却丝毫没有惊慌,反而摸着络腮胡子哈哈一笑道:“竟然瞒不住,我便不瞒了。”

说完他又小声嘀咕一句:“哎,千不该万不该,我就不该来京城。”

刘美凤坐在他身旁听他这么说,忽然“哇”一声哭了,捶着自己的胸口后悔道:“都是我,我不该逼你来京城,怎么办啊,我们现在跑都跑不了啊。”

顾明珠赶紧上前两步劝慰道:“娘,你冷静点,张姑娘既然上门,那就说明事情没有到最坏的地步,我不知道先前发生来什么,但是先听张姑娘把话说完吧。”

“对、对,张姑娘,有什么事,你说。”

张嫣摇摇头:“当初伯爷也只是做了一首语焉不详的诗,并不是什么特别大的罪过,若大家一直相安无事,也不会有什么麻烦,却偏偏应在了太子妃这个点上,昨日太子本要去太后娘娘那里求情,幸好被永宁侯拦了下来。”

“你的意思是,这件事是针对太子而来。”

“没错,如果太子去求情,想必太后娘娘就会趁机发难,指责太子不明是非,之后若朝堂上再有人刻意做文章,弹劾顾伯爷故意隐瞒,其实是心怀不满,想蓄意报复云云,到时候太子就会很被动。”

“既然太子没有去求情,那这件事还会被弹劾吗?”

“会,只是要等一个时机,如果我没猜错,会应在两个月后的宫宴上。”

下个月是皇上的千秋节,届时所有皇亲国戚都会参加给皇上贺寿,若当众做点手脚,制造点不详的预兆,到时候再无意间将此事抖落出来,就能惹恼皇上。

顾明珠沉思了一会,问道:“张姑娘的意思是,这里面最重要的,便是我父亲的态度,是否忠诚于皇上的问题。”

“没错,此事就在陛下一念之间,他若认定当年的事情伯爷不过是受人诬陷、牵强附会,那么我们就没什么可怕的。”

顾明珠深吸了一口气,对张嫣道:“我这里有一宝物,想呈给陛下。”

张嫣奇怪道:“什么宝物?”

“能于饥荒灾年,活人的宝物。”

商议完毕后,张嫣婉拒了顾明珠的邀约,只说家里还有事,顾明珠送她到马车旁。

“嫣儿姐姐,今日多谢你特地前来告知我们这个消息。”

张嫣摇了摇头,沉默了一会问道:“前几日的梅园诗会,你去参加了?”

“嗯?哦,我其实不会作诗。”顾明珠有点不好意思,“只是实在闲得慌,又想去和湘湘说说话,这才去的。”

“你和周姑娘很熟?”

“好像……还行?”

张嫣垂下眼眸,神色平静,忽然小声道:“那你见过周公子了?”

“湘湘的哥哥?那天见过一面。”

“他……长得什么样?”

顾明珠愣了一下:“你没见过他?”不应该啊,京城就这么大,总有不小心撞着的时候。

张嫣摇摇头:“没见过。”她离他最近的一次,便是坐在游船上,听他在园子粉墙的另一面,和人说话。

自从听过他的《竹枝词》后,她就无数次幻想过,他长得什么样。

是高是矮,是胖是瘦,喜欢笑还是很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