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女世子妃(97)+番外
果见那个上前去的大骇,连忙道:“头,成国公府虽然不在盛京,可那成国公,可是端王的亲弟弟。”
“端王?”为首的那个这回真知道了,这个少年看着面生,来头却不小。他们也是奉命来拿人,拿人也是个技术活,总不能人没抓了,还把自己给搭进去。
他给上前来的那人使了个眼色,自己连忙换了个笑脸走了上去:“这位小爷可是让咱们放人?”
那少年笑得轻蔑,他指了指还被抓着的孙晴,然后一字一句地说道:“她,是我的人,懂吗?”
为首那人露出个恍然大悟的表情来:“哎呦,原来是您的人呐,您看看这不是误会了。赶紧把人放了!”
当差的也不是傻子,连忙松开了孙晴。孙晴刚才和他们一阵拉扯,衣服也乱了,发髻也松松的,楞楞地站在那里,只是看着他。
众人只见那少年旁若无人地走了过去,微微俯身将孙晴搂进了怀里:“我来晚了,没事了。”
孙晴愣了一下,然后脸埋进了他的怀里,就那么哭了起来。
“还不快滚?”叶青衍用自己最后的耐心给那些官兵扔出这么一句来,然后在围观百姓莫名其妙的眼身里,刚才还趾高气昂的官兵灰溜溜地骑着马“滚”了。
“这……”突然出现的陌生人把孙晴救了下来,可周围的百姓却是互相看看,从彼此眼睛里看出了不解。
最后还是展青涵上前问道:“不知这位公子是……”
叶青衍松开孙晴,一只手仍搂着她的肩,直起腰身来面对着展青涵,然后缓缓道:“在下叶青衍。阁下就是仁济医馆的展公子吧?”
来者是客,况且这个叶青衍看着也不像坏人,展青涵便拱手道:“方才多谢叶公子出手相救。”
从刚刚那几个官爷的话语里,展青涵也能大抵听出叶青衍的身份,他是成国公府的人,大概与叶行舟是同宗的子弟,既如此也算有身份地位,他是布衣百姓,自然应当敬着。
叶青衍听他如此说,却是摆摆手:“不用谢我,我是来找阿晴的,自然要护好她。这段日子她住在你这,辛苦你了。我一向不喜欢欠别人东西,这些你得收着。”
他说着,从腰间解下一个布袋子来,扔进了展青涵怀里。
展青涵拿着那个布袋子掂了两下,忽然笑出了声:“叶公子出手阔绰,只是朋友之间,我想不必这般见外吧?”展青涵也看出来了,这叶青衍恐怕就是孙晴曾与他提起的那个青梅竹马一道长大的像她师兄一样的人。
叶青衍还想再说什么,却是孙晴拉住了他:“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先进去再说。”这么一会发生了这么多事,孙晴有许多问题想要理清。这周围还围着很多百姓,叶青衍又不是什么普通身份,她的担心也不无道理。
只他们还没回去,忽然听见巷子里又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经历了方才那一遭,再听到马蹄声,大伙也一下揪心起来。不会那些官兵还杀个回马枪吧?
叶青衍亦是立马警觉起来,他把孙晴拦在身后自己上前去张望,待看清了来人,却是长出了一口气。
“你怎么才来?人都被我赶走了。亏得你在盛京这么久,没想到这么靠不住。”
众人听他这么说,一时摸不着头脑,待在看过去,只见这次来的是一位丰神俊逸的年轻公子。行至当前,下了马,他一掌拍在叶青衍肩上:“你怎么来了?孙姑娘呢?”
