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幸得识卿桃花面(163)

作者: 千苒君笑 阅读记录

看见卫卿前来,静懿一点也不意外,招呼她道:“坐一坐,一会儿准备用早膳了,用完早膳再回太医院吧。”

卫卿看了看满屋子伺候的宫女们,道:“我能和你单独聊聊吗?”

卫卿昨晚没睡好,在静懿这里尽量压抑着坏脾气。

静懿挥挥手,让宫女们都退了出去。

静懿问:“你想和我聊什么?”

“公主为什么要这么做?”

静懿道:“什么为什么,昨日我叫你去帮我拿书,却很久都不回来,我担心你出什么事,所以就叫大都督过去看一看。”

“我之前是不是说过了,我的事情公主不用多费心,顺其自然就好?”

卫卿不领情,静懿也拉不下那个脸,便又端着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道:“哼,本公主哪有空为你操心,本公主是在为自己操心。首辅为朝廷尽心尽力,他不是说了么,在大都督没成家之前他也不会成家的。只有大都督成家了,他才会考虑个人终身大事。”

卫卿轻轻地嗤了一下,道:“静懿,你要自欺欺人到何时?首辅不愿成家是因为心里没人,找出这样的借口先声夺人谢绝皇上的赐婚,更是因为他心里没你。”

静懿沉默,许久都没说话。

再开口时,她声音有点哑,道:“我不想破坏今天一天的好心情。你要是再多说一句,我会跟你翻脸的。”

卫卿走到静懿身后,随手把住静懿的椅把,手上稍一用力,就连人带椅地一起转动过来,面向自己。

静懿看着她神色莫辨,心里莫名地提了起来。

平日里她都是恭恭敬敬的,只有这种时候才让人有种捉摸不定的感觉。

卫卿缓缓弯下身来,靠近静懿。

静懿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听她说道:“公主有不喜人干涉的事,我也有。事不过三,未免下次公主再做出类似的事情,我觉得有必要提醒公主一下,我的事不要再插手,好吗?”

她说得心平气和,看似商量,可是无形之间却有一股不容商量的强势。

静懿以为自己会对卫卿的不领情感到生气,可是真当她靠近、目色温和而又沉静地与自己这样说话时,静懿却生气不起来。

她总是对卫卿的这种说一不二的强势感到安全和信赖。就像那个夜晚为了保护她、对她不离不弃时一样。

静懿怔怔地看着近在咫尺的卫卿,她戴着官帽,头发都尽数拢进了官帽里;一张脸十分白皙,一双眼深浅不定。

卫卿见她不说话,知道自己有些逾矩,便收敛了两分,缓缓直起身又道:“静懿,感情对于我来说不是很重要,对我而言重要的是生存,是立足。

“谈情说爱离我很远,之前只是不想让你误会我跟首辅,却不料给大都督带去了许多麻烦,也让你误会到这种地步,是我不该。今日把话说清楚了也好,免得以后趁我不备你还来。”

静懿道:“说到底,你还是嫌我多事。”

卫卿道:“没嫌你,但多事是真的。”

静懿撇开头不再看她,“你还是第一个,嫌本宫多事的。”

卫卿也没久留在这里给静懿添堵,往后退了两步,又恢复了寻常在宫中时候的样子,道:“想来今天公主也没心情让我陪早饭了,我先告辞。”

等卫卿退出寝宫之后,倔强的静懿才缓缓把头转过来,看着空空的房门处。

漪兰昨晚得了静懿那处的传话,说是卫卿晚上在她那儿不回太医院,因而漪兰就尽职尽责地帮卫卿值夜。

今早卫卿回来了,一言不发地洗漱更衣,漪兰看她脸色,试探地问道:“二小姐和公主吵架啦?”

卫卿仰头漱口,又吐了漱口水,道:“啊,估计有好一阵子她都不想见我了吧。”

漪兰道:“怎么会,静懿公主面冷心热,很在乎二小姐。哪次有好吃的好玩的,不是想着二小姐?”

