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雪候鸟(修)(167)

作者: 你的老光姨 阅读记录

一瞬间,靳初一想到了汪光铭。

“不用你关心我们的事情。”小刘从牙缝里挤出了这句话。“一个人想要跟喜欢的人长相厮守有什么错误呢?”

“当然有,天才的时间是不能被浪费的。但垃圾的就无所谓。”说完这句话,靳初一打量了一下小刘,然后看着小刘来了一句:“我觉得你还是有天赋的...汪凙么...不是个干正事的料。他要是影响了你,我会把你们分开的。”

“你说什么?”

眼前的人型生物,根本是一个没有感情的魔鬼。

“你要加油!”忽然,靳初一这句高高在上的话,竟然把小刘逗乐了。

“靳老师...”小刘端着杯子的手有些颤抖:“你太可怕了。”

“以后你会发现我更可怕的。”

那天夜里靳初一递给的咖啡,小刘觉得无比苦涩。

说完这些话,小刘回到自己屋子,打开电脑,打开了搜索引擎,先是输入了“刍狗照片”“刍狗,真人”,看了一下,因为这么多年小汪从来不出席活动,隐私被保护的相当好。

接着,输入了靳初一三个字。没有,所有的消息都是正面的。

越看小刘越寒冷,小刘觉得靳初一似乎有些心理问题,但又拿不准是什么,可能只是过分的自大和狂妄。

  决定暂时把靳初一搁置,小刘搜索了一下温存的情况,《将爱》的电影还在继续拍摄,温存在镜头前的样子,黑眼圈,纱布包裹着脖子,神情恍惚。这些应该是温存自然面貌,却和电影中要求的效果不谋而合。

知人知面不知心,开始小刘不喜欢温存,但现在小刘,不只是不喜欢,是害怕靳初一,害怕他做出对于干舅和小汪不好的事情。

想到这里,小刘打开了小汪的QQ对话窗口,敲了一句话:“和靳初一保持距离。”

输入完,小刘又觉得,是不是把靳初一想得太坏了。但很快,小刘决定,宁可错杀也不留遗憾,靳初一这种人,小心点总是没错的。

一阵敲门声打来,开门靳十五站在门口。

“小刘,我给你发了邮件,你看一下明天咱们要去医院,你准备一下。”

“明天??”

惊讶之余,小刘连忙滚回桌子打开了Outlook,看到内容,两眼一黑:“明天8点,要去学校附属医院,你规划一下路线。”

早上7点要到医院,也就意味着要早起,还要做早饭。一瞬间所有的胡思乱想都被赶了出去,小刘连忙搜索了一下公交,公交有一般6点25的那般公交应该来得及。

“咱们要自己带午饭。”

一想到这里,小刘又脑仁疼。如果现在不行动,那么明天早上他要五点起来给几个大宝贝做饭。

“初一和天天的午饭.麻烦也准备一下。”

看到靳十五这条,小刘跑到楼下厨房,看了看冰箱里的食物,一阵感叹幸好今天买了面包啊。

“三明治??”琢磨了一下,感觉就这个应付一下吧。但不知道怎么的,又想到了刚才的那一幕。为什么自己还要给那种人渣做饭,小刘不懂。

正在准备切水果的时候,小汪的电话打来了。

“你今天还好么?”小汪的声音,带着一丝责备,显然是因为小刘提前联系了小黄,有些不开心。

小刘脑子里瞬间就蹦出了一只气鼓鼓的小河豚。

“不太好...”脑子里感叹了一下,小刘说了今天所有的事情,当然,和靳初一吵架那部分被略去了,这种人,不值得让小汪分神。

“所以你现在在给那三个人当电灯泡?”

