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雪候鸟(修)(225)

作者: 你的老光姨 阅读记录

虽然外边有自己人,但知道冷学姐要来当巡游护士时,小刘还是竭力反对我方出护士参与。

人生有太多的想不到,比如就在小刘在为护士担忧的时候,又一口天降飞锅。

手术前,Miller 医生要求看肖博的履历,看完后,别说Miller,连营地几位高层都勃然大怒。各个医学院对于学生要求不同,肖博虽然是医学博士,但是并没有行医执照,也就是说,他没有做手术的资格,当然也没有独立做过手术。

“他只是个搞医学科研的,不是医生。请你们派一个真正的外科医生来!”Miller 恼火的翻看了余下几位适合医生的资料,最后点名要求小刘参与。

拦了一杠子事,最后自己又不上,肖博还觉得自己委屈。营地里的人都恨不得捏死这个肖博,但任务当前,必须马上补救,找合适的医生来工作。

划来划去,能说法、德、英语的外科医生,也就小刘了。更何况,鹰家医生还多次点名让小刘参与。

脑仁疼了一阵后,小刘只能答应了,如果手术一定要做,只能期望 Miller和风车国麻醉师专业得了。

风车国的麻醉师小刘不知道,但Miller小刘很熟悉。之前看过Miller的传记,也在靳十五的书中看到过一部分 ,十几年老医生,常年随军驰骋沙场,专业技术过硬,作风严谨,功勋显赫。风车国的麻醉师和Miller合作过很多次手术,应该也很专业。

可是手术一开展,小刘就觉得跟不上趟。手术前的交流呢?跟护士沟通呢?跟麻醉师沟通呢?给患者导尿呢?都没有,全都都是主刀搞定的,小刘只有洗手的分。

小刘戴手套时,旁边Miller竟然让围观的医生打开了CD播放机,随着高亢的声音出现,医生问了小刘一句:“好听么?”

在香肠国进修的时候,小刘就知道那里不少医生习惯一边放歌一边做手术,但这种情况国内是绝对不允许的,会被投诉到死。

“Vedro con mio diletto ...”来自歌剧《朱斯蒂诺》的经典唱段《与我的挚爱相伴》,小刘曾经听过,小汪很喜欢这首歌,也经常在家哼唱。这首歌传说是假声男高音的经典曲目。但小刘怎么都听不出高兴的感觉,感觉丧丧的。

“你知道?非常好。”Miller笑着点了点头:“我们的合作会非常愉快的。”

“也许吧...”小刘对于在场的所有人,除了冷学姐,都不信任。对于鹰家医生更是有些不悦,不知道怎么的甚至害怕对方切了自己的手,最后忍不住来了一句:“我不喜欢这首曲子。”

“是么?”鹰家医生诧异之余,让助手换了一首曲子。

“这首怎么样?”

是小刘非常熟悉的《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中\"很热情的快板\"。小刘报出了名字后,鹰家医生开心的笑了起来。

“你的艺术素养非常高,这样才是好医生。音乐和手术,是相通的。”

听到这句话,小刘脑内不停地思索,上一次看到类似的说法,还是在看特奥尔多·比尔罗特的传记。

“...”浪费一分钟时间就多一分危险,小刘现在需要的是尽快结束手术,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越听感觉这个版本越熟悉,忍不住问了一句:“这难道是Chris ji 演奏的版本?”

“你竟然知道他??”Miller 医生眼睛乍现除了光芒。

“是的,毕竟他现在是很成功的商人,跟我也比较熟悉。”小刘尽可能莫能两可的说着,因为他拿不准,眼前的Miller 是不是和干舅有过节。但光从表面上看,Miller 似乎是对干舅又很深刻感情的。

“Chris 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人,虽然当年推出了,但现在也非常有建树,你看,这些都是他公司提供的。你们国家的产品。”Miller指了指监控仪器说:“我非常喜欢用他公司的产品。”

“你们在说申汤的李老板么?前几天还来过。”

