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妙笔生花(3)

作者: 松花春雪 阅读记录

现在是崇文二十八年,当朝皇帝是宇文帝的孙子——至文帝。虽说经过了二十八年的文化振兴,但武帝造成的文化缺失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恢复,百姓有学习的愿望,国家却没有普及教育的能力。就连皇城里,也只有达官贵人家的公子小姐能读书识字。

大约又过了两个月混吃混喝、百无聊赖的日子,罗芸芸终于迎来了穿越以来第一个好消息。

周神医从皇城回来,听闻皇城里的觉诚寺正在招抄经女官,之前听说过芸芸会写字,赶紧跑过来叫她去试试。

“抄经女官是什么?”罗芸芸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词,历史学得不太好的她在记忆里摸索里一遍,历史上似乎也没提到过。

“抄经女官是本朝才设立的差使,因为前朝的经书都被烧毁了,本朝达官贵人需要学习经书只能去寺庙里抄写或者捐点香火钱买下已经抄好的经书。女官就是在寺庙的抄经阁里面替香客抄经的人,偶尔也会有达官贵人家的公子小姐奉父母之命前去抄经阁抄经学习,女官需在一旁伺候,遇上不通经文的公子哥,女官还需稍加指导”。

周神医娓娓道来,语气里似乎还带着一点你连这种常识都不知道的诧异。

“噢,我明白了,谢谢神医大人带来的好消息。嘿嘿,我明天就去看看!”

谢过周神医,芸芸便立刻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正在给菜地浇水的周大娘。

周大娘也很高兴,拍着手说:“太好了,姑娘去当抄经女官太合适了,虽然这个差事月钱不多,但只用坐在屋子里写写字,也不用受别人的欺负,哎呀,今儿个咱们得加个菜庆祝庆祝”。

“嘿嘿,周大娘,事儿还没定下来呢,明儿个再庆祝也不迟,万一没录上,岂不白高兴了”。她摸摸头,不禁对明天的面试有点小紧张。

“放心吧,我说行就行,姑娘一看就是个聪明人。咱这地方穷人家女子大多不认字,富人家女子也不稀得去天天抄书,姑娘去一定没问题的”。大娘拍着胸脯做保证。

咦,原来不是个肥缺啊,怎么听着像个没人愿意干的差事?芸芸心里不禁有些疑惑。

哎,管他呢,总比无所事事的好,既能赚钱,还能天天练字,这不正是我理想的工作吗。老天啊老天,你终于开始眷顾我啦!

第一天去皇城,罗芸芸起了个大早,穿上了周大娘给准备的青色粗布束腰长裙,将头发挽了个简单的发髻,背上装了馒头咸菜的包袱,便动身了。

跟着去皇城卖豆腐的大爷,在山里弯弯绕绕爬了将近半小时,又三步并作两步地赶了好几里路,才终于看见了城门。

芸芸从来没有走过这么远的路,两条腿直打颤。

进了城门,她谢过大爷,朝着觉诚寺方向踏上了在这个世界的第一次独行,心里不免有些忐忑。好在一路上各种各样没见过的吃食和小玩意儿分散了不少注意力。

城里真热闹啊,石板街上行人络绎不绝,沿街都是小摊小贩。可惜我有任务在身,不然一定停下来挨个看个痛快,芸芸略带遗憾地感叹着。

不一会就远远看见一座明黄色平顶约莫两层楼高的寺庙坐落在皇城西北边的角落,大门上挂着一块巨大的红色牌匾,用黑漆赫然写着“觉诚寺”三个大字。用的是端庄的颜楷字体,笔画粗而不肥、朴而不拙,显得方正大气、浑然天成。

“好字好字,这字颇有大将之风,写它的人一定气概非凡”,芸芸不禁连声称赞起来。

觉诚寺里香客还挺多的,佛堂里已经挤了很多人,芸芸礼貌地询问了门口的小沙弥,便被他带到抄经阁,交到了一个年纪稍大的女官手里。

这个女官穿着玄色带明黄色云纹的女官服,神情淡漠,看起来很老成,手里正拿着一卷经书细细地看。

此人就是我的面试官了,罗芸芸赶紧讨好地行了个礼,朝那人露出了昨儿个练习了一晚的微笑。嗯,古人的笑不露齿还真不容易。

谁知人家根本没正眼看她,指了指旁边的桌椅说:“去盆里把手洗干净,桌上的那篇佛经抄一遍,一炷香的时间没抄完,你就回去吧”。

话音刚落就点燃了一注细香,这就开始计时了。

罗芸芸一想,时间紧急,也顾不得礼仪了,三步两步就窜到桌子边,赶紧洗了手,在衣服上擦擦干,一屁股坐到椅子里,提起笔沾上墨就开始书写起来。

她心里窃喜道,本小姐是现代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不浪费一丁点儿时间是我们考试的宗旨。

