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嫡女:腹黑王爷心尖宠(349)

作者: 木槿向西 阅读记录

“我那父皇,英明会算计,他让我和三哥斗,而他在一边看,皇权永远掌握在他的手中。”周景瑜面色带着怒意,那云淡风轻的表情,早已消失不见。

“瑜王,如今宫中,贵妃娘娘掌管着后宫,前朝有您在,三皇子如论是出生,还是在朝中的威望,都不及您,他与您争斗,必输无疑。”厉远章肯定的说道。

周景瑜道,“我那三哥,曾经忍辱负重,在周景珦的身边隐藏多年,他不是一个简单的角色,舅舅不要小瞧他,不到最后一步,千万不能轻视对手。”

闽卓辞对于周景瑜的小心谨慎,甚是满意,便道,“有瑜王如此心思,怕是是个三皇子,也是手下败将啊。”

周景瑜的脸上浮现出一种对权利的渴望,那是无法掩饰的贪念。

“舅舅,这次北秦的太子也来了,您定然是费了不少心思的。”

闽卓辞道,“费心思倒是没有,他们也确实想要精良的粮食种子,这样,北秦的百姓,便能丰衣足食。我们与他们,只不过是各取所需而已。”

“只怕他们不仅是想要粮食种子,还有其他的想法。不管怎样,舅舅,您一定要稳住他们。即使有些条件,现在父皇不答应,我们也可以私下帮助他们。再或者,有朝一日,等我登上那最高的位置,也一定会实现诺言。”

闽卓辞闻言,点点头,“臣一定照办。”

就在此时,有仆人来禀报,酒菜已经准备好,请周景瑜与闽卓辞入席用饭。

翌日。

早朝。

朝中传出消息,十月十五,在宫中举办宴席,喜迎北秦使者的到来。

消息一经传出,京中又是一片沸腾,这次的宴席,是准许官员携带家眷的,而北秦太子,至今未有正妃,总有那么一些人,想要做凤凰,而不畏北秦的艰辛,和离家千万里的相思。

第四百九十六章 变相的相亲

第四百九十六章 变相的相亲

“郡主,老夫人请您去沁宁院,说是有事与您说。”

此时,阳光正好。

倒影在屋里,形成明暗相间的格子,煞是好看。

宋清歌手里执着的黑棋,缓缓落到玉盘之上,坐在她对面的谢衍,眉目一亮,“丫头,你的棋艺又见长进了。”

“镇安王,承让。”宋清歌莞尔一笑,蓝瞳闪亮,百媚生玉颜。

“老夫人唤你有急事,你快些去,我在这里等你。”谢衍道。

宋清歌点点头,起身,款步向沁宁院而去。

片刻以后,便到了沁宁院。

“祖母。”

宋清歌进屋,瞧见老夫人正在喝茶。

“歌儿来了,快坐下。”老夫人放下茶杯,笑脸盈盈。

宋清歌坐下以后,笑着道,“祖母今日的精气神真好,难道是遇着什么喜事了?”

老夫人脸上的笑意更浓,却说道,“就你丫头嘴甜,哪里遇着什么喜事,不过寻你过来,商量事情而已。”

此时,崔鸳已经端着茶杯,向宋清歌走来,“郡主,请喝茶。”

“鸳丫头,我今日特意命厨房做了郡主爱吃的糕点,你去催催厨房,怎么还没有送来。”老夫人道。

“是,老夫人,奴婢这就去。”

宋清歌知道老夫人这是将崔鸳支开,便也对眉俏道,“眉俏,你跟着崔鸳姐姐去,随便帮帮忙。”

“是,郡主。”眉俏说完,便随着崔鸳而去。

“祖母,您要跟孙女说什么,竟然连崔鸳姐姐也支开?”宋清歌轻轻抿了一口茶,放下茶杯,问老夫人。

老夫人仿佛有些难以启齿,须臾,便下定决心,“歌儿,这次宫里举办的欢迎北秦使者的宴会,你定是要去的吧?”

宋清歌点点头,“祖母有何吩咐?”

“你这次去宫里,可否带着鸳丫头?让她做你的丫鬟,在一旁伺候你。”老夫人有些为难的问道。

宋清歌抿嘴一笑,道,“祖母,当然是可以的,但是,不知道祖母这样做是为何?”