“好着呢。还好我来了,等你来,人都进了大牢了。”叶青衍翻了个白眼。两人都朝仁济医馆走了过来。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的叶青衍尤其中二哈哈哈哈哈哈
第84章 前尘事因果注定·七
展青涵自然是认识端王世子的,只是这里人多眼杂,况且又在外面,他不知叶行舟是否想亮明身份,便没多说什么,只拱手作行礼,几人寒暄几句,便朝周围百姓道了谢,一同进了屋里。
展青涵领着几人上了二楼,找了间安静屋子,自己便识趣地退了出来。他知道孙晴来盛京是为了自己父亲的一桩案子,却不知具体是什么。如今见她认识成国公府的公子,连端王世子也来了,便知此事恐怕牵扯不小,他自然不会再在旁听着了。
等展青涵出去,继续为外边的百姓看诊,叶青衍才终于松了口气似的凑到了孙晴身边:“阿晴方才伤到了没有?让我看看。”
孙晴摇摇头,只是拉着他的手,并不说话。
叶行舟是来办事的,不是来看自己堂弟和别人小姑娘腻歪的,便轻咳了一声,说道:“你怎么来盛京了?我还以为你还在建宁。既然到了盛京,没回去看看二叔?”
像是提起了他讨厌的什么事,叶青衍叹了口气:“不回去,再说吧。我一个以前的朋友去建宁,跟我说看见了阿晴,在盛京的医馆,我就来了。我倒想问问,阿晴来了盛京,你怎么不照顾她一下?当初在建宁,还是阿晴救了你呢。”
“这件事不在我的意料之内。我也是才得到消息,原本以为你不想卷进来的,看来这次你也难以幸免了。你是用成国公府的牌子把人吓走的吧?”
这件事叶行舟倒是猜得准。他这个堂弟,从小就对医术痴迷,科举不考功夫不学,凭他对付那些抓人的,除了亮出身份,叶行舟也想不出还有什么一击必杀的方法。
“二叔知道了,说不定要把你抓回去,吊起来打。”叶行舟摇摇头。
“他就是把我扔海里,我也得这么干。说起来,那些人为什么要抓阿晴啊?”
“叶大哥,是不是我爹的案子,出了问题?”从刚刚孙晴就在想这件事了,她思来想去,她在盛京也并无仇家,除了是因为她爹的案子,她确实想不出什么别的原因来。
叶行舟既然来了,就是不想瞒着孙晴,他点点头:“令尊的案子,不只是冤枉了他,还有可能,和宫中的一件秘事有关。”
“和宫里的事有关?”孙晴和叶青衍均是一惊。
“师父当年,应该是因为诊治宫中的一位娘娘出了失误而被免官贬到建宁的,这种事也算常有,师父信里说,当时这件事有误会,那澄清了不就好了?”叶青衍不解。
他当时不想让孙晴来盛京也是因为这样。只不过是件陈年旧事,即使现在翻案,他师父也已过世,除了还个公道并无太大意义。最关键的是,孙晴不是男子,没有功名在身,她想为自己父亲翻案,只会难上加难。
可如今看样子,他师父的这个案子,还另有蹊跷?
“我和翰林院的于大人翻了当年的卷宗,表面上的记载漏洞百出,显然是后补的。于大人查了不少档案,前几日才找出些许蛛丝马迹来,我们还未行动,大理寺就要出手抓人了,你不觉得,有些过于巧了吗?”叶行舟端起桌上的茶来,喝了一口。展青涵这里的茶倒是不错,不是什么名贵的茶叶,味道却让人舒服。
“我爹当年的案子,到底与宫中哪位贵人有关?”孙晴问道。
叶行舟想了想,倒了点茶水在桌上,指尖轻点,写了一个字:“后”。
先皇后孙柔,孟煜的生母,与先帝伉俪情深,先帝驾崩后不久薨逝。
孙晴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看着桌子上的那个字。因为误诊的宫中的哪个娘娘被贬,和因为误诊了皇后被贬,这其中差别之大不言而喻,她爹又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
“师父不像是这么粗心的人。他既然在信里写了是误诊了宫中的娘娘,又怎么会……”叶青衍说到一半,忽然自己停住了,他抬起头来看着对面坐着的叶行舟,顿了片刻,才道:“除非……这件事……”
“并非误诊,而是另有原因,原因不能细说,只能靠翻案来让真相公之于众。”叶行舟接着他的话说了下去。
“也就是说,我爹当年的案子,并不是简单的误诊?”孙晴还是难以相信。她原以为这件事只要她到盛京,呈交给大理寺,定能还她父亲清白,可真正行至这一步,才知这其中远比她想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