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太子妃的彪悍日常(546)
“太子爷,该不会是厌了咱们吧?”
“胡说什么呢?那是圣上!”
索额图怒视刚才说话的勋贵,“记住,以后千万别再说错话。不然的话,老夫也保不住你们!”
“这个,这不都是自己人吗?”
“祸从口出,慎言总归是没错的!”索额图哼了一声,“都散了吧,这些日子,都安分些。圣上那里,待我再去探探口风。这里,跟京城那边有些不大一样。你们,也多看看,多学学,别总是守着老一套,若是不懂的改变,圣上远了你们,休怪老夫没有提醒你们!”
“老大人所言极是,我等谨记教诲!”
这群人这才离开,三三两两,彼此小声交谈着。
索额图沉思片刻,最终还是选择了去见太子。
有些事情,他不想拖,越是拖下去,越是被动。来到吕宋一个月了,可他这身份,委实有些尴尬。
太子让他们在政务院参与政事,但却没有个明确的官阶,这让索额图感觉十分迷茫,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做错了选择。
“叔公,您怎么可以这样想,您,唉,朕真的是太失望了!”
听索额图开门见山表明来意,询问他们这些人在政务院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身份,太子也是愣了下,继而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痛心疾首。
“圣上,老臣难道问错了吗?”索额图可没打算看太子表演,依旧单刀直入。
太子叹了口气,道:“叔公,朕来问你,我大华与大清,有何不同?”
第四百零三章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大华,与大清,有何不同?
太子的问题,让索额图愣了下,这个问题,委实有些不好回答。一个不小心,可就会惹了太子的不快。但很显然,这个问题很关键,回答的好坏,关系到他和那些随他而来的勋贵、朝臣的前途。
索额图沉默着,思考着,并没有立刻回答太子的发问。
“叔公,是不是觉得很不好回答?”
太子微微笑着,似乎索额图的反应,早在他的预料之中。
“叔公,这便是大华跟大清的不同啊!”
“嗯?!”
索额图听到太子的话,更加失神,发愣,隐隐中似乎明白了太子的意思,但又不是很确定,这让他感觉更加的不好。
太子脸上带着笑,道:“大华,不是大清。朕也不是皇阿玛。在大华,有事说事,而不需要担心会触怒了朕。理,不辨不明。只要是为了大华好的事情,就算是最底层的小吏的奏言,朕也会采纳!”
“朕没有给叔公和诸位叔伯们安排差事,仅仅是将你们送入政务院,是想你们能在这段时间,多看多听,知道大华是个什么情况!”
“我大华,便是那初生的朝阳,正是明光万里的时候!”
“叔公,曹孟德的《龟虽寿》中有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叔公如今依旧是年富力强,朕有许多地方还要仰仗叔公呢!”
……
太子侃侃而谈,索额图听的一头一头的。
索额图是聪明人,太子的话,几分真几分假,他还能听得出来的。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太子的确是没有说假话。大华,跟大清是真的不同。在这里,有一种十分开明的氛围。
政务院里,冯瞾明明是政务院的院长,但在一些事情的处置上,便是下面的一个参知政事的小议员都敢跟冯瞾据理力争。
也是因为看到这一点,索额图一帮人才会在赏功表的事情上,跟冯瞾打擂台。
“老臣懂了!”
索额图向着太子行了一礼。
“叔公,大华正是旭日初升,朕等您老发光发热!”
“老臣必不会让皇上失望!”
索额图沉声开口,斗志昂扬。
太子所言没错,大华正是旭日东升,是开拓的新生期。好男儿自当在这个时候,去建功立业。
他们这些人,都是康熙朝的老人,靠着父祖的荫庇,生来便拥有着常人不及的富贵。长大之后,只要稍微努力一点儿,这一辈子也就能得个富贵一生的结局。
只是,这人,如果没有追求,就成了咸鱼。
索额图从来没想成为咸鱼,他一直都是有大抱负的人。
在康熙手下做事的时候,索额图的确是得到了发挥的机会。只是,他终究是没有能做到有始有终,因为自己的膨胀,被康熙猜忌,冷落。
索额图对康熙是有怨念的,但他也是感激的。
若是康熙如明太祖朱元璋一般,那么,他索额图这会儿的坟头草都有三尺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