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幸得识卿桃花面(151)

作者: 千苒君笑 阅读记录

静懿优雅地坐到膳桌前,挥手让宫女们退下,自己动手布汤,故作徐徐道:“首辅的身体怎么样?听说他今天在太医院躺了大半日?”

卫卿道:“首辅受了风寒,发了高烧。”

“要紧吗?”静懿问。

“首辅离开的时候已经退烧了,我也开了药给他带回去,应是无大碍。”卫卿看她一眼,道,“公主既然知道首辅大半日都在太医院,为什么自己不过去瞧瞧?”

静懿一脸冷贵道:“本宫又没病,去太医院太招摇了。”

就静懿这样矜持下去,怕是矜持一辈子都没个结果啊。

但是卫卿也不会闲到去瞎撮合,就算静懿再勇敢,倘若苏遇无意,也只是徒增伤感。

所以现在这样也挺好。

静懿给卫卿也舀了一碗汤,卫卿再三想过,今天应该是没有别的使她受呛的话题可说了,于是不大意地开始动手喝汤。

哪想,静懿拿着调羹送了一匙汤到了嘴边,忽然想起了什么,又道:“哦对了,关于大都督是不是太监这事,我着人去净身房查了。”

“噗——咳咳咳——”

汤水从卫卿的鼻子里呛了出来,静懿连忙好心地拿手帕给她擦,道:“喝个汤而已,你怎么这么不小心?”

卫卿:“……”

静懿一副了然的语气,道:“是不是听到大都督,心里激动了?”

卫卿面瘫:“我真是好激动啊……”

静懿道:“要不是净身房的师傅换了两批,早就该打听出来了。但你也别着急,我已经让人去找以前净身房的师傅了,相信这事儿很快就有结果的。”

卫卿震惊道:“这事公主为什么不事先跟我说一声?我说过不需要知道这些的。”

静懿一脸理所当然道:“我当然知道,你说过他是不是太监都不要紧,可是既然以后要在一起,事先打听清楚有何不可?莫要等到洞房花烛夜的时候才发现他没有,你怎么办?”

卫卿一巴掌拍在额头上,真的觉得头都肿大了。

静懿见她如此反应,便端着架子道:“怎么,你觉得本公主帮你打听打听,是在帮倒忙吗?”

“我没有那个意思。”

静懿道:“你分明就有,满脸都写着不乐意。”

卫卿心力交瘁地解释道:“我是觉得,这是殷都督的个人私事,这种事还要去打听伤他自尊。”

静懿不屑地撇撇嘴,一副很看她不起的样子,道:“还没嫁给他,就知道帮他说话了。真是女大不中留,胳膊肘往外拐。”

卫卿:“……”

她还能怎么办?都怪她当初一时八卦嘴贱,问了一句不该问的。

哪里晓得静懿会如此认真执着。

现在静懿都大张旗鼓地着人去净身房问了,殷璄耳目众多,传到他那里是迟早的事……

静懿还道:“总之,你放心等结果吧。大都督若不是太监,我好安心撮合你二人,他若是太监,你就再好好考虑考虑。”

卫卿真担心,在结果还没出来之前,她就会先被殷璄给结果了。

第201章 心虚成这样

进宫这么久,卫卿也见惯了宫里的太监,他们行走间有些夹着腿扭扭捏捏,说话时有些捏着嗓尖尖细细,有的甚至还有香粉敷面的习惯。

殷璄和他们相比起来,着实云泥之别。

卫卿深刻地意识到,最初说殷璄是太监这回事,有可能真的只是漪兰胡编乱造的。

入夜后,用罢了晚膳,卫卿从静懿这里回太医院。

路上,她十分严肃地对漪兰道:“你给我老实交代,当初说殷都督是太监,是得锦衣卫承认了的?”

漪兰点头:“是啊,怎么了?”

“他们是怎么承认的?”卫卿问。

漪兰摸了摸鼻子,细想道:“不是都默认了么。”

“说清楚,怎么默认的,你亲口问了?”

漪兰觉得这事貌似有点严重,于是怂了怂,如实道来:“奴婢当时不是觉得奇怪么,大都督管理东厂,东厂的全都是太监,就问锦衣卫大都督是不是也是太监?他们都集体沉默了。”

卫卿:“然后呢?”

