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太子妃的彪悍日常(51)
而太子呢,倒没反驳,因为他也察觉到了自己的疏忽。
“是孤考虑不周!”
太子笑了笑,“此事,孤回头就去问问。孤总不能越过皇阿玛去,这个不好!”
“孺子可教也!”
墨晴装模作样地摇晃着脑袋,就跟那学堂里的老学究一样。
太子心中的那点儿尴尬,在瞧见墨晴这样的姿态,瞬间散了去。他一如墨晴所想,并没有多想,只当是墨晴的无心之言。
“福晋,你这算是好为人师啊!要不,咱们比一比?”
太子可不甘心被墨晴给教育了,自然是要找回场子的。
墨晴哼了一声,道:“比就比,怕你不成?”
“哟呵,福晋这是胸有成竹呢!”
太子瞧见墨晴的样子,本是玩笑的心态收了几分,准备跟墨晴好好比一番。他可是太子,论学识,诸多兄弟中,可是魁首!
“那是!”
墨晴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输人不输阵,况且她是女人,输了大不了就耍赖呗!
第三十七章 福晋无德啊!
“福晋有此自信,甚好!”
太子望着墨晴那胜券在握的样子,也是大乐。
在康熙给他指婚的时候,太子让人做过了解,对墨晴的底子,不说掌握的十成十,但七八分的样子,还是有的。
作为石文炳的女儿,他的这位福晋,也算是有才。但这个时候的女子,即便是有才,也是有限。
君臣父子之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女子的地位,终究是不如男子。
寻常女子,能读文识字,已经是殊为难得。
再则,民间更有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
这话的出处,已经难以考究,而且,关于这句话,亦有太多的异议。
太子可没闲工夫去探究一句话的出处和真伪,既然众说纷纭,那便顺其大流。
“太子爷,咱们怎么比吧?”
墨晴可是斗志昂扬,势要跟太子分个高下。
当然,这不过是她刻意表现出来的形象,内心深处,墨晴对这种文人的比试,全然没什么兴趣,因为她本身就不是文人。
之所以扭着太子不放,却是要多一些跟太子的交流。
论容颜,瓜尔佳氏并非国色天香,想要以色侍人,没这个先天条件,她甚至逗比不得那李侧福晋。
更何况,以色侍人,不过是一时之道。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还是要趣味相投,如此才能长久。
但墨晴也好,原主瓜尔佳氏也罢,对太子的了解都是十分有限。为了自己的来日幸福,墨晴实在有必要做到知己知彼。
“吟诗作对?”
太子笑眯眯地看着墨晴。
墨晴猛点头,道:“好!那么,臣妾先来!”
“福晋,请!”
太子笑吟吟地打量着墨晴,想要看看墨晴到底有几分的手段。
墨晴眨眨眼,瞬间想到了一首词。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这是一代伟人的一首词,《卜算子_咏梅》!
当然,这也是墨晴能能记住的清朝之后为数不多的几首诗词中的一首。
作为一个穿越人士,你要是不剽窃一点儿后世名人的诗词名作,你就不算是一个合格的穿越人士。
太子原本自信满满,但随着墨晴这一首《卜算子》出口,他就没了言语,目光呆愣愣地望着墨晴,半晌无语。
“太子爷,该您了啊!”
什么叫得理不饶人?
瞧瞧墨晴现在的样子,就是了!
可怜太子,虽然文学造诣不凡,但面对这一首《卜算子》,一时半刻间,还真想不到什么好的诗词来一比高低。
良久,太子幽幽开口,道:“这一手《卜算子》,或者只有宋陆游的那一首,能一较高下,这一番,孤认输!”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太子吟了一遍陆游的《卜算子》,表情有些愣愣。
墨晴心里偷乐,好吧,陆游这首词,她也是知道的。毕竟伟人他老人家也是因为陆游的这一首词才写出来的。
两首词,异曲同工之妙。
但墨晴是不会告诉别人的,她其实根本就记不住陆游那首词的完整内容。
“怎么样?臣妾是不是很有才啊!”
墨晴现在有些飘了。
太子淡然一笑,道:“福晋啊,这首词的确是不错,但却不怎么应景啊,不如你写一首与雪有关的诗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