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夏(2)
梁夏转回头,在脑中过了一遍,确认没见过这个人,但又有一种熟悉感,她又回头看了眼,发现他还在看她,而且还笑了一下。
梁夏皱着眉头,难道他认识她。
然后她看着那个男生走近,梁夏也从秋千上下来,听见他用清亮又略带浑厚的嗓音叫了她的名字。
“梁夏。”
梁夏看着他的五官,想要从脑子里找到与之相匹配的人,这个人认识她,但她不认识他,这下尴尬了。
“果然不出我所料啊!”男孩边说话边叹气还边摇头,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他突然凑近,整个脸在梁夏的眼睛里放大,黑曜石般的眼珠,左眼下面一颗小黑痣,高挺的鼻梁,五官倒是很不错嘛。
“你还没想起来?”他又问。
“谁说的,我刚是没戴眼镜,没看清。”梁夏转着眼珠说着谎话,“你是冯书对吧。”
要不是看到他眼睛下面那颗泪痣,还真想不起来他是谁。
冯书在五年级的时候就转学了,那么多年不见,想不起来也是很正常的,梁夏她连很多高中的同学都想不起来了。
“你终于认出我了。”冯书一字一顿的说,梁夏真真切切感受到他的小小愤怒。
“太久远了嘛,你也不想想我们多久没见过了。”梁夏掰着指头算,“14年了。”
“准确的说,是14年7个月。”
梁夏有点小惊讶,讪讪的笑说:“你记这么清楚呢。”
“嗯,离开这里的日子记得特别清楚。”冯书看着学校,缓缓的说道。
“梁夏,梁冬,还玩呢,赶紧回来搞卫生。”梁妈的声音从家里传到学校依然清晰。
“我要先走了。”梁夏对冯书说,她妈发起火来挺可怕的。
冯书拉住急着回家的梁夏,“留个联系方式吧。”
“我没带手机。”梁夏拍着口袋说。
“没事,你报你的号码,我记。”
梁夏报了一组数字,就和梁冬跑着回去了,鬼使神差的,梁夏回头看了一眼冯书,冯书好像很惊喜,跟她挥了挥手,梁夏也回礼挥了挥手,然后跑走了。
晚上,很奇怪的,梁夏竟然做回了早上那个梦,梦里她没摔到,她一拉那人的手臂,那人就回头了,竟然是冯书。
梁夏吓醒了,冯书竟然做了周燕的妹夫,怎么可能,他才不会娶周燕的妹妹吧,怎么会突然梦到他啊,肯定是日有所见,夜有所梦,梁夏安慰自己。
作者有话要说:梁夏:你为什么要娶周燕的妹妹
冯书:我没有娶周燕的妹妹。
梁夏:胡说,你明明娶了周燕的妹妹,我还去喝喜酒了。
冯书:我什么时候娶周燕的妹妹了?
梁夏:呃,在梦里的时候。
冯书:.....
第2章 班长李岳
腊月二十八,村干部们挨家按户的串门,慰问村民,顺便提醒过年期间村里的安全问题。
梁夏这几天就一直在盼着村干部的到来,她不为别的,只想见一个人,就是村主任助理李岳。
李岳是梁夏小学同学,也可以称得上是发小,两家还有一些渊源,这个渊源说起来并不让人愉快。
李岳的妈妈邓小芹,是七围村当时有名的村花,邓小芹的爷爷当年是地主,解放后土地改革就家道中落了,好在她爷爷聪明,埋了一些家产在山里没被收走,所以后来日子过的也算不错。
邓家只有邓小芹一个女儿,从小娇生惯养。跟别的农村孩子不太一样,邓小芹没干过农活,不怎么会做家务,天生又有一个好嗓音。
梁家从梁夏外公开始就是做道士的,专门为死去的人做道场,扎纸马。做道场的时候还会请一套民乐班子,吹一些哀乐,如果是喜丧,那么喜庆的曲子也是有的,还会有唱歌跳舞之类的活动。
梁爸那时就是跟着民乐班子学胡琴,在班子里认识了唱曲的邓小芹。梁爸年轻的时候可是个大帅哥,浓眉大眼,样貌周正,穿着一身干净的衣裳站在那里能把周围所有男孩子都比下去。
