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貌美如花(584)+番外
或者说……
他身上的光环,他本人出色的容貌、气质、谈吐,与他的学识……实在是太出众了!
应该说,他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戚善珍只是其中一个、不自觉受到吸引的女知青而已。
白天,大伙儿一块儿干着繁重的农活;夜里,知青站里会点燃一支小小的蜡烛……
——知青下乡是来劳动改造的,不是来享福的,所以诸如蜡烛这样的东西,每天的花用也有定量。
有人会在蜡烛上做好刻度,一旦燃到了规定的地方就必须吹熄。
而那蜡烛的光,似乎也和如今这灶膛里的光、重合了。
戚善珍清楚地记得,那会儿他们知青喜欢聚在烛光下、讨论他们学过的课本、懂得的知识、以及老家的风土人情。
有一天,戚善珍小小声地为大家背诵了一段高尔基的《鹰之歌》
“……鹰颤抖了一下,高傲地叫了一声,顺着石头上的黏液滑到悬崖边上。到了边上,他伸开翅膀,胸中吸足了气,眼睛里闪着光辉,向悬崖下滚去。他像石头似的顺着山崖滑下,迅速地下坠。啊,翅膀折断,羽毛也掉下了。山泉的波浪把他卷入,泡沫里映着血,冲到海里去。海浪发出悲伤的吼声撞击着石头,那鸟儿连尸体都看不见了……”
原本还在高谈阔论的知青们一下子就沉默了下来。
《鹰之歌》的内容,讲述的是濒临死亡的鹰、与一条蛇的对话。
可惯在地里爬行的蛇、怎能理解在天空中翱翔过的鸟儿的心思?
就像——
心中也曾经有过激情豪迈的大梦想、更想有一番大作为的年轻知识份子们,如今被困在这田间地头……
不知不觉,蜡烛的光、慢慢变得更加黯淡。
如同一个人的梦想和愿望也统统燃尽。
黑暗中,有人轻声说道:“珍,我们会回去的,就像折了翅的鸟儿需要休养那样……总有一天,我们还会飞上云宵!我向你……保证!”
戚善珍呆住了。
虽然在黑暗中看不清他的脸……
但她却牢牢记得他的名字。
这是他第一次和她说话。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戚善珍与他的关系……似乎也在不露痕迹中,变得越来越亲密。
白天当着所有人的面,他不主动跟她说话,但他总会积极的、避着人帮她做好农活;戚善珍的床铺上,总会莫名其妙的多出来一朵开得恰到好处的小野花、一小串酸甜可口的野果……甚至有时候他会悄悄上山拾些菌子什么的,趁着赶集拿去镇上卖,然后给她买回一盒蚌壳面霜……
不知不觉,这样的日子过了快两年。
说戚善珍不心动……
那是不可能的。
可知青站里除去少数几个知青是自愿来农村的之外,其他大多数知青……都是因为家里成分不好、才被强制性送过来劳动改造的。
就比如说,戚善珍是因为父母都是大地主、大资本家的后代……
他,听说也是因为他父亲的缘故才会受累的。
所以说,即使到了适婚年纪……但戚善珍完全不敢提这茬儿,他也不敢。
但是,七八年三月的一个晚上,他跑来告诉她说,他可能……要回北京去了。
在那一刻,戚善珍也不知道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
——高兴?
是、是挺高兴的。他本来就不属于这儿,能回去、回到他应该呆的地方,这是好事儿!
——不高兴?
是,也是有的……他走了,那她……怎么办?以后两人天各一方、从此不再相见?
就在戚善珍忐忑不安的时候……
他小心翼翼地对她说道:“珍,我……能带你一块儿走吗?”
震惊中,戚善珍瞪大了眼睛!
“如果你不愿意……不不,你不能不愿意,我、我的意思是……你可得好好想清楚,千万别急着拒绝我……”他低声说道,“……我也不想瞒着你,其实,在我来这儿之前,家里给我安排了一门婚事,但我……”
“你、你已经结了婚啦?”戚善珍紧张地问道。
——如果他一早就已经结了婚,那她和他这两年的相处……又算什么?
她的一颗心儿被吊得高高的。
他解释道:“并没有,是在筹备婚礼的时候……我父亲出了事儿,然后我妈进了牛棚,我也被打发到了这儿……我、我那个未婚妻她、她已经嫁人好几年了。”
听到这儿,戚善珍松了口气。
他又道:“我的意思是……我妈比较认可我那个……前未婚妻,也不是啦!她都已经结婚了,我是说……我妈肯定会拿你和她来比较,所以……如果你真跟我走了,可能我妈那一关是有点儿难,但我会……努力保护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