“然后”,漪兰眨眨眼,道,“没有然后啦。”

卫卿眯着眼看她,“你不老实交代是不是?”

漪兰委屈地瘪了瘪嘴,道:“然后他们就纷纷朝奴婢拔了刀,奴婢被吓坏了……”

卫卿揉着发胀的太阳穴,道:“你说他们默认了,那干嘛还向你拔刀呢?”

“定是奴婢说了真话犯了忌讳呗,毕竟这关乎男人的尊严,更何况是大都督。”

经过一片池塘时,卫卿几乎是咬着牙道:“漪兰,我一脚踢你下去可好?”

“不好不好,这样非常不好。”漪兰摇头,趁卫卿发作前,连忙一溜烟跑到了前面去。

诚然,流言的酝酿是需要一点点时间的,等酝酿成熟以后,就会像风吹麦浪一样一波波流传开来。

静懿公主派人去净身房打听大都督是不是太监的事,先从净身房传了出来。

传着传着就变了味道,由起初不确定大都督是不是在净身房净过身,变成了大都督居然在净身房净过身!

宫里有经验的人自然不会这么认为,可宫里多的是像漪兰那种年纪轻轻又爱八卦的小宫女儿。

有一次宫女们三五成群地在背后八卦大都督是太监时,还恰好被殷璄给撞个正着。

几个宫女跟见了鬼似的,吓得魂飞魄散,连忙作鸟兽状散了。

锦衣卫非常生气,道:“是谁在背后乱嚼舌根,待属下把人揪出来,先把他舌头拔了。”

殷璄丝毫不受影响,语气寻常道:“去查查。”

很快锦衣卫就查到了线索,到殷璄面前禀道:“回大都督,是净身房那边传出来的,一查得知,好像是静懿公主去净身房打听大都督的事。”

殷璄神色不变,道:“去问问公主,是帮谁打听的。”

锦衣卫去过静懿公主那里,又回来,表情有点复杂地禀道:“回大都督,公主说,公主说是卫二小姐怀疑大都督是那个。”

殷璄闻言一点也没感到意外的样子。

怪不得,近几日她都躲得远远儿的。

这厢卫卿还在太医院里,对此一无所知,静懿宫里派了宫人匆匆过来,让卫卿尽快去一趟。

卫卿也不耽搁,收拾好药箱就去了静懿那里。

结果才走到半路上,卫卿便看见前面有锦衣卫。她心想,眼下正值多事之秋,还是能躲则尽量躲着一点吧。

于是脚底一转,就抄了个去静懿宫中的小路。

这条路上因为僻静,平时很少有宫人绕路走动,小径两边栽种着柳树,已经抽出了新的嫩绿枝条,在风里款款摆动,十分柔软婀娜。

石板铺就的干净路面上微微有些湿润,昨夜下过一场春雨,空气里有几许草木清新的味道。

然而,让卫卿没想到的是,抄小路居然也能碰上锦衣卫,真是运气不要太好。

当卫卿抬头时,就见那柳树下站着一人,着黛青色曳撒,腰封束腰,衣角鱼龙暗纹浮动。他身形挺拔英长,柳梢落在他肩上,那抹新绿仿佛也变得极是鲜明。

顿时卫卿就明白了,那些锦衣卫恐怕是故意在她眼前晃,她一躲便会抄这条小路,原来他们的头儿正在这等着呢……

这种情况,躲还是不躲呢?

卫卿在这样想时,脚下已经本能地挪着脚步,悄悄地试图往路边的柳树后躲去。

殷璄却似背后长了双眼睛似的,蓦然道:“很难得,见你心虚成这样。”

卫卿脚步一顿,既然被他发现了,也没必要躲了,从善如流地夸赞道:“殷都督可真敬业,这宫里大大小小的地方都要亲自巡逻。”

殷璄转过身,声色平和,一副很好说话的样子,但卫卿觉得绝对是表象。他道:“再敬业,也堵不住宫里的悠悠众口。”他见卫卿离他几丈远,复道,“走过来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