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嫡女:腹黑王爷心尖宠(286)
周景珦道,“嗯。”
“请二皇子恕罪。”许君灿连忙起身,欲跪下给周景珦行礼。
周景珦连忙将她扶起来,道,“我们把合欢酒喝了,歇下吧。”
许君灿精巧的玉颜,在这一刹那,从脸颊红到耳根,她很乖巧的点点头,周景珦脸色的愤怒缓缓退去,笑容又重新爬了上来。
有那么一瞬间,他在想,若是此时成为他新娘的是宋清歌,那是一番怎样的场景?
她会不会亦如眼前这个温柔如水的女子一般乖巧可人?
很快,周景珦就否定了这个想法。
宋清歌是冷漠,傲然,清雅的,她在他面前,永远不可能低下头,做一个乖顺的女子。
也许,她也有温柔,但是,她的温柔,永远不可能给他。
在这一瞬间,他几乎想要放下心中的执念,好好珍惜眼前这个美好的女子。
这个女子,明知道他心里装的是她的好友,她没有责怪,没有嫉妒,依旧善良温柔,全心待他。
最后,周景珦暂时将宋清歌压在了心底,端起酒杯,递了一杯给许君灿,二人温柔相许,将杯中的合欢酒,一饮而尽。
“二皇子,您可有话想对君灿说?”许君灿仰着头,温柔的问。
周景珦望着那期盼的双眸,还是摇摇头,道,“并没有。”
许君灿一脸的失落,露出坚定的神色,道,“我有话想对您说。”
周景珦道,“你说,我听着。”
“二皇子,可能我永远也不是你心里欢喜的女子,但是,你却永远是我的唯一,山无棱,天地合,方敢与君绝!”许君灿道。
周景珦温和一笑,道,“谁说许家小姐温柔娴静得很,这不,比我还健谈。”
许君灿明白过来周景珦在打趣她,连忙低下头,最是那一抹温柔,细水长流。
周景珦在此刻觉得,其实许君灿也挺好。
她全身心的爱慕着他。
近来诸事,让他颇感疲惫,而她给了他最大的温暖。
他拦腰将许君灿抱起,惊得她只往他怀里钻,满身的柔情。
红鸾帐中,二人横陈。
周景珦温柔而轻缓的拨开许君灿的嫁衣,又浅而深,缓缓而入,梨花逢雨,胜却人间无数。
此刻,她,真正的成为了周景珦的女人。
涟漪在红帐中荡漾,让二人彼此幸福相拥。
翌日。
周景珦携带许君灿进宫谢恩,敬茶。
皇后露出了近日以来,少见的笑容。
一家人在宁安宫,其乐融融。
此时,御书房。
周尧禹也收到了谢衍和宋清歌呈上来的奏折。
第四百一十七章 帝后之间的争斗
第四百一十七章 帝后之间的争斗
奏折上所写,玉屏县城的百姓已经脱离危险,并且也全部安置好。
谢衍陈述,他已经吩咐当地的官员加紧灾后重建,而他则去江南的其他地方视察水患。
周尧禹顿时大喜过望,一拍龙案,连说了几声“好”!
接下来,周尧禹又打开了玉屏县全城百姓联名书。
字字是血,触目惊心。
可是,那用鲜血书写的名字,倾注着他们对谢衍和宋清歌最真挚的感谢。
周尧禹伸出宽大的手掌,缓缓抚摸那些鲜红的名字,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
须臾,才缓缓开口,“好小子,我坐拥天下如此多年,也未能得到百姓的联名血书,这可是能在史书上留下千古美名的,不错,不错!”
