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太子妃的彪悍日常(583)
历朝历代的开国君主,多数都是平定乱世,定鼎天下。为何开国君主的历史评价最高?因为他们平了乱世,给百姓建了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
对百姓而言,谁能让自己过上好日子,他们就会信谁,服从谁。
太子领兵战败,没有保护好棉兰老岛上的百姓,这就是一宗罪。
当太子兵败回转马尼拉港,任由衙差镇压悲哭的军属,这就是二宗罪。
不能守护自己的子民,让太子的民心失了大半;待到太子任由衙差镇压军属,却是直接丢了军心。
民心失了,军心丢了!
这样的帝王,凭什么能得到子民的爱戴归附?
“荣嬷嬷,您是主子身边的老人。主子是何等样人,您其实比咱清楚。只希望你能看清了,莫要失了分寸。到那是,纵然主子肯饶了你,只怕百姓军民不会饶了你!”
“言尽于此,告辞!”
王大跟荣嬷嬷微微颔首,转身走人。
荣嬷嬷站在原地,想了良久。
虽然她的思想一时半会儿还转不过来,但这并不影响她做事。
荣嬷嬷并不是一个十分聪慧的人,但她是一个明白人。
明白人有一点好处,不会自作主张,自以为是。
从宫门口回转墨晴身边,荣嬷嬷已经恢复了自然心态。她想的很明白,外间如何,都是跟她无关的。
她的任务很简单,照顾好主子和两个小主子。别的事情,就算是天塌了,也有肩膀硬的人扛起来。
墨晴见荣嬷嬷端正了心态,也就松了口气,她是真的挺不想荣嬷嬷行差踏错。穿越大清,她身边的可用之人并不多,熟悉的人更少。
当初毓庆宫清理了一次,她身边只剩下了一个听琴。
如今,几番折腾下来,她的身边也只有荣嬷嬷和听琴两个值得信赖的亲信。
第四百二十八章 换旗
太子废后的旨意到了婆罗洲,墨晴没有藏着,而是大方地将圣旨贴在苏丹王宫的宫门外,并且不禁百姓传播。
结果,这一道圣旨就如一粒小小的石子落入汪洋之中,连一丁点的涟漪都没溅起,就被汪洋起起伏伏的水面抚平了去。
墨晴在圣旨贴出去的第二天,便召见了王大,下了一道十分正式的命令。
摘去水师战船上所有的大华旗帜,取而代之的是盘龙蓝条旗帜。
这是墨晴对前世海军旗的修改版。
“这个好!”
王大一看这旗帜,便满脸的欢喜,“龙踞汪洋,这个好!”
“喜欢就好!”
墨晴淡淡一笑,“对了,加快对婆罗洲的渗透!然后,向东,拿下棉兰老岛!”
棉兰老岛,既然太子不取,她不介意纳入自己的掌控。
“领命!”
王大当即应下,这种事情,是他最想做的。
婆罗洲上的当地人在文莱苏丹国的统领下,是有一定的文明秩序基础的,不同于那些未开化的土著野人部落。对这里的人来讲,谁当国王都没关系,只要能让他们活下去。
墨晴带人来到,对被他们控制的区域,直接废除了文莱苏丹国的一些严刑峻法,推行的是更人性的律法。
释放牢房内的囚徒,对贫困家庭给予一定的帮助。
总之,就是施行仁政,获取民众的认可。
不管在哪里,普通民众的心思都是简单的,而且具有共性,那就是要过上好日子。吃得饱,穿得暖,不用担心随时会失去自己的一切。
为了防止棉兰老岛的悲剧重演,墨晴在知棉兰老岛暴乱后,就组织了一支监察队伍,由秋影主管,分明暗两批,对各地的法规、官员的官吏进行监督,一旦发现有人假公济私,损公肥私,激化跟当地人的矛盾,监察人员有权利直接抓捕。
目前,墨晴正在筹备三权分立行政制度的建立。
但在这一切实施之前,她得先巩固自己的地盘,至少,不能像太子那么蠢。才立国,就因为用人不当,平白丢了一半的国土。
如今,这一半的国土,墨晴已经是不打算再让给太子。
天与不取,那么,她就取了。
……
王大得了墨晴的命令,第一时间让人将水师的旗帜换了。
从旗帜更换的这一刻,就意味着他们这些人将不再从属于太子,而是真的成了墨晴的私军,成了一条船上的蚂蚱。
换旗的这一刻,水师无数人都是浑身在抖,激动!
水师击溃西班牙船队,取得麻六甲大捷。按理说,这是要论功行赏的。可是,太子一直都没有动静。
事实上,水师中也不是所有人都是一心认可墨晴。也有人心里有着忠君报国的那一套思想,认为太子才是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