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幸得识卿桃花面(13)

作者: 千苒君笑 阅读记录

他果然还是往上爬了,为了坐到今天的这个位置上,不择手段。

隔着一条清静的巷陌,把外面街上的喧闹都阻断,只隐隐约约传来人声,彰显着人间繁华。

卫卿站在高阔的朱门前,抬头向上望,见那高高的门楣上挂着一块牌匾,上书――卫府。

卫家,我又回来了。

那朱红的大门紧闭,门前守着两个护卫。

卫卿站在台阶下,一身洗得发白的布衣,毫不显眼。若是她仪容再凌乱一些,守门的护卫还可能会把她当做来乞讨的乞丐。

小厮领着卫卿,欲从朱门前经过,穿过后巷往后门进去。

大概以她现在的身份,连从这正门进去的资格都没有。

没想到,小厮几番催促下,卫卿连步子都没挪一下。

她从门匾上收回了视线,随意掸了掸衣角,抬脚便往门前的一段台阶走去。

小厮急忙拦了拦她,道:“二小姐,这正门是不会开的,夫人请小姐从后门入呢。”

卫卿不咸不淡地看了他一眼,道:“哪个夫人?徐夫人吗?”

小厮点头应道:“正是。”

卫卿眯着眼,看了看巷弄里青黑色的屋舍外的靛蓝蓝的天,道:“如今已经做了卫家的主母夫人了么。”

那年她被赶出家门的时候,那徐氏明明还只是个妾。

小厮哪敢惹徐氏,徐氏是当家主母,她说的话对于府里的下人来说就是懿旨。

现在徐氏让卫家大门紧闭,只准卫卿从后门进,分明就是不待见卫卿。他们这些做下人的自然看得清形势。

小厮语气有些不耐,再催促了一句:“二小姐还是往这边走吧。”

哪想话音儿一落,卫卿不急不慢,捋了捋衣角就势便在府门前的台阶上坐下了。

小厮愣了愣,就见卫卿小臂闲适地搭在了膝上,悠悠道:“回去告诉夫人,她什么时候肯开这门了,我什么时候再进去。”

徐氏不好好地把她丢在乡下,这个时候派人去把她接回来,若不是有她非回来不可的理由,那是为什么?难不成是单纯地觉得日子瞎过得无聊,所以找她回来添堵受虐么?

所以卫卿不着急。

小厮惊疑不定地去禀报了。

结果等了半晌,也不见大门有敞开的样子。中途倒是开了条门缝,从里面探出一双眼睛来,再与守门的护卫低语了两句,便又关上了。

卫卿起身,拍拍衣服,径直走了。

侍卫见状,也知道了她是府里的二小姐,连忙出声询问:“二小姐要去哪儿?”

卫卿头也不回:“回乡下。”

方才管家才吩咐两个护卫看好她,谨防她在门前闹事,她还什么动作都没有,这就要走了?

结果卫卿还没走出巷子,卫府紧闭的大门便缓缓打开,从里面跑出两个下人追上卫卿,请卫卿进家门。

卫卿这才停下脚步,回头。

她一步一步登上台阶,抬头看时,那朱门背后的假山庭院可见一角,端的是整洁阔气。

既然回来了,她便要堂堂正正地从这里走进去,她要踩在脚下的,可不光光是眼前这一段漆红光鲜的门槛而已。

第023章 谁都瞧不起她

此时卫辞书外出公干还没有回来,卫家的老夫人和徐氏,以及卫辞书的两个妾室,几个孩子,眼下都在正堂上,正等着卫卿不疾不徐地走来。

清淬的天光,被门框给圈限了起来,明亮得让人眼睛发胀。

卫卿从那海棠树下走过,出现在了门框圈限起来的视野里。她一身破旧的布衣,发丝绑在脑后,神色平淡,背脊挺得笔直。

这和当初被赶出家门那个瘦弱可怜、哭哭啼啼的小丫头大相径庭。

没有吾家有女初长成的羞羞怯怯,竟有一种不容忽视的沉静与利落。

坐在正首的卫家老太太一时间有些恍惚,不由忆起多年前,缪岚初入卫家门庭时,那番矜贵自持的京中贵女的光景来,心中微微一沉。

这是她的女儿,转眼间长这么大了。

老太太旁边坐着的便是徐氏,一脸精致的妆容,身材微微发福,少了些以前那股妖妖娆娆的韵味,可见日子过得滋润。

徐氏眯着眼,打量着卫卿,心里憋着一股火气,面上却不动声色。

她让下人开了后门接她进家门,已经是天大的恩惠,不想这丫头居然不识好歹,非要卫家敞开正门迎她回来!