“不..是厨娘....”小刘歪着头夹着电话,快速的把水果切块,心理却在想切了靳初一。

现在的小刘,也想给小汪做饭吃。

第141章 第 141 章

初春,天气还有些冷清,再加上挨着河,一开门小风就把小刘彻底吹清醒了。

早上是靳初一送两个人去的医院。

“小十五你看要不要尽快申请换个驾照?不然你每天跟小刘一样骑车,有点辛苦吧。”靳初一完全把小刘当空气,毕竟,小刘现在就是一个保姆。

刚起步就到了,开车的意义是什么,小刘不懂。

医院的各种专科楼分散在学校内。虽然是久负盛名的医院,但跟小刘熟悉的那种“高大上”建筑完全不同。外科,也就是一个三层小楼,因为历史太悠久,竟然显得有点破旧。远远望去,青山绿水中间的尖顶小屋子,感觉更像是一个疗养院

这种规模,作为一个有十几个专科医院,40多个部门,8个研究部门,每年4W+台手术,单一个王牌科室一年发200篇SCI的规模,跟眼前“田园风光”的主楼比起来,小刘理解不上去。

“这种建筑,在国内,绝对是要被翻盖的。”想过自己跑过的所有医院,申城帝都就不说了,就拿小刘实习的俞市,那也是相当气派的。

早上一到,三个人见过科室主任,就被带到了开早会的地方。

第一次,小刘得知早会能在圆形阶梯教室开。主任坐在最前端,所有的住院医师挨个上去回报昨天的情况,随后进行讨论。这样的氛围,让小刘想到了“解剖课”那张油画。

“小汪一定会喜欢这样的浪漫气氛的。”转了转手指上的戒指,小刘想。

香肠国的医院,给小刘的第一感受就是冷清。跟国内三甲满眼都是人完全不同,安静得很。

“也许是因为分诊制度?”小刘想。

香肠国的医院,基本是没有门诊的,门诊都被分给了“开业诊所”。开业诊所跟医院差不多,都有专门的科室进行初步诊断,拿到了诊断结果后,才能转给医院,做进一步手术治疗。当然,想做手术,需要预约。

回报的时候,因为都是用英文,感觉并不难,而且果然跟两位老师说的一样,他们并不是唯一的亚洲面孔,除了医院的固定员工外,来进修的几位年轻医生中,也有一位亚洲脸,来自隔壁11区。

当然,相比于这些医生,小刘藏在最后边,因为现在的他,虽然有行医执照,但根本没过规培。去年学校进行了一批试点,让经过了第六年实习的学生试考执医执照,第一年不理想,第二年就更不理想了,似乎明年就要被叫停了。小刘是这次试点的受益人,他是个位数拿到执照的人。

会议结束,小刘被带去了参观了手术室和病房,看到了一位没有家属迎接,自己拎着包出院的病人,有些转不过来。

“既然能出院,就代表治好了,为什么要家人接。”显然住院医也很诧异。

靳初一和靳十五一起扭头看看小刘,同时安慰道:“慢慢的你就体会到在国内当医生多憋屈了。”

憋屈么,小刘只是感受到了医生承担了很多本不应该承担的工作,没有信任,涉及金钱,医生就成了保安、成了催款的,也难怪医患矛盾大。你说是一个不涉及费用的部门给你治病你觉得信任,还是一个天天告诉你这个要钱那个要钱的人给你治病你安心。

简单地跟带着参观的高级住院医聊了几句,眼前这个身高比小刘还要生猛的金头发大姐姐的生活,让小刘分外羡慕,不愁收入,下班后没有夺命连环CALL,能做手术,有固定的项目金费,没有养家糊口的压力,按照要求发paper,梦想啊。

羡慕归羡慕,自己还有事情要做。中午匆匆的在车里点了点,小刘就被扔到了实验室。

“自己完成。”一句话,双胞胎就跑路了。

小刘自己在学校转来转去,手续是不可能一天办完的,总之,先去见一下老板。

显然老板也是某人的熟人关系,但是个非常帅气的高个老头,让小刘一改对于该国人刻板的印象,挺幽默的。老板和GL聊了一下,显然对小刘的履历是非常满意的。小刘则在感激小汪拉着他考的雅思和托福,当时小刘还在好奇花么多钱考个证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