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美食养家记/美食博主在六零(366)
其中一个梳着麻花辫,打着齐刘海的,可不是林萍萍么?三年不见,林萍萍也抽了条,长得皮肉白净,眉眼随了她妈刘敏,颇为清秀。此时她笑盈盈站在柜台后头,帮着师傅打下手,扯布料打包做得颇为利索,还能笑眯眯跟客人说几句话,看起来十分能干。
林然然靠在门口看了一会儿,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林萍萍随了她妈,会来事儿。
朱玲玲端着杯茶经过,顺着林然然的视线看过去,笑道:“那个林萍萍,是你堂妹?”
林然然道:“我们长得很像?”
朱玲玲笑道:“你忘了,我可是管人事的,我看过她的档案,跟你一个村儿出来的。再说了,这些日子供销社上上下下谁不知道她是你表妹?小妮子不简单。”
林然然点点头,似乎赞许地道:“是挺不简单,看她多会招徕客人。”
朱玲玲听出林然然对这位堂妹的态度不一般,意味深长道:“看事儿得往深了看。你这堂妹听会看人下菜碟儿,不是个省事儿的。”
说完,拍拍林然然的肩膀走了。林然然再留神细看,果然林萍萍对客人的态度不一样,看见穿制服穿呢子的就笑脸相迎,对上穿得土气的乡下人则是十分敷衍。
深得她妈真传。
林然然看出了门道,摇摇头也走了。只要林萍萍好好干自己的活,不来招惹她,她最近也没功夫搭理她。
春天万物复苏,几场春雨过后,菌子在山林野地里迅速冒出头来。临安城地处江南,菌子不如云南那么多,可也有一些常见的菌子可以采摘。
每场雨后,都有乡下人背着一竹篓的野生菌子来黑市上兜售,青头菌,牛肝菌,鸡油菌和鸡枞,还有少见的竹荪,都成了临安城人民桌上的常客。
只是野生菌子里很容易夹杂剧毒的蘑菇——大自然里的野生毒蘑菇并不是全都艳丽无比的,比如白毒伞、包脚菇就长得很朴实,很容易被人当作普通的草菇吃下肚。
每年春天,都有吃毒蘑菇中毒致死的消息,政府和稽查队也常常宣传,让大家不要随意采摘食用野生菌子。
可这这么能阻挡人们吃蘑菇呢?这年头吃蘑菇可不是为了馋,而是要填饱肚子,要活命!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临安人民自有一种土办法来辨认毒蘑菇——往蘑菇里加一小把白米。如果蘑菇有毒,白米就会变色,同时米也能缓解毒性。
林然然不知道这种办法有没有效果,但是煮出来的杂菌汤着实美味又鲜美。把洗干净的蘑菇全丢进锅里,加水和一小把米熬煮,一点盐都不用加,鲜得掉眉毛!
现在,林然然就站在猴子的那个大院子里,脚下是两箩筐新鲜沾泥的野生菌子。
第220章
猴子搓着手,在一边道:“姐,你让我收这么菌子干嘛?这菌子到处都有,晒干了也卖不上价儿,现在市场上时兴吃香菇。”
林然然把菌子丢回篓子里,笑道:“我妹妹爱吃。你能给我弄到多少菌子?”
猴子道:“你想要多少,我就能给你弄多少。这里两篓差不多五十斤,才花了两块钱。”
看来这野生菌子还真是便宜,林然然沉吟道:“那你以后就按照这个规格收,收来以后找人洗干净,晾干了给我。”
“好嘞。”猴子满口答应下来,叫自己的妹妹小锦提着蘑菇去找人洗了。现在最便宜的就是人力,随便给个两毛钱,有的是女人肯干。
猴子又神秘兮兮拉着林然然到了里间,先掏出一包钱给她:‘姐,这是果酱和茶叶蛋的分红,年前就该给你的,你一直没来。“
林然然隔着信封一捏,就知道约莫有三千多,收进包里:“就这么些?”