“Chris 来过这里??”Miller的眼睛瞪得很大,瞳孔却缩的很细,让小刘带着寒意。

“是的,半年前来过这里,送设备。”

就在Miller低头若有所思的时候,冷学姐补了一句:“听说小刘是李老板外甥的同学,传说小刘可是娶了李老板的外甥女哦。”冷学姐忽然的接话,吓得小刘一哆嗦。

随即看到Miller抬起头,皱着眉头来了一句:“姬?不,他姐姐家的是一个儿子。”

第190章 第 190 章

冷学姐看着小刘,反复品味了一会儿,反问了一句:“A nephew ”

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冷学姐还没来得及恍然大悟,背后围观的一位医生拍了拍手:“已经开始录像,麻烦你们快点开始。”

得到允许,小刘开始铺巾。

在国内有句话,叫“消毒巾是医生的脸面。”

小刘非常注重铺巾,对于要求学生也很严格。虽然知道各个国家有自己的风格,但是既然是自己但一助,那就按照国内的铺法来。

完成后,Miller满意的点了点头,赞扬了小刘。

一般手术上,开皮、开腹、游离工作的,都属于一助,主刀只负责干关键工作。一些繁忙的大手术室,经常是主刀连着跑好几台,患者都是切开等着的,忙完关键步骤,就去下一台,助手们在负责关腹、缝皮。

切开的时候,小刘心里是打鼓的。阑尾炎啊,多简单的“小”手术啊,但就是这个手术,在没有足够的检测下,能和几十种病情表现类似,让无数专家阴沟翻船,数不清的外科医生精力医疗纠纷。

眼前的这个病人,慢性阑尾炎,但是是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名字就很绕。

而更让小刘头疼的,躺在手术创伤的60岁男人,慢性阑尾炎病史长达10年,小刘都不知道该不该夸他坚强。

“瘦了?”感觉比上次相见,病人的身材消瘦了一些。看不到脸,小刘也没多问。

在国内,为了排除一切其他危险,需要血象、降钙素原这类指标不能太高,还需要查肿标、肠镜、消化道造影、CT等等等,确定情况后,才能开腹。

一些黑心医院,只要CT做出来增粗,二话不说拉去切了,毕竟那些门可罗雀的医院,外科不放过任何一个切人的机会,当年靳初一无数次在电视节目中声讨那些黑心医院,但依然有人上当。

而如今,只是小刘没想到,今天虽然他们做的是正规手术,但也干着差不多的活。可能,这样的手术,才是当地医疗条件下的正常。

眼前的Miller医生,小刘希望更多的是艺高人胆大吧。

当所有一切准备好,拉钩固定住,找到阑尾,拽出,小刘也是一愣....这哪里是阑尾,粗度说是大肠都有人信吧。

“好像烤的香肠啊...”

这话,竟然是从对Miller口里说出来的。

“还好是开腹了,如果是腹腔镜,不一定能拿出来。”看了看直径有6cm左右的阑尾,小刘觉得这是他行医生涯目前见到过最粗的了。

“肿瘤?”小刘脑子内飞快的闪过各种可能,但最终仍觉得,应该做个病检更加重要:“能现在做病检吗?”

“只能手术后。”Miller闲得很淡定:“应该是阑尾黏液囊肿。之前见过么?”

小刘摇了摇头,真真第一次见到。不仅如此,后方两位观察的医生也站了起来看了一眼,开始了感叹,真粗。

“看样子要切掉一部分盲肠了。”

阑尾在得了慢性炎症后,起炎症会刺激盲肠,使盲肠和阑尾形成球形粘液腺瘤,从解剖上无法分解,最终只能作盲肠切除。

“嗯。”观察了一下情况,小刘也点了点头。身后的两位医生讨论后,也支持Miller的说法。

“需要跟家属沟通肠漏风险么?”小刘看了一下对面的三个医生问了一句。

“当然不需要,你为什么什么都这么小心?”

Miller一句反问,弄得小刘不知道怎么回答,这难道不是应该的?更何况现在的在录音啊。就这么直接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