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楚歌(31)+番外

作者: 万年竹叶青 阅读记录

那天我在御花园想着可以送给兄长的东西,那群宫女总是围在身边什么都不能做。

这时一个女声从身后传来,我循声望去,见到不远处有个红衣女子站在那里,晋国虽然虽然不忌红色,但也很少有人穿。

这个难道就是那个苏黎?

女子后来的话印证了自己的想法,她果然如父皇所说的很聪明,不过,我也不差。

我如苏黎所说的自己亲手做了礼物送给兄长,他果然很高兴,答应陪我一起玩。

永昭三年开始晋国发生了很多事,李然与丞相义女,也就是苏黎义姐楚白的事让很多京都的人都震惊了一番。

李然将军在京里很有名,虽是风流才子可是一直没有什么流言蜚语,这次江州城居然有了一位心上人,京里的人议论纷纷,最后被苏黎他们压下去了。

我听说听到议论的时候苏黎很生气,后来找了那群人的麻烦,没人敢惹她,真的是很厉害。

永昭四年的时候,苏黎正式进入官场,在父皇下旨那天,父皇私底下给我说,她以后将会是我需要重用的人,她和展风将会如同苏丞相和李将军辅佐他一样辅佐着我。

那时的我并不能真正的理解,只是不停地注视着他们两人。

在六月的时候,展府收养了一个小男孩取名展念安。

父皇告诉我要韬光养晦,其实我有很多不懂,多亏有兄长在一旁提醒,无论是展念安还是展风和苏黎的婚礼。

兄长告诉我要另外多准备一份礼物,以自己的身份,在父皇的默许下,我在朝臣眼中有了名字。

两人成婚那天我也去了,晋国的婚礼头上的是面纱,新娘子的面容若隐若现,苏黎本就是京中有名的美人,那天的她更是让人惊为天人。

我想,我以后一定要娶一个像她一样令人惊艳的新娘子。

在永昭六年十月的时候,我正式进入南书房,兄长则是被封为郡王,我很伤心。依照祖制,封了郡王就要外出建府,那样就不能见面了,可兄长告诉我不会出宫,后来父皇果然没有让兄长离宫,而是让他留在病重的张皇后身边。

张皇后与太后同出一族,不知为什么父皇好像不是很喜欢她让我理皇后远一点,兄长也一样。

张皇后她是个美人,年轻时也有很多人追求,在太后的主持下与当时的太子,也就是当今圣上成了婚,听说是一个很骄傲的人。可不知为什么在兄长出生后就性情大变,开始崇尚佛法,就连兄长大多也是母妃帮忙照顾的。

兄长十岁的时候,在一位神医的照看下身体渐渐好了起来,已经像普通人一样了,可那之后张皇后的身体也垮了下来,虽然卧病在床可她却像放下什么似的,对于疾病并不是很在意。

在年底的时候缠绵病榻许久的张皇后去世了,我陪着兄长守灵,奇怪的是兄长好像并不在意可隐隐却有些悲痛,我不明白,兄长其实比我聪明多了,他是不是知道他母后的情况。

那天晚上兄长抱着我声音里隐约带着哭腔,“神佛其实可能真的存在吧,人活着该还的总是要还的。”

他抱着我一直不停地重复着这句话,天亮之后他又恢复了原样。

张皇后去世后,左丞相的势力也被父皇清理了,秦、顺、雁也开始了看不见的对峙,父皇改了他在位以来的第三个年号。

三年后,天佑年。苏黎在司徒易的支持下担任丞相一职,由于没有左丞相,苏黎成为朝廷文官之首。

苏黎在成为丞相以前就在六部轮流工作过,曾主持过科举,也曾代天巡视。

南方水患时赈灾安排亦是由苏黎全权负责的,那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水灾,不过出现在战乱时代反而并不显眼。

