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重生PK伪重生(50)+番外

作者:一起跳舞 阅读记录

老工匠不服气:“颜家贵我还不认得?小学毕业,初中才读一年,算什么读书人?这一年多做生意发了点财倒是真的。”

年轻工匠向院子里正练大字的颜缘努了努嘴:“那不是个读书人?向先政手把手教的学生,间天去他们家上课。你莫看年纪小,说话做事跟个小大人一样。”

老工匠咂了咂舌,一下服了气:“向先政是教出了大官儿的人。啧啧,他的学生娃儿,那是不同些。”

颜缘写好最后一个字收手,将将在笔洗里洗干净毛笔,王敏章就牵着骡子回来了。这段时间,舅舅和小表哥都赶着骡子来帮忙。从公路上颜家院子的路本来就宽敞,爸爸又格外平整了一番,骡子和三轮车都很好通过,有了它们,砖、砂石、水泥运输都不费力。

知道表妹宝贝篱笆墙和篱笆下的花,王敏章每次赶骡子都注意不踩踏它们。走在这段鲜花盛开的路边,他终于理解表妹为啥那么喜欢花了。

卸了砖头,王敏章凑到颜缘身边:“表妹今天给我们做什么好吃的?”

颜缘收了纸张,刮着脸笑他:“羞不羞?表哥越大越好吃了!”

王敏章不好意思:“是妹妹手艺越来越好了。你上次做的那个,糯米什么什么丸子的,今天再做一回行不行?”

“行,糯米要泡几个小时,晚上吧,晚上才做得出来。”

王敏章立刻舔了舔唇:“妹妹,多做点哈?”

房子上梁封顶那天,正赶上国庆节。力工们抬着木梁一起喊号子:“嘿——呵——哟,嘿——咋——哟!”步伐整齐划一,光着的臂膀黑黝黝地发亮,特别有劳动人民的力量感。

弟弟秀辉也看得津津有味,嘴巴里还跟着“嘿、呵”地念,拿了根小棍子东挥西舞、敲敲打打,兴奋得直蹬腿儿。

“你长大了,也想修房子嗦?”王敏章闲余很爱来逗这个小胖墩表弟。

“噢咦。”弟弟笑得更欢了。

上梁后,圆木和结实的木板盖好房梁和檩子,再盖上瓦,坡屋面建成,房子主体就算完工了。

按照习俗,爸爸在房梁正中间包上红布,红布里裹着不知多少个硬币,取个红红火火、发财吉利的意思。然后亲手点燃一长挂鞭炮。

鞭炮一响,工人们就把糯米浆发酵后蒸制的白糕往地下洒,这是江城表示喜庆的习俗,盖房子要散发白糕,小孩满月也要派发发白糕。村子里的小孩早就围在新房子四周,等着这一刻了。看着白糕下雨似的往下扔,十多个娃娃欢笑着到处捡白糕,把灰拍一拍就塞到嘴里大嚼。大人们则跳起来在空中抓,有的张开衣兜接,100多个白糕,很快就发完了。

王敏章用衣襟接了几个白糕,还冒着热乎气呢,这可是个好彩头!赶紧拿给颜缘一个,给颜秀辉一个,颜秀辉啃着白糕磨着新长的牙齿,啃了一口又往姐姐嘴里塞,笑得眼睛眯起。

“秀辉,你呀,肯定健健康康精精灵灵……”颜缘亲亲弟弟,心里十分欢喜。

这天中午,姑父也赶回来了,他找了个拖拉机,给颜缘家带来了十箱马赛克瓷砖。“现在城里最流行这种建材,很不好买。我也只弄了这么点,应该够贴厕所和灶台了。”

颜缘高兴得蹦起来,这下,新房子会更漂亮!作为厨房控,一个整洁漂亮的厨房比什么都重要啊。

高兴完了,颜缘又想起一件重要的事。

第37章 再遇钟星

“姑父,您能带我去买书吗?爸爸这段时间没空,我又急着用。”

