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零:成为人生赢家(174)
不过,她瞥了一眼旁边同样在羡慕班主任名字的魏雨凝,忽然觉得心理平衡了一些。
再怎么说,【心】也比【雨凝】好上那么一滴滴呢,可喜可贺。
以她的未来审美来评价。
女同学们倒还挺喜欢【雨凝】这个名字的,觉得很好听,说像言情小说里的女主名字。
Emmmmm,现在的小说人物起名……拥有未来眼光的容心宽容地想,没办法呢。
正式开学后,班里的氛围稍微有点紧张。
毕竟是文科一班,分过来的学生都是按成绩划分的,在这样一个新的开始,所有人都在心里憋着一股劲儿。
想要证明自己选择文科是最有利的,自己的成绩一定会有提升;想要最少保持还可以的排名,不想被别人超越;想要,夺得那个一直被两人占据的位置……
班里多的是想把她掀翻下来的人,容心对新同学们的想法其实一清二楚。
这些孩子们的胜负心并不讨厌喔。
不如说很有趣。
因为很纯粹,又干净,目前看来,大家都是想要靠自己的头脑与努力,堂堂正正赢过原来的第一和第二。
说实话,他们已经受不了上一年只能争夺第三名的处境了。
对自尊心太不友好。
既然有了新的开始,那么就必定会有新的希望。
想要“争夺霸权”的孩子们如此相信着。
容心:充满信心与希望的眼神真可爱啊(捧脸)~
经过一个月兢兢业业的艰苦学习,高二的学生们意气风发(大部分)地步入了月考考场。
可惜,成绩发布后——
后面的排名倒是有了不小的变化,但文理科的第一名仍然是大家其实已经有点习惯了但仍然不太顺眼的两个家伙。
不能用“仍然”吧。
和以前还要分第一第二相比,这次于念和容心都是第一。
考前信心百倍想要考它个第一、第二的同学们都要吐血了,这两个“变态”分科之后杀伤力好像更大了?
几近满分的成绩,与第二名的分差之巨……
还不如那俩人在一块儿内耗呢。
他们由衷想道。
这一刻,因为分科文理而有了些隔阂的学生们,默契地有了一样的想法——
要是容心(于念)去了他们那边就好了。
并不知道这种想法,但即使知道了也只会一笑而过的容心并没有彻底放松下来。
在本科内排名第一是应该的,真要输给了其他小孩那她也太没出息了。
她的胜负要和于念比才行。
不过,分科之后,两人的成绩根本就不好比较。
就像每年的高考成绩那样,即使总分相同,但一般来说,文科分数线会高于理科,文科考生们的分数也会高于理科。
要比较只能把对方的成绩和高一时的成绩比一下。
看到底是进步、保持还是退步。
毕竟是分科后的第一次月考,所有人都绷着一股劲,容心和于念也一样。
结果自然是没有退步。
以他们俩高一的成绩,想要再进一步就很难很难了。
各科知识都掌握得完全,某些科目扣的那一点点分数,大部分时候都是老师最大限度提高了阅卷的严苛程度造成的。
只有极偶尔的情况,是他们两人粗心大意失了分。
而每当这种时候(初中和高一都有),据他俩身边的同学表示,感觉周遭的气压一下子就低下来了。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忙碌于学习的高中生活就更是了。
就在容心认真学习,认真和女孩子们说笑聊天,步调规律地享受学校生活时,于念那家伙打算参加物理竞赛了。
夭寿哦,她笑容完美地在心里吐槽。
虽然早就知道他超喜欢物理,也明白他不会放过物理竞赛这种对他非常有趣的比赛。
但……作为和他势均力敌的人,她要参加个什么玩意儿来扳回一城啊?
第204章
学科竞赛就不用想了,全都是理科科目,她一文科生非要混过去干嘛?
虽说所有的在校中学生都可以报名参加初赛,但报名的基本都是理科学生,如果对这些竞赛有兴趣一开始就该选理科的。
五科里面也许就计算机算不上理科范畴,不过含金量太低,考出来也完全没有扳回一城的效果。
更何况,容心想,她的计算机水平本身就不高,再想办法学这个会很费时费力,尤其是在她没兴趣的前提下。
而适合文科生的竞赛基本上只有语文和英语两类,作文或者英语演讲。
……可是她觉得哪个都不怎么样。
作文比赛初二就已经拿了一等奖,高二再去一次也没意思。
全国总决赛会在电视上播出的英语比赛,首先需要在分赛区选拔赛上一层一层的耗费大量时间,太麻烦了吧。
再说了,优胜者的奖励对她也没吸引力。
大部分参与竞赛、比赛者的目的都是获得各大高校的提前录取,当然,降分录取也可以。
虽然功利心有点强,但基本来说,获奖者们的成绩都是硬考出来的,人家在某一科甚至某几科方面的水平就是高。
之后对于继续深造很有帮助,有利于培养人才。
高中生们应该都挺期待提前录取的,但她不一样啦。
说起原因,容心一点儿不好意思的情绪都没有。
她就是想高考考出个超级亮眼的分数啊,最好还是“状元”(理所当然地点头)。
被说虚荣也无所谓。
成熟的大人才不会因为无聊的东西放弃对自己有利的事情。
况且……她微微垂下眼睫,眸光冷静而理智。
和那些被父母家人庇护的孩子不同,学习优异的光环对她来说可是一个能保护自己的好宝贝。
再次感谢我国自古以来对考取了功名的读书人的推崇。
提前录取的荣誉与高考状元所受到的瞩目相比,实在是差了很多,所以——
容心想,高考结束前谁也别想把她和学校分开。
看来只能让那小子独领一下“风骚”了……噗。
年级里的风云人物(总是占据名次顶端的两人算得上吧)有什么大动作往往会传播得很快,不仅是相熟的人和理科的知道了这件事,文科生们也同样听说了。
下意识的,他们带点好奇地看向自己班里的容心。
这些大孩子们想要问什么,对容心来说简直一目了然,表情超好懂。
再加上她之前也想通了,便干脆利落地坦白,“我不打算参加竞赛或者比赛。”
猝不及然得到这样的回答,有人感到很意外,忍不住追问为什么,然后就被自认为理解了的人堵了回去。
“学科竞赛都是理科的,本来就跟咱们文科生关系不大,要我说如果真对竞赛感兴趣,一开始就去理科不就好了。”
接着大家一算,对升学有利的文科类比赛其实真的没几个。
虽然总决赛会在电视中央台播放,级别也算挺高的,但说实话优秀选手大概率出自外国语学校。
他们对自己的水平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英语考试成绩那肯定不错,口语却不一定能比得过学校名字里就带着“外国语”的那些人。
好歹英语也是人家的特色和专长,真被他们这些靠综合实力的击败,也太惨了。
至于作文大赛,文科一班的同学们倒是挺有想法。
反正初赛不过是寄一篇作文过去,轻松得很,但他们会在成为高三应届生的时候再去参加,参加早了即使拿一等奖也没有提前录取的可能。
……现成例子,比如说那边初二就获了奖的那个。
容心:无辜笑.jpg
有的同学建议可以等下一年再参加一次,不过被容心摆手拒绝了。
她的决定很正常,大家都很理解,毕竟第二次参加比赛评委们不一定还能给一等奖。
只是其中也出现了不太和谐的声音,“不如以前是因为退步了吧,根本不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