拥有大功绩的她成为丞相理所当然。

她才南方回来后父皇就改了年号,年号为——天佑。

天佑初年,展念安进入了军营,那天我看着父皇看着用朱笔在一个折子上写了什么,可是后来我再也没有见过那个折子。

倒是苏黎在那之后经常会带着长婕出宫去玩,每次回来之后都会说她最喜欢苏黎了,听到话我心里总有些隐隐的失落,兄长就一直在旁边安慰我,“小妹总是要长大的。”

天佑二年,父皇让我正式进朝议事,兄长被封亲王出宫建府。

有一天我一个人在御花园走着,听见了歌声,我向着亭子走去看见长婕正枕在苏黎的膝上,苏黎今天穿的是朝服应该是下朝后直接过来的。

“江南采莲女,渔船相靠岸,雨下初逢君至此——”

这是江南小调,我曾听兄长哼过。

“执手相看,荷叶满塘。”

我回头看见兄长站在身后,手里拿着圣旨。

“我要和周小姐成婚了。”

我不明白兄长看我的眼神,献上自己的祝福,可兄长只是说了一句‘对不起’就离开了。

天佑年很不平凡,八年的时间让秦国的势力迅速地发展起来,附近的齐国已经被掌握,过一两年战争应该就会结束了。

天佑四年元月在宴会上我遇见了户部尚书的女儿——赵茜。

那是个和以前的苏黎很像的女子,同时她也像兄长一样温柔,才貌出众,有母仪天下的风范。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很欣赏她也很喜欢她,我向父皇请旨为我们订下婚约。

在见父皇的同时我见了一个眼熟的折子,我明白了父皇的意思。在天佑五年,父皇下旨封长婕为天和长公主,与展风之子展越赐下婚约,因为两人同为十三岁年级尚幼,特予三年后成婚。

那时的秦国已经收复了除晋国以外的东北部国家,晋国也要快了。

终于四月秦国正式接管晋国,在四日晚上父亲召我见面,在那晚我知道了兄长曾经说过的话的含义。

父皇的亲生母亲并不是太后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可太后下毒却没人知道,太后的计谋是在皇爷爷的默许下进行的,只是可能上天有眼,最后活下来的皇子竟只有父皇,皇爷爷因此在父皇与母后成亲后就赐死了太后,不久自己也重病而亡,留下苏丞相和李将军辅佐。

本来事情已经结束可没想到兄长生下来也被查出同样的毒素,幸好中毒不深又有御医治疗才平安成长到五岁,遇到了一名神医,兄长的身体才真正好了起来。

兄长的事情让张皇后大受刺激,从那以后不问俗世,原来这就是兄长所说的‘该还的总是要还的。’

父皇告诉我兄长一直觉得很对不起我,在兄长出生以前,皇后一直打压母妃,所以母妃的身子不是很好经常生病。

兄长一直觉得未曾尽到责任,觉得原本他来承担的都压到了我的身上,每次父皇罚我他都很自责,他一直觉得对我有所愧疚,无论是母妃还是太子之位所带来的责任。

对于缺少亲情的父皇来说,他一直希望我们可以好好相处,现在见此倒是很欣慰。

他嘱咐我们一定要一起,遇事多询问丞相的意见就让我离开了。

“父皇,您真的是一名很好的君主,也是一名很好的父亲。”

我忍住悲伤走了出去不再回头。

在第二天一早父皇病逝的消息传遍了整个皇宫,母妃也跟着去了。那天晚上我回了寝宫斥退下人,自己蜷缩在床上将脸埋在枕头里。

不知过了多久有一个人抱住了我,很熟悉,我翻了个身回报住他,在兄长的怀里默默哭了出来。突然很庆幸有兄长在,小妹她应该开开心心的,她不应该知道这些东西,还好有兄长。

父皇去世后晋国正式结束,我成了秦国的一个封侯,封号常乐,中原三足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在那之后的二十年间,大国摩擦甚多,雁、顺有向下趋势,秦国占据上风。

在我三十岁的时候,也就是秦历三□□年,在苏黎的暗箱操作下,秦国和雁国共同攻打顺国,顺国一分为二东方归秦国,西方归雁国。

上一篇: 红线绕 下一篇: 相公是杀猪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