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嫡女:腹黑王爷心尖宠(459)
“丫头,以后你就是一品王爷的王妃了。”谢衍嘴角上扬,轻柔的刮着宋清歌的鼻尖。
“我野心可大了,一品王妃可能无法满足。”宋清歌道。
“丫头想要的,我都给,直到让丫头满意。”谢衍宠溺的说道,牵着宋清歌的手去了书房。
“你是说皇上用侯爷来威胁你做这一品王爷?”宋清歌听了谢衍讲诉的经过,也觉得惊讶。
历来都是皇家忌惮功高的臣子,给富不给权,或者给权不给富,像周尧禹对谢衍这般,给富给权的,绝无仅有。
难道真的是,站的高,然后再狠狠摔下么?
“丫头,我觉得我爹和皇上有事瞒着我,但是,他们是不会告知我实情的。”谢衍道,“我曾经动用了所有的力量去查背后的原因,但是,终究无果。”
“要不然我们再查一次?”宋清歌试探性的问。
“好,听丫头的。”谢衍点头。
谢衍被解禁的消息一经传出,又引起一阵轰动。
世人都道天家恩宠无常,福祸皆在一念之间。
只有那几个皇子,恨不得立即去跑去天子面前,问一个究竟。
但是,那终归只是心里的一个冲动而已。
皇权至尊,无人敢撼动。
此时,他们的心底有多气愤,对皇权的渴望就有多深。
就连被软禁在慈宁宫的太后,也开始蠢蠢欲动。
太后被软禁以后,曾试图联系过周景璃。
岂料周景璃都自身难保,况且他又是个唯利是图的,见太后不能提供给他利益,早就巴不得离得远远的。
于是,思虑过度的太后生病了,高热不醒,引起了天子的重视。
而近来一直给太后把平安脉的洪太医,自然就前往慈宁宫,见到了太后。
过了数日,太后的病大见好转。
又因东魏击退了西晋,一时之间,东魏上下,喜气洋洋,一片欢腾。
闵贵妃上次请求天子为周景瑜赐婚,最终未成。
趁着如今大好时机,闵贵妃又提及此事,不过这次没有目标,只说是请还待字闺中的官家小姐进宫赏花,其目的不言而喻,是变相为周景瑜选妃。
在赏花过程中,诗词歌赋、琴棋较量自然是免不了的。
最后拔尖的是兵部尚书之孙女,何芊芊。
何芊芊无论是模样性情,琴棋书画,还是家世背景,闵贵妃都对她甚是满意。
正当闵贵妃想向天子讨要圣旨封瑜王妃时,京城却传出何芊芊早已与八皇子周景琰情投意合,二人早已私定终身。
闵贵妃当场震怒,“周景琰算什么东西,也敢和本宫的瑜儿争女人!”
“娘娘,瑜王乃是人中龙凤,那何芊芊不过是一个长得有漂亮羽毛的乌鸦罢了,娘娘犯不着与这种人生气。”宫婢青儿道。
第六百三十二章 瑜王要搞事情
第六百三十二章 瑜王要搞事情
“本宫当时在挑选官家小姐时,都已经事先调查过她们的清白,当时怎么没有听说过何芊芊与八皇子有私情?”闵贵妃疑惑的问。
“想必是尚书府故意隐瞒,欺瞒娘娘。”青儿愤恨道。
“本宫举办的这赏花宴,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在选瑜王妃。何芊芊不懂事,尚书府其他人都不懂事?如此大的事,怎敢隐瞒?”