卫卿在乡下的时候,徐氏便叮嘱过让林婆子多加“照料”,现在亲眼见了她,本以为她会是一副畏畏缩缩、烂泥扶不起墙的样子,却没想到在她脸上看不到丝毫的懦弱与自卑。

她那副平静的面孔下,究竟是怎样一副心思,徐氏盯着她看了半晌,也看不出分毫。

卫卿进得正堂门口,在老夫人跟前站定,然后撩起衣角跪下磕头,一举一动寻不出丝毫差错,道:“卫卿给祖母磕头请安。”

一看见卫卿,就不能不使卫家这些知晓内情的人心里膈应,老夫人亦是如此。

因为卫卿长得像母亲缪岚。

现在听卫卿给她请安,老夫人回了回神,面上有些无法形容的晦涩,僵硬地点点头,道:“你舟车劳顿,便不用行此大礼了,快起来吧。”

卫卿起身,又面向旁边的徐氏,也依然平静规矩,行礼道:“见过夫人。”

她越是这般,越是滴水不漏。

徐氏心下莫定,却也顷刻换上一副和颜悦色的笑脸,道:“老夫人都说不必多礼了,回了自个家里,你还客气甚?往后,你便随家里的孩子一起,唤我母亲吧。”

卫卿道:“是,母亲。”

徐氏现在是当家主母,家里不论她的孩子还是妾室生的孩子,名义上都得唤她一声母亲。

可徐氏认为,卫卿无论如何也不会愿意唤她母亲;只要她有一丁点不愿意,那就是坏了规矩,徐氏便能名正言顺地好好调教她。

没想到卫卿却一点犹豫都没有,唤她唤得十分自然,仿佛进了这家门,往后大家当真是一家人一般。

大概是在乡下这些年,吃尽了苦头,现在好日子来了,当然要上赶着些吧。

徐氏想来想去,只能想到这个原因,不由笑意中带着鄙夷和不屑。

现在她是卫家的正牌夫人了,这小丫头片子若想跟她过不去,那还有的是苦头给她吃!

徐氏身边站着一双儿女,眼神各异地打量着卫卿。

女儿大概十四五的样子,生得亭亭玉立,是卫家的长小姐,叫卫琼琚。儿子则是卫家人人捧上了天的卫辞书的独子,叫卫子规,排行第四。

卫卿排第二,下面还有一位妾室生的女儿,叫卫琼玖,笑得甜甜的,唤卫卿一声“二姐”。

卫琼琚则温婉大方,柔柔道:“二妹,你可总算回来了。”

卫辞书总共就这四个孩子。

旁边的卫子规才六七岁大,卫卿记得她离开这里的时候,他连话都还不会说,眼下却能用鼻孔冷哼一声,说道:“你就是那个被赶出了家门的孽女?”

此话一出,堂上的气氛当场有些尴尬。

老夫人微微沉了沉脸。

徐氏毫无责怪之意,理所当然地对卫卿道:“子规还是个孩子,童言无忌,你莫往心里去。”

卫卿不置可否地低着眼帘,眼底里深得无底,看着这张稚嫩却趾高气昂的小脸。

平日里一定很得卫家人的宠爱,才养得这般张扬跋扈。

卫卿勾着嘴角笑了,笑容极其温和。

她像一个姐姐逗弄弟弟一样,伸手轻轻掐了一下卫子规的脸蛋儿,笑眯眯道:“是呢,你怎么知道的?”

众人脸色不均。

卫子规极其嫌弃,当即就要挥开卫卿的手。

结果卫卿先一步放开了他的脸蛋儿。卫子规小脸很嫩,连一丝红痕都没有。可见她真的没有用力。

徐氏虽然非常不爽卫卿碰她的儿子,可堂上俨然一副一家和睦的样子,她也只好隐忍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