猴子贼兮兮地笑起来:“当然不止。去年年底的生意可红火了,稽查队忙着抓一批猪肉贩子,根本没空管咱们。我按照你给的方子让人做了一批橘子糖水罐头,还是上次那批北方人收了,刨去本钱和打点的花费,还剩这个数。”
猴子拿出一个本子递给林然然,上头是一连串数字,加加减减的,最后足足有一万八之多。
“姐,这些是你的。”猴子递给林然然一个小包袱。这回里头的大团结厚厚的一扎,还有八捆小的,按照六四分帐,是一万零八百。
猴子把账本都给自己看了,是表忠心的意思。林然然看着他贼兮兮的笑脸,把那八百块丢进他怀里:“今年也没给你家拜年,这些给你弟妹当压岁。”
过年时她给林文兴家的孙子们的红包,一个才一块钱而已。八百块,在这年头可以买套房了。
猴子笑嘻嘻地接下来,连连道谢,随手就塞进怀里。他现在跟林然然的生意做大了,八百块还不至于让他失态,只要抱定林然然这株摇钱树,有的是大钱可赚。
他追着林然然,腆着脸笑:“姐,你让我收那菌子,到底打算做啥呀?”
林然然斜眼看他:“怎么?果酱生意和茶叶蛋还填不饱你?”
猴子挠挠鼻子,脸上露出点气恼来:“姐,你不知道,这一向生意不好做。”
林然然给了猴子几个方子:覆盆子酱,糖水枇杷和橘子罐头,还有制作茶叶蛋的料粉。一开始的确是市场上独一份儿,赚了不少。但别人一看也跟着做起来了,虽然口味不如他们,奈何人家卖得便宜,也抢占了一部分市场。
这就是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了。
林然然听完,拍拍猴子的肩膀道:“你拦不住别人卖,但是咱们的方子不能改,料要足,口味要好,别人这回买了便宜的,下回还是会回头买咱们的。”
猴子道:“我知道,咱们的东西保证是最好的。可那几样都不好做了,咱们得想点儿新花样啊。”
林然然故意不吭声,等猴子急得抓耳挠腮了,才笑眯眯一抬下巴:“喏,我不是给你想了新辙儿么?”
小锦提着洗干净的菌子回来了,两大篓菌子洗干净择好后缩水不少,往下沥着水。林然然拿起一朵红色的菌子查看,那菌子顶大,边缘有一点儿破损,闻上去带着野生菌子特有的清香味,根部的泥土已经清理干净。篓子里其他的菌子也都清理干净了,什么见手青、乌米饭和鸡枞都有。
今年春天雨水多,菌子也多。但野生菌子的长相多不好看,还有被鸟雀啄了的,新鲜或晒干后卖相都不好。用菌包培育出来的香菇样子好看,香味儿浓,人家都爱买香菇。
猴子纵然不相信这菌子能卖上价儿,却是相信林然然的本事的。他试探性地问:“姐,你是打算卖菌子……酱?”
“猜对了。”林然然笑吟吟把那朵红菌子丢进篓子里,道:“接下去天气渐渐热了,带饭菜容易坏,大家上工带饭都带馒头,光吃咸菜身体扛不住。我去北方的时候看见那些农民家家户户都做酱,抹在馒头上吃,特别有味道。”
猴子挠着头,他不会做菜,不懂窍门:“这菌子是新鲜的,放上半天都会生虫,做了酱能放久吗?”
小锦年纪小,却是经常在厨房干活的,机灵道:“晒干就行了!”
“真聪明。”林然然笑眯眯地夸奖她,“不过也不一定要晒干,还有一种更方便的法子。你们先尝尝吧。”
林然然从包里拿出一瓶黑乎乎的酱递给猴子。猴子拧开玻璃盖,一股十分霸道的香味直冲人鼻孔,香!鲜!咸!还有野生菌子独有的那股诱人的香味儿。
猴子忙去拿了双筷子,挑出一点酱来,来不及细看就塞进嘴里。初尝,是浓郁的鲜在舌头上爆发,切成颗粒的菌子在唇齿间迸发初香浓的汁水,尝过野生菌的人都能明白那种销魂的口感和嚼头。
“好吃!好吃!”猴子一口气吃了好几口,看见小锦眼巴巴看着自己,忙往妹妹嘴里也塞了一筷子,这才咂巴着嘴道:“就是有点儿咸。”
林然然笑道:”这是下饭的酱,当然要咸一点,就着粥和馒头吃就正好。也可以用来炒饭,炒菜,里头的调味料下得可足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