姑父忙问她要买什么书。

颜缘遂把向先政的话复述了一遍。

这学期初,向先政很郑重其事跟她讲过这事:“你的成绩一直很好,考区中学没有一点问题的,但是要考江城一中,还是要掌握技巧。一中是在江城地区三区八县几百所小学选拔人才,大部分录的城区学生,农村学生咱们整个双溪镇几年来也只考了两三个而已。主要是江城一中对竞赛成绩看得很重要,农村孩子奥数、阅读本来就弱很多。你想上一中,最好这学期开始参加竞赛,争取拿个好名次。参加全市、全省、全国语文竞赛、奥数竞赛获奖的,考一中会有相应的加分。”

颜缘又跟姑父说:“还有一个多月,区里面的语文竞赛和数学竞赛就要开赛了。向校长让我这段时间多刷题,嗯,就是尽量多做奥数题,区、地区、省几级比赛下来,如果有好成绩,上一中就有把握了。”

姑父是正经八百的省工业机械学校的中专生,这年头的省重点中专生比后世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闯出来的985、211本科也不差什么。他自然明白上江城一中的重要性:“小芬你怎么不早说?”

颜缘其实跟爸爸说过,但这段时间家里忙着盖房子,爸爸走不开,妈妈去进货还要背着吃奶的弟弟,实在没法带她,怕一个不小心又出什么事情。家里现在,把她看成眼珠子……

姑父一看她欲言又止的表情,明白过来了。沉吟一阵,去和颜家贵说了这事:“竞赛这事耽误不得,虽说小芬成绩好,但竞赛都是高难度题,很多题型没有见过练过,光凭考试那点时间是没把握解出来的。贵哥哥你真是的,孩子的事不比得沙石水泥房子要紧?你要实在不空,就让我带小芬去买书,我包接包送,保证安全。”

论读书考试选书籍,十个颜家贵也比不上姑父。颜家贵面上有些不好意思,他没把竞赛的事儿领会透,确实不对。但让女儿离开他眼皮底下,说实话,有点不放心。眼下妹夫这么说,颜家贵自然只能答应,又把女儿叫来叮嘱了又叮嘱:“好生跟着姑父不要乱跑,过马路要看着车子,让姑父牵着走。上车下车都慢些,不要挤,别被人踩着……”

姑父听了有点不自在。若不是上次颜缘在他们家出了被撞的事儿,贵哥哥何至于小心翼翼到这个地步?

他打定主意快去快回,早早“完璧归赵”。

江城新华书店,各种书籍整齐摆放在高高的书架上,琳琅满目,散发出浓郁墨香。

作为地级市,还是省内第二大城市,江城的文化氛围很是浓厚,家庭普遍重视教育,校与校之间比拼激烈,老师都是地区范围层层选拔上来。因此,书店里教辅书籍不少。

颜缘很快挑了一些奥数书籍,又去看作文和文学书籍。奥数对她而言,其实不是问题,语文竞赛倒要注意些。按照向先政的说法,全省和全国的语文竞赛,在成语、词语、俗语、古诗词、命题作文上都有较高的要求。小学语文竞赛能在全省、全国获奖者,语文水平起码得到初中水平,课外阅读量很高才可以。语文是自己前世短板,现在虽然补了不少,但也不敢说获奖十拿九稳。胡志骁那样的文学青年,小学、中学语文竞赛也只获得过地区一级的二等奖,从未问鼎全省的竞赛名次。

向先政教给她的都是国学内容,对现代文学,这位倔强老头的评价是:“不怎么样,看那些浪费时间。”

但颜缘从胡志骁那里知道,事情并不是那样。

她在书店里转了一圈,挑选了一些近现代作家散文集。

有一个书架跟前人最多,颜缘凑上去一看,是当代诗人的专题书架,有舒婷、北岛、席慕蓉、汪国真。什么《七里香》、《年轻的风》之类。

看着那叠叠的书籍堆头,真是名副其实的畅销书啊!颜缘翻了翻,薄薄一本,定价三四元。按照收入水平、物价和2016年一换算,一本诗集相当于100块钱。乖乖!这时的诗人是绝对的大神啊!

她也拿了两本。

看到她买的林林总总一大堆书,姑父眸光闪动,露出些赞叹神色。

厚厚一大叠书,背在书包里怪沉的。姑父一伸手帮她提了书包,就要送她回家。

这千载难逢的机会,难以抑制的渴望又咕嘟咕嘟冒上来。颜缘小心翼翼看了看姑父:“姑父,您可以带我去看船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