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九零:成为人生赢家(139)

作者: 灰绒 阅读记录

而她负责的小作者就恰好没有能出版的随笔文章,问起过去写的东西……

“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了,这样的不方便再出版了吧。”

电话那头的年轻女孩子回答道。

虽然也有一些没能过稿的稿件,但远远不够撑出一本书的内容,需要二十万字左右才行,只能写新的了。

说实话,李芸对这个叫容心的女生不太放心。

本来年龄就小,第一届时便是年龄最小的获奖者之一(顺便一提,另一个女生拒绝了邀稿),到现在都第三届了,也没有出现年龄更小的选手。

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作品是能展现一定实力,但她担心的是对方能不能写好长篇。

写惯了短篇的小作者也许一时还掌控不好全局。

选题时的分歧让她越发感到焦躁,不过之后发过来的大纲成功打消了盘桓在心头的疑虑。

故事的脉络十分清晰,布局结构也在及格线之上,李芸想,看来作者很明白自己想要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而这个故事对她而言,的确算得上是个小惊喜。

就像她曾向其推荐过的校园与恋爱题材,大部分年轻作者都会倾向于此类型。

要不然就是受日漫等等影响而生成的全然幻想的世界。

容心笔下的却是看似与现实世界相同的某个山下之村,去外面的世界继续求学的少年与留在这里的女孩子,以及女孩寄居的、得到了村民们敬畏的山中神庙。

那个村子平凡得仿佛就存在于地图上面的某省某市某镇里。

茶米油盐,家长里短,谁家孩子去城市里读大学了可是人们嘴里的有出息,一切似乎都很普通。

但一提及山中的神庙与职责近似庙祝的女孩,村人莫名的敬畏与三缄其口才隐隐透露出了一丝古怪的气息。

故事有趣,作者文笔也好,李芸拿到定稿后就挺满意的,小小修改之后就没有作者的事了。

不过当她顺便瞧了瞧从书里其他同事负责的稿件后,她开始觉得自己实在是够幸运。

同事负责的作者有能出版的各种随笔文章,工作比较轻松,之前她还为此感到羡慕,但现在不会了。

哎,明明那些作者的年龄比她负责的作者要大,可是写的东西好像更幼稚一些啊,或者说一看就是少年“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

当然啦,人家也可能就是那么想的,她点点头想道。

但让成年人去看,确实是不怎么喜欢,同样年轻的少年们喜欢就行。

策划那块儿在最初就有趁一点作文大赛“东风”的打算,作者们都是大赛的一等奖获得者嘛,现成的招牌和噱头。

不过再怎么日夜兼程地催流程也不可能赶得上这次的大赛。

三审三校能拼命压缩时间,可书号申请不行啊,三十个工作日是既定程序。

把所有工序都算下来,出版成书差不多需要三个月,上市估计得四月底五月初了。

这还是为了尽快加快速度,丛书由好几个编辑各负责一本,如果全都要一个人来做,时间会更长。

何况编辑本身还负责着其他书呢,李芸放下手上又一份的稿子,敲了敲酸痛的肩膀。

也因此,上头最后的计划是——必须要在今年的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出版前上市。

至于第三届的选手的水平与第一届的选手比起来如何,就交给读者们评判了。

不过作为宣传,当然是第一届的占优,毕竟大部分人已经被著名高校录取,进入大学学习也有一年多时间了。

他们升上大学后过得怎么样,有什么成绩,仍然继续着文学的道路吗?

相比每年都会按时出现的获奖选手,人们自然会更想知道这些事情。

初审、复审、终审过后,稿件便会进入排版与校对的环节,同样是三次,封面设计完成和书号申请下来后,一本书总算能印刷出版了。

而在封面设计上,李芸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丛书的每一册书都会是同样的设计手法,具体到单本则是把标题和一些图案图形换掉,但从整体上看是差不多的。

作为“少年作家”写的青春类图书,原本的设计方案也是偏向于突出那种青春感,以吸引目标读者。

顺便,设计和装帧都比较简单,能压缩一定的成本。

但这样的设计无疑不利于容心的那本,起码在她的眼中生生把书扯低了格调。

为此李芸建议这一系列的丛书可以考虑采用相近的浅淡纯色调,标题也用更为简洁典雅的字体,使其看上去更文学化更高级,尽可能增强家长为孩子购买的可能性。

经过领导与同事们的讨论,总之,最后这个建议通过了。

她心想,感谢你们可爱的编辑吧,一下子书上档次多了。

样书出来后,容心的那一本是又柔又淡的灰蓝色,标题《沉眠与星星》安静地落在上面,像个有点凉又有点温柔的恍惚梦境。

丛书里的其他几本有轻粉色也有蕊黄色,有薄薄的绿还有雾蒙蒙的紫。

在上市之前,出版社会把几本样书寄给作者。

当容心打开包装后,她摸了摸自己两辈子都是第一次出版的书,感觉……有点奇妙。

第163章 :寄信事宜

若是因为这是她的作品…倒也不算完全正确。

曾经拍过不少电影、电视剧和广告,获得了很多人的赞美与肯定,粉丝的喜爱也是唾手可得的东西。

就连片酬和代言费也是挺大一笔钱,根本不是区区一本的稿费能比得上的。

但是,和这本书相比,容心却觉得那些好像轻飘飘的,没有书沉甸甸的更有分量(其实也没多重,近二十万字而已,两百多页)。

文字总是更有力量?

…啧,也许只是因为书有实体,而影视剧和广告没法在手上拿着吧。

至于官方正版光碟,不是所有影视剧都有音像公司来买版权的,而且退一步说光盘也很轻啊。

收到的样书她是拿着单子去邮局领的,大部分同学并不知道这件事。

不过和程程还有程程妈妈说过,毕竟寒假的时候还拿写稿为理由婉拒过暂住邀请,其中一本样书已经打算好给程程让她带回去了。

但不是现在。

市场反响如何还不清楚呢,怎么着也要过段时间看看…

就算是成熟大人的她,如果书卖得不好的话也会觉得不好意思啦,太丢脸了。

怎么说呢,容心想,虽然钱并非万能之物,也不能作为衡量世间事物的唯一依据,只是吧,大部分情况还是行的。

就像人们评估一个人有没有出息,主要还是看对方的工资和福利情况,对不对?

还有书啊影视剧啊什么的,卖出去的价钱越高才越算成功。

人出版社还要靠出版的书籍吃饭呢。

不是有种说法吗,出版社的八成利润来自于全部书品的其中两成,出版的大部分书都赚不了钱甚至要亏本。

听起来编辑们肩头的压力很大诶。

唔,听上原说的(就是网友breeze的真名),他有家人里在当编辑。

出版了的事她倒是在信里告诉上原了,作为很谈得来的笔友,交流下各自的生活也很正常。

因为距离超级远所以才更能放心地说自己的近况——不,不要算实际距离。

要比实际距离的话还不如国内靠近边境的一些地方远,但是国籍不同造成的距离才算大吧,相比国内坐上火车就能走,去国外的话必须要先办护照和签证,否则根本没法出境、入境。

但他们心灵的距离很近哦(wink~),容心如此道。

笔友她以前没交过,其实网友也没交过啦。

这次要寄信到外国最初是一点儿都不清楚该怎么做,邮费又是多少。

在学校里不能随时上网搜索,也没有可请教的对象,当然,她也不喜欢把自己交了外国笔友的事透

上一篇: 将军府的小甜妻 下一篇: 星际之佛系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