卫卿当然知道,但是静懿那姑娘要是心热起来,能管闲事管到五湖四海去。

她不想下次再因为静懿而发生让她措手不及的事,所以这次说话严肃了一些。

静懿生性倔强又傲娇,肯定不想再理她。

而卫卿心里若是好受,也不至于频频蹙眉。

卫卿坐在镜台前,漪兰帮她重新整齐地挽好头发,戴上官帽。

只是鬓边用来固定碎发的细簪只剩下左边那枚,右边的才发现不见了,卫卿把换下来的太医服找了一遍,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了。

一枚细簪,许是在哪个地方掉了,卫卿也没太放在心上。好在这个东西她也不缺,随后漪兰就又给她拿了一枚新的来,别在鬓边。

第217章 捅了篓子

说起卫家,自从卫卿进宫以后,一次都没回来过。

老夫人和卫辞书念起卫卿,都会责骂她“不孝女”,连家都不顾了。

不过没有卫卿在,卫家也不算太平。徐氏和梅姨娘处处争宠,卫琼琚又和卫琼玖处处争锋相对。

年后随着开春,天气暖和,容山书院开学了,这些达官显贵们纷纷把自家的孩子送进书院里去。

卫子规离成年还有好大一截,又性子顽劣,正是需要严加管教的时候。

除了容山书院这个最好的书院,别的地方卫辞书和老夫人一点都不放心。要是书院里的先生趋炎附势、百依百顺,反倒是害了卫子规。

况且卫子规一直嚷嚷着要回容山书院去学习,并且保证再也不偷东西了。

老夫人便对卫辞书道:“要不,改日还是亲自登门去拜访书院的院长,说说情,叫他再给我们子规一次机会。”

卫辞书放下脸面去了。

院长一点都不想再收卫子规,但卫辞书好说歹说,又不能不给孩子改过自新的机会,便勉强答应了。

然而,哪知卫子规非但死性不改,反而变本加厉。他去书院哪里是去学习的,分明是去报仇的。

上次那几个说他偷东西的学生,他还记得清清楚楚,一直恨得牙痒痒呢。

结果才开学的第一天,卫子规就把其中一个直接推进池塘里,差点淹死。

等人从池塘里救起来时,已经冻得脸色青紫。

大家赶紧把那孩子送去就医,无瑕顾及到卫子规,卫子规看着被自己推下去的奄奄一息的同窗,还狠狠啐了一口,道:“背地里告状,死有余辜!”

这回卫子规捅了个大篓子,他推下池塘的正是刑部尚书家的嫡子。

那嫡子在刑部尚书家的宝贝程度,丝毫不异于卫子规在卫家的程度,但是身份地位却远比卫子规显赫多了。

他的父亲是刑部尚书,母亲是诰命夫人,乃正经的世家显贵。

之前卫子规偷东西的事,孩子的父亲们看在和卫辞书同朝为官的份儿上,没有计较。

可是如今卫子规非但不知悔改,还把人推下池塘,小小年纪就有此等险恶用心,与故意杀人有何区别?

卫辞书亲自去刑部尚书家赔罪,可是这一次自家儿子还躺在病床上人事不省,刑部尚书怎会善罢甘休。

要不是内阁压着,恐怕刑部一张奏折就递了上去,弹劾卫辞书。

卫卿在太医院里做着日常本分之事,时不时给皇帝调配一副养生汤,又时不时往后宫娘娘们那里走一趟。

卫辞书托了宫里的太监,到太医院来传话给卫卿。

刑部尚书的儿子病重,让她即刻去刑部尚书家里,务必要治好尚书家的儿子。

卫辞书刻意没提事情的始末,可是卫卿若要打听,这又有何难的。

一打听得知,原来是卫子规把人害的,卫辞书这是要叫她去给卫子规善后啊。

漪兰道:“自从二小姐进宫后,卫府一次不曾派人来问过,现在倒好,小少爷闯了祸,他们却第一个想起二小姐来。二小姐打算怎么办?”

卫卿眯着眼,悠悠道:“我要是治好了,刑部尚书会看在我是卫辞书的女儿的份上,原谅卫子规几分;可我要是治不好,就会被卫辞书推出去当替罪羔羊啊。这横竖我都落不着好,我又不傻,这活儿能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