梁爸和邓小芹当时互有好感,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却没有得到家长的支持,这个反对的主要是梁夏的奶奶。
梁夏奶奶认为梁家是做手艺活的,比如梁夏爷爷扎纸马,梁夏奶奶也是跟着出去帮忙的。梁家要娶进来的媳妇必须是手脚麻利,是个能吃苦能干活的人。不止在外能帮忙,在内可以打理家务,在村里出工。
那个年代还是人民公社制度,挣工分,用粮票。梁爸是家里最小的儿子,前面几个姐姐都已经嫁人,整个家的重担以后就是交在他手里,为他娶个能干的媳妇是梁夏奶奶要考虑的。
显然,邓小芹是不符合这个条件的。
而邓家当时也不愿意让女儿嫁到梁家那个穷苦人家过日子,在父母的反对下,这段感情无疾而终,梁夏奶奶最后挑了梁妈做儿媳。
而邓小芹在后面的五六年里都没嫁,还一度被村里人取笑为老姑娘,嫁不出去。
后面邓家挑了李大声做女婿,19887年农历10月邓小芹生下了李岳,第二年的二月份梁夏也出生了。
说起来梁家三姐弟,老大梁春不是出生在春天,是在腊月,梁夏二月出生,只有梁冬名副其实,也是十二月出生的。
梁夏曾问过梁妈,是不是他们的名字取反了。梁妈说你爸就没想过给你们按出生季节取名字,他就是图方便,春夏秋冬,不用想,排下来就行。
梁妈时常跟梁夏翻谷,每次翻到梁爸跟邓小芹那段往事的时候,都没法控制的埋怨梁爸,她说她刚嫁过来的那一两年里,梁爸根本都不碰她,也不怎么跟她说话,估计心里还想着你邓阿姨的。
而且两人还在同一个民乐班子里共事,梁妈说不担心那肯定是骗人的。
这之后两家还保持着往来,邓小芹一直热衷于给李岳和梁夏订娃娃亲,梁妈因为心里有疙瘩没同意。
但是梁夏和李岳却真的能算得上是青梅竹马的。
黄昏时分,村支书魏国民、村长王大飞,李岳,还有周家组的组长周春辉到了梁夏家,梁夏搬椅子,倒茶,装盘,梁爸陪客。
李岳穿着黑色的大棉袄,牛仔裤,白白净净的,斯斯文文,戴着一副黑边眼镜。
李岳从小就长的好,班长所有女生都曾经暗恋过他。
几人一落座,梁爸递烟,几个火同时打起,屋子里烟味渐浓,梁夏为了李岳坚持坐在那儿,手捂着鼻子和嘴巴,装作很认真的听他们寒暄。
村长跟梁爸夸说:“你家二妹子也长这么大了,标志大姑娘了,在哪儿读书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就是这些大人对你的印象永远停留在你上高中上大学的阶段,每次回来都会被问上高几,大几了,你跟他说在哪儿哪儿上班,没用,下次他问的还是你在哪儿上学呢,学习成绩怎么样?
梁爸呵呵的笑说,“早毕业了,毕业两年了。”
“哦,在哪儿上班呢?”
“没上班,刚从沿海那边辞了工作回来,准备回家找工作呢。”
“我记得李岳跟你家二妹子是同学吧,以前就他们俩学习成绩最好。”说话的是周家组组长周 ,“成绩这么好,哪个名牌大学毕业的,出去工资都很高吧?”
梁夏最怕听的就是这种问题,还当着李岳的面问的,这让她感到很没面子。
上小学的时候李岳和梁夏是班上学习成绩最好的,李岳永远是那个第一名,梁夏排第二。那个时候都是学习成绩好的当班干部,李岳就当了六年的班长,梁夏当了六年的学习委员。
出门即被夸,你家女儿太厉害了,学习成绩怎么能这么好啊,有什么窍门啊,梁爸梁妈脸上都特别有光。
上初中后,梁夏成绩也算可以,班上能拍个前五,要是考的好,全校前十也进过一回。梁夏的成绩在高二之后就呈断崖式的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