最后,周尧禹将联名血书细心收好,眼中露出久违的温柔,轻声道,“柔儿,衍儿有出息了。”
那温柔的呢喃,像是睡梦中的轻语,让人沉沦。
周尧禹一道令下,嘉奖了谢衍,并将玉屏县全城百姓的联名血书公诸天下。
消息一出,即使谢衍远在千万里之外的江南,仍然不影响天下百姓对他的爱戴。
一时之间,天下人,无人不知谢衍,无人不崇敬谢衍。
怕是那东魏的皇帝,周尧禹,也没有如此得民心。
那几个皇子的风头,早已被盖过。
京城街头,百姓茶余饭后,议论的再也不是周景瑜破了纪回渊一案,替那些曾经被欺压的穷苦百姓申了冤,而是谢衍睿智和大爱,犹如天神一般,拯救了数万百姓的性命,可谓是功德无量。
这股热潮,一直持续到六月二十八。
宋老夫人的寿辰。
今年,老夫人不是整岁,所以这寿辰就没有大办。
但是,宋清歌在临行前已经吩咐了眉俏和崔鸳,还是要在府里摆几桌,邀请一些关系亲厚的人前来热闹热闹。
毕竟老夫人年纪大了,喜欢热闹。
正在众人举杯欢庆,祝福老夫人万寿无疆时,天子的圣旨到了丞相府。
众人皆跪下,老夫人,宋正风跪在首位,那圣旨是封老夫人为一品诰命夫人的。
老夫人双手接过圣旨,重重的磕下一个响头,再次抬头起来,老泪纵横。
那是喜极而泣。
“老夫人,恭喜你啊,养了一个好孙女,为你挣得了一个封号。”
来宣圣旨的是王公公,他此刻看着老夫人泪眼汪汪的双眼,笑着说道。
老夫人连连点头,道,“皇上隆恩浩荡,臣妇受之有愧!”
“老夫人可别这么说,如今你的孙女,永安郡主,那可是皇上心尖上的红人,你教出这么好的郡主,功不可没啊!”王公公道。
一向不爱多事,即使宣旨,也是念完圣旨就走的王公公,今日却破例说了如此的话。
他当然是受到了周尧禹的叮嘱,来这丞相府,便是要来敲打府里的众人的,这样一来,以后府里必定不会有人再敢为难宋清歌。
老夫人闻言,面色惭愧,宋清歌能有今日的优秀,没有她的一丝功劳。
但是,她听懂了王公公话里的意思,连忙肯定的说道,“还请王公公放心,郡主也是丞相府的宝,在府里,必定不会让她受到一星半点的委屈。”
“老夫人如此保证,咱家便安心,这圣旨已宣,咱家也该回宫了。”王公公说完,便转身离去。
身后众人,又是一番好送。
直到王公公的背影远去,老夫人握着那圣旨,还感动万分。
她如今已是六十一的高寿,儿子即使位及丞相多年,也没能替她挣得一点名利,倒是宋清歌,此次与谢衍前去江南,立了大功,她也因此受到了皇上的重视。
原本今日只是一个普通的寿宴,却因为天子的圣旨到来,封册了老夫人,让今日变成了一个特别隆重的日子。
在座的宾客,对老夫人的奉承和恭维更加的多了,老夫人眉开眼笑,欢喜的一直合不拢嘴。
当然,有人欢喜有人忧。
忧的便是三姨娘和宋清婉。
如今,宋清婉也长大了一岁,她的生辰无人记得,除了三姨娘做了一个荷包蛋,她再也没有收到其他任何的祝福和礼物。
想到曾经跟在宋清棉的身后,偶尔,宋清棉同情她,还会施舍一些小礼物给她。
依照她的身份,怕是一辈子也得不到别人的重视。
所以,她只能依靠别人。
虽然宋清歌现在很多圣宠,可谓是前途无量,但是,她不相信,宋清歌会忘记她曾经对她做的恶事。
所以,宋清歌是决计不会帮她的。
而她整日呆在府里,根本没有朋友,也不可能接触到外面的人。
因此,除了宋清歌,她就只能依靠宋清棉。
宋清棉因为对老妇人怀恨在心,她今日都没有回丞相府替老夫人贺寿。
看来,改日得去三皇子府,拜访她那久未谋面的二姐姐,一叙姐妹之情。
老夫人的寿宴,在宾主尽欢中,缓缓落幕。
皇宫中。
宁安宫。
皇后坐在案桌边,端庄高贵,少了往昔的温和,多了一些冷冽。
“娘娘,属下已经探得,那发现玉屏县城水坝有异的,是永安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