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重生PK伪重生(195)+番外

作者:一起跳舞 阅读记录

齐放也不由喜上眉梢:“向伯伯来了?几年没见他了,他身体还好吗?”

正说着,座位腾出来了,米线也热腾腾上了桌。猪脚和芸豆炖得又烂又软,雪白的米线在粘稠的汤汁里一裹,咬着又香又糯,带着豆子的沙粒感和米线特有的粘牙感,当真好吃得很。齐一帆难得讲究一次,又一叠声叫服务员再加点葱花。

端着葱花上来的,却是个极年轻的姑娘,看样子不超过二十岁,还有些学生气。齐一帆随口道:“怎么没见你们老板娘?”

姑娘抿嘴一笑:“外公住院,我妈回老家荔河了。”

齐一帆由衷夸奖:“哦?小老板做大厨?手艺学得不错,我就没吃出什么不同。”

姑娘又是爽快一笑,声音清脆如小黄瓜:“那是!我外婆的家传手艺,传女不传男,绝不走样!”

吃过米线,一家三口一路打听着楼栋号,很快找到了向先政家。向先政开门后又惊又喜:“小齐,小江,你们怎么找来了?快进来快进来!”又扭头喊着:“老太婆,老太婆,你看看谁来了!”

老伴儿用围裙搽着手出来,一脸喜气:“我说今天怎么听到喜鹊老在窗外叫,原来是有贵客到!快来坐,我给你们拿瓜子,我们从老家带来的南瓜子,吃着可香了。”

齐一帆笑眯眯看她忙里忙外端出南瓜子、葵花子、花生、茶,又捧出一盆糖渍橘红,显然都是江城老家带过来的。“老嫂子,还是你懂我们,晓得我们喜欢这些个东西。”

向先政乐呵呵的:“那当然啦,小江当知青时,可在我们家住了几年呢,那时我们家老幺还是个奶娃娃,你们还帮着抱孩子的。哪晓得一转眼,老幺都有老幺了。唉,我们一把老骨头,还要来带外孙,天天上学送放学接,真是不洒脱!还是江城自在些。”

只是他脸上笑容满面,哪有半分抱怨样儿,明明含饴弄孙乐在其中。

江飞燕连忙说:“儿孙满堂是喜事。你看我们家齐放,个人问题一点不着急,我们想抱孙儿都不行。”

老妈的太极越打越好了——齐放有点无奈。可同时涌上脑海的,竟然是颜缘腰系围裙在厨房忙碌的画面,一个小不点屁颠屁颠扑过去抱着她的腿:“妈妈妈妈你做的啥好吃的呀?我和爸爸都闻饿了。”

他心中一凛,努力将颜缘的模样扔出脑海,替换成余鲤。

自己真是魔怔了。

刚把颜缘从脑海赶出去,颜缘的名字又钻进耳朵。向先政正朗声和齐一帆、江飞燕讲:“我想着安顿好了,下周再来约大家聚一聚。亲自弄一桌好菜,叫上你们,还有颜缘,就是我那个关门弟子,齐放也认得。嗯,她应该快回省城了。”

齐一帆揶揄道:“老大哥你那手艺还亲自弄一桌?是想叫颜缘和钟宸来打下手吧?”  

向先政一愣:“啊?你咋个晓得?”

江飞燕忍不住咳了两声:“钟宸是我学生,一帆的小友。我们家齐放老上他们家蹭饭,也不怕当了电灯泡。”

向先政摸了摸脑袋,明白过来:“钟宸年纪轻轻能被你视作小友,不简单啊,可惜我一直无缘得见,也不知是不是那么厉害。”

齐一帆有点无奈:“你还不信我的眼光吗?”

向先政干脆利落摇了摇头:“你这人太护短,你看得入眼就不许别人非议。这么多年这毛病从没改过。”

江飞燕调皮地看了看丈夫,但笑不语。齐一帆自然知道妻子在笑什么。他就是护短怎么了,他就是护钟宸怎么了?这世上,能让他护短的人还没几个。

他不禁想起第一次见到钟宸时的情景。

那是1990年夏天,他刚刚调到省城任市长,家里经常有人来拜访。钟宸上门那天带了不少麻袋、竹篮装着的东西,一进门就往里搬。

齐一帆很生气,刚板起脸说了一句:“年轻人好的不学来这套!”转眼就见妻子惊喜地出来,手中的绘图笔都没放下:“钟宸,你怎么这么早就到学校了?”