一炷□□夫很快就到了,也就约莫十五分钟吧。芸芸紧赶慢赶刚刚好写完最后几个字,还没落款就被女官把纸抽了去。

还好还好,总算写完了,虽然前面几个字略显生疏,最后几个字赶时间稍微飘了点,至少没出错,没漏字。

虽然罗芸芸并不清楚这个时代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字体,但不管哪个朝代,抄经都是种严肃正经的修行,字体整齐娟秀是一定不会出错的,再说也没有多的时间给她慢慢考虑,就用了平时在家抄写《道德经》的赵孟頫标准小楷体。

女官迅速瞟了一眼芸芸抄的经,这才抬起来细细地打量起她来。把她从头到脚都看了一遍,眼神里微露丝丝诧异。

“姑娘在这等一会,我去给住持看过再行定夺”。女官说完便从抄经阁的后门走了出去。

罗芸芸这才松了一口气,开始观察起这个本朝特有的机构平时怎么办公的。

抄经阁是一间类似现代图书馆的屋子,前后两张门,四面墙壁都并排摆放着书架,满满当当都是经书,有旧有新,新的估计都是刚抄好的。

屋子中间摆着两排,每排四张总共八张桌椅,桌子上有笔墨纸砚、笔洗、镇纸、檀香、烛火等文具,看来这就女官们抄书的位置了。

这里环境很清静,外面的嘈杂声似乎都被墙挡在外面,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味道。坐在这里突然觉得心里很平静,对新世界的恐惧好像也一下子消失了。芸芸心想,抄经果然有种安定内心的力量呢。

不一会儿,女官回来了,芸芸赶紧站起来迎接,满怀期待地看着她。

她只微微一笑道:“明儿个辰时过来,把随身衣物带好”。

罗芸芸大喜过望,忙不迭地道谢。回周家村的路上,她情不自禁地跑了起来。真想快点把好消息告诉周大娘,哈哈,姐终于找到工作了!

第三章 八卦

第二天,罗芸芸天还没亮就背着包袱在周大娘的嘱咐声中出发了,与其说是起得早,不如说是兴奋得整夜都没睡着。

想想自己的新生活终于踏上了正轨,她不禁又期待又担忧。也不知道抄经阁的人好不好相处,哎,要是被人欺负我估计只能怂包了。

抄经这份工作似乎比她想象的还要清闲,每天只要按时把经书抄完就可以休息,寺庙里包吃包住,虽然吃的是素食,住的是破旧的土坯房,但对芸芸来说很新鲜,也就不觉得苦了。

要说唯一不满意的,就是薪水了,月钱只有二两银子。虽然罗芸芸还不知道这二两银子能买些什么东西,但几个女官都说月钱不够花,那肯定是最低工资标准了。

宁朝的穷人家女子大多不识字,富人家小姐又不愿意来干这种辛苦活。哎,罗芸芸叹道,我就说我怎么运气这么好,一聘就被录取了,感情是根本没人来应聘啊。

抄经阁正厅里总共八张桌椅,就五个女官干活,有两个还是跟她一起进来的,分别唤作迎春和碧莲。

另外三个女官,一个就是那日面试罗芸芸的锦秀,唤作锦姐姐,年纪也是最大的,约莫二十岁左右,在抄经阁做了五年,算是这里的老大,只有她有资格跟住持直接对话,其他人有事报告给她就行了。

另一个是彩霞,唤作霞姐姐,约莫十八岁,来了两年了,也算这里的老人了,胖乎乎的很爱说话,平时喜欢给女官们讲她四处打听来的小道消息,也就是古代八卦,每次抄经结束后就开始进行皇城八卦速报,总是能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上一篇: 我的程昱先生 下一篇: 生生世世不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