她心里猜想,老夫人该不会是与那些闺阁女子一样,存了同样的心思,去这宴席上给崔鸳寻找如意郎君的。

果不其然,老夫人一开口,便证实了她的猜想是对的。

“歌儿,能参加这宴席的男子,非富即贵,我想你带着鸳丫头,在里面寻觅一个如意郎君。鸳丫头模样本就生得好,这么些年,跟在我身边,做事也稳当得很。她这样的,不说去那种高官大户家做少奶奶,在一般人家,做个少夫人,那定然能行的。”

老夫人说话时,脸上都是自豪,还有不舍和希冀。

宋清歌微微一笑,老夫人当真是心疼崔鸳,连这些事都替她想好了。

“祖母,若是崔鸳姐姐被北秦的太子给瞧上了,那您以后就见不着了,舍得么?”宋清歌这不过是一句玩笑话。

老夫人面上滑过一阵失落,很快又恢复如常,“若真是如此,只要鸳丫头愿意,我也舍得的。只不过,那皇宫,看着是荣华富贵,尊荣得很,殊不知,深宫最多寂寞。如果可以,我倒是宁愿鸳丫头过普通的日子,只要那男子是真心疼她,一生衣食无忧即可。”

宋清歌淡淡一笑,这府上,能上老夫人如此上心的,兴许只有崔鸳了。

可是,宋清歌想到,每次只要初七出现,崔鸳的目光便只停留在他身上,那目光里,含着隐忍的深情。

今日老夫人的自作主张,崔鸳定是不知情的。

情爱这个东西,讲究的是两情相悦,一方面的心甘情愿,是没有好结果的,不是谁都有曾经许君灿那么好的福气。

“祖母,孙女这里定然是没有关系的,我可以带着崔鸳姐姐进宫,可是,就是不知道崔鸳姐姐愿不愿意。”宋清歌道。

老夫人见宋清歌并没有拒绝,便露出笑容,语气和蔼的说道,“只要那男子品行端正,家境殷实,勤奋上进,对鸳丫头是真实上心的,我做主,便将鸳丫头嫁了。”

宋清歌见老夫人说得真切,确实是为了崔鸳好,想来,老夫人还不知道崔鸳的真实心意,便道,“祖母,这次进宫,我便将崔鸳姐姐带上,至于其他的事,顺其自然,您的目的,便是让崔鸳姐姐快乐幸福。但是,崔鸳姐姐想要的幸福,只有她自己知道。如果我们真心为她好,替她着想,便尊重她自己的本心,祖母,您觉得如何?”

老夫人点点头,赞赏的望着宋清歌,“还是歌儿想得周到,难怪那鸳丫头,时常在我面前,提及你的好。”

宋清歌抿嘴一笑,崔鸳曾经在老夫人面前说她的好,无非是想帮她,让老夫人改变对她的看法而已。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她愿意帮助崔鸳的原因。

“老夫人,奴婢在门外,可就听到您提起奴婢了,可是说奴婢哪里做得不好?”崔鸳边说,边端着糕点,从门口进来,一脸喜色。

老夫人道,“方才歌儿说起,不日进宫,准备带着你一起去,不知你是否愿意?”

“奴婢若是进宫去了,谁来伺候老夫人?”崔鸳道。

“还有我啊。”眉俏将手中的糕点放在桌上,回到宋清歌的身边,“只要老夫人不嫌弃奴婢手笨。”

“歌儿调教出来的丫头,哪里会差得了?”老夫人眉开眼笑的说道。

“既然如此,崔鸳姐姐,你就别再推迟了,陪我去宫里走一趟,如何?”宋清歌微笑着问。

“奴婢听从老夫人,郡主的安排,只是,要辛苦眉俏了。”

“不打紧的,伺候老夫人,是奴婢修来的福气呢。”

“这丫头,跟在歌儿身边,小嘴也变甜了。”

一屋子的人,其乐融融。

“鸳丫头,我看你也许久未添置过新衣裳,不如就趁这时机,去买几件成衣,这如果是要量身定做,怕是时间赶不及了。”老夫人道,“这买衣裳的银子,我给你出。”

“老夫人,怎么能让您破费呢。奴婢还有衣裳的,能将就着穿,再说,奴婢只不过是一个丫鬟而已,不需要光鲜亮丽的。”崔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