那个叫钟宸的年轻人放下东西直起身来,他这才发现这人极其年轻,应该才二十岁上下。他长得挺普通,穿着一件米白色翻领体恤,同色系休闲长裤,白色皮鞋,有点港味儿,衬得气度沉稳自然又带着一种潇洒,和脚下的竹篮麻袋格格不入。

钟宸冲他点了点头,态度不卑不亢,又转头向妻子展颜一笑:“江教授好,我有些私事要办,就提前来省城了。这些是江城老家带来的,都是自家田地里出的东西,您别嫌弃。”

年轻人当着他的面打开麻袋和竹筐竹篮,里面果然是些绿豆、芝麻、花生、面条、鸡蛋之类的东西,还有一只嘎嘎叫唤的老鸭。妻子估算了下,就要拿钱给他。钟宸执意不肯收,笑道:“江教授,您太过客气了。我是您学生,执弟子礼是应当的,您这样婉拒我的心意,莫非嫌弃农家礼物简薄?”

妻子笑了笑,也就不与他讲礼了,又向他介绍了齐一帆:“这是我爱人。”

齐一帆点了点头就要去书房。不料钟宸道:“齐书记好,您这一履新,江城人还挺舍不得您。”

钟宸没有叫他新的职务“齐市长\",而是称呼“齐书记”——江城地区地委书记,意思是还将他当做父母官敬重。

齐一帆心里有那么一丝丝舒服愉悦,脚步一顿,干脆在沙发上坐下来,想要问问江城那边的情况。

那边,江飞燕已经迫不及待招呼钟宸坐下,问他陪同那个外国人感受怎么样?

齐一帆听妻子说过,有个英国来的阿奇柏德前段时间来C大拜访了妻子,据说这个外国人狂热喜爱中国文化和中国古建筑,还让妻子推荐一名学生暑期给他做导游,原来就是这位钟宸啊。

说起这事,钟宸也有些兴奋。他和江飞燕侃侃而谈,讲起他陪同阿奇柏德去了北京、西安、杭州、苏州、承德,还有江南水乡的几个古镇,不过那几个古镇的名字他闻所未闻,就连妻子也不甚了解。也不知钟宸是从哪儿打听来的。

总之,按他的说法,一个多月的时间,两人东西南北都跑了,看样子,阿奇柏德对旅程很满意,对钟宸更满意,两人的友谊超乎年龄和国籍,突飞猛进。

齐一帆更感兴趣的是这个外国人是做什么的?怎么看待中国?当下出言相询。

钟宸莞尔一笑:“阿奇柏德先生和他的家族是做投资公司的,祖上曾经是贵族。因为有叔祖父曾经来中国传教,写过三本厚厚的日记记录中国见闻,阿奇柏德从小就对中国感兴趣,算是一个中国通。但凡对中国历史文化、民族性格有一定了解的人,当然会认为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阿奇柏德很爱中国。”

刚刚进入九十年代的中国,正是与西方强国经济社会军事文化差距拉得最大的时代,打开窗户看到了国门之外的情景,无数中国人生出了深深的自卑。突然听老外如此看待中国,是个中国人都会对这名老外生出好感来。

但齐一帆可不那么相信,国际社会都知道中国好面子,在红色中国的土地上,一名老外的夸奖很可能是言不由衷的。齐一帆工作中与外资企业外国商人打过不少交道,很清楚这一点。引起他注意的,反而是钟宸语言中发自内心的自豪感。

“哦,那小钟觉得,中国哪些方面很伟大?”

“五千年历史文化。”

齐一帆笑了笑,没有说话。多次出国考察的经历告诉他,现在的年轻人看过世界后,唯一能自豪的也只有历史和文化了。只是,历史同样也是束缚啊。要强国富民,只能改革开放,向西方取经,历史这个包袱,只有暂且抛下。

无论如何,这位钟宸陪英国富商跑了一个多月,不崇洋媚外,还能由衷自豪,已算不错。

钟宸显然读懂了他的表情,很不以为然,冒出了一句大不韪的话:“五千年来,中国大多数时候都是世界头号强国。今天我们从世界第一沦落成第三世界,是我们愧对老祖宗,可不是老祖宗对不住我们。”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