“娘娘,许是何小姐先与八皇子有了私情,而她的家人并不知情,后来知晓要被选做瑜王妃,这才着急将实情说了出来。”青儿分析道。
“无论如何,这件事本宫绝不会轻易原谅。”闵贵妃咬牙启齿的说道,接着又无比的心疼,“我的瑜儿,乃是人中龙凤,怎么偏偏在婚事上如此不顺利,也不知道他喜欢什么样式的。”
“娘娘不用担心,这姻缘一事,本就是天注定,到时候缘分来了,挡都挡不住。”
“哼,天注定?只要是瑜儿看上的,本宫就是拼尽全力,也会替他夺过来。”闵贵妃道。
但是,世事岂会如她的愿。
八皇子和尚书府的嫡小姐私定终身的事,在整个京城传得沸沸扬扬。
十月十五,尚书大人进宫,跪求皇上,要将何芊芊嫁给周景琰。
天子思虑再三,将周景琰封为平王,出宫自立府门,一月以后,迎娶何芊芊入府,是为平王妃。
谢衍自被封为一品王爷以后,府门前堪比热闹非凡的集市,而他则以定国候需要静养为由,一一拒绝,让侯府内一片安宁。
定国候因为心里不满天子,竟也多日不进宫觐见。
宋清歌答应了谢衍派人去查天子为何如此区别对待他的事情,此事尚没有结果,而霓裳阁的凤云便来了。
“参见阁主。”
“是霓裳阁出什么事了?”
此时,宋清歌正与谢衍品茶言情,二人尽享这安宁美好的时光,便见凤云一脸急色而来。
“阁主可还记得叮嘱属下盯着小灯的事?”
宋清歌放下茶杯,让凤云坐下来说,“当然记得,我记得当时我见她的时候,便觉得她有异,你发现了什么?”
“属下发现小灯近来与一米粮店的小二走得极近,最后一查,那米粮店的幕后老板,竟然是瑜王。”凤云道。
小灯是霓裳阁与玲珑阁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出现的,当时宋清歌就怀疑小灯是玲珑阁安插过来的奸细,便一直让她在霓裳阁,而没有动她。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小灯都如普通刚入门的绣娘一样,除了偶尔的好奇爱打听事情以外,其他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之处。
如此经历了数月,没想到她终于露出了马脚。
米粮店的背后老板是周景瑜,小灯的身份若确定是玲珑阁的眼线无疑,那这玲珑阁的幕后老板会不会就是周景瑜?
然而,这一切都只是猜测,没有具体的证据。
“米粮店可有异常?”宋清歌问。
“经属下查探,米粮店近来偷偷运出了大量的米粮前往塞北。”
“塞北?”宋清歌惊道,“那不是与北秦的接壤之地,瑜王这是要做什么?”
“朝中近来没有要拨粮食往塞北的旨意。”谢衍插了一句。
“量有多大?”宋清歌问。
“总共运了十次,总量足够十万士兵吃一个月。”
宋清歌和谢衍对视一眼,皆是心惊。
自古行军打仗,都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而塞北每年的粮食虽然产量不高,但是也不会紧缺到如此地步,就算是给朝廷每年拨粮食给士兵吃,也没有如此大的量。
难道是……
若真是这样,这周景瑜真是胆大包天!
“丫头,皇上当初给北秦粮食种子时,是参合得有次品的。北秦的土地本就贫瘠,不适合种米稻,加之种子的残次,怕是今年的收成会大大减少。”谢衍道。
“北秦就算是颗粒无收,也不可能由东魏提供那么大量的粮食,这其中必定有蹊跷。凤云,你立即去查,米粮店运出粮食的目的,以及小灯、瑜王、玲珑阁三者之间的关系。”
“是,阁主。”凤云领命而去。
“丫头,你是担心北秦和东魏发生战争?”谢衍目光沉沉,低声问道。
“是,瑜王运出了十次的米粮,我们竟然此时才知道消息,看来我们还是低估了他的实力。”
“如此巨量的米粮要想通过塞北的关卡,没有朝廷的文书,当地官员如何敢放行?”谢衍自问自答,“看来闵将军的功劳不小。”
“闵将军镇守塞北多年,在当地是有一定名望的,别忘了瑜王还有一个姨父姨母,都说强龙压不过地头蛇,他们在塞北多年,早已在那里生根发芽,普通人要想动他们,无意于蚍蜉撼树。”
“那丫头是打算放弃了?”谢衍微笑着问。
宋清歌淡淡一笑,原本沉寂的眸子,瞬间冰亮,“当然不是,若瑜王的胆子真的如此狂妄,将东魏百姓的生死置于水生火热中,我绝不会坐视不管。而且,瑜王得了天下,我们必定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