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得识卿桃花面(331)
殷璄手掌着她的腰,深沉地回应了一番。
她吻过后,渐渐退出来,与他额头相抵,鼻尖相碰。还未说话,便绽开唇边笑意,缓缓平息。
殷璄低低道:“等我早朝回来。”
卫卿睁眼间,眼底依然是笑意盎然,哪想勾着他的手臂却突然用力,整个人十分敏捷迅速,倏地把殷璄往下压,紧接着就骑身而上。一套动作,善借力,又流畅利落。
她看着殷璄,下一刻俯头就又吻了下去,一边亲着他,一边动手扒掉他的腰带,扯开他整齐的曳撒。
殷璄眸色转深。
卫卿顺手就探入了他的衣底,挑衅道:“你想把我撂床上,自己去早朝?”
她虽然不能阻止他去上早朝,可这样磨一磨他,心里还能平衡一点。
殷璄任她欺压在自己身上,弄乱自己的衣裳,低哑道:“你还想再来一次?”
衣底下那只手,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四处撩乱。
卫卿得意道:“再来一次,大都督早朝会迟到的。”她就是料定他不能把她怎么样,才越这般热情啊。她亲了亲他的耳朵,又轻咬了一下,说话时气息往他耳中去,又低笑道,“我就是想再看一遍你穿衣时的样子。”
说着卫卿在他蹭了一番,才不紧不慢地起身,看了看殷璄衣襟凌乱,满意道:“大都督重新穿吧。”
殷璄起身,坐在榻边,只能重新整理。
可刚拢了拢衣襟,这时外面就响起了足步声。有人在外面禀道:“大都督,刚刚宫里来人传话了,皇上今日休朝一日。”
卫卿脸一瘫:“……”
殷璄声色寻常道:“知道了。”
禀话的人又退下了。
他这才回头看向卫卿,一边抬手解了曳撒,一边抬着眉梢与她闲聊道:“我脱衣时的样子,你要看吗?”
卫卿抽了抽嘴角,道:“我刚刚只是跟你开个玩笑。”
殷璄道:“现在我也不用去早朝了,可以慢慢脱了穿,穿了脱,给你看个够。”
卫卿满脸抽搐,往里端挪了挪身子,尽量镇定地眯着眼道:“虽然不用去早朝,可公务也不能废。卫厂不是还有一大堆事务要处理吗,还不去?”
殷璄道:“卫厂的公务都挪到了书房里。”
卫卿打了个呵欠,一脸困意:“昨晚没休息好,突然觉得好困,我先睡……喂!”
没一会儿,床榻间窸窸窣窣,甚至开始摇晃起来。
卫卿跟他在床上斗了几招,本就不是他的对手,身体还处于惫懒之中,很快就败下阵来。
“殷璄,我先睡行不行,明天,不,后天再来,现在很累,没有力气……”
“累?方才你撩拨我的时候,不是挺有力气的?”
“那个是临场发挥……”
金钩轻晃,纱帐悠悠地垂了下来。寝衣一件件被殷璄剥开,从床畔滑落。
第434章 谈谈婚后感
殷璄扶着她的腰,把自己深深送进去时,卫卿口唇微张,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皇上今天为什么休朝?啊?到底是为什么?
“殷璄……”她咬牙低唤,真是让她又爱又难招架。
沐浴过后,她身上又有种让他执迷的药香。
昨夜恩爱,不想她身子里还残留着温暖而湿润的触觉。他闯进去时,里面又紧又窄,虽不艰涩,却也层层推拒阻碍,反而愈加激他沉身逆行。
卫卿也没想到,昨夜的余韵还在,她下意识紧紧包裹着他,没多久,竟又被没顶的欢愉给推至云里雾中,轻飘飘如羽毛一般。
每一次他用力往她身体里送时,床榻以一种十分旖旎的意味开始耸晃,床间辗转出卫卿轻喘而难耐的声音……
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在家里挑逗这家伙时一定要多加注意,不然一不小心,自己就给栽进去了。
卫卿婚后第一次进宫上职,已经是七天以后的事情。
她知道,宫里宫外有关她的传言,都已经传了不知几个版本了。面对宫人们暧昧的表情,她只能硬着头皮当没看见。
静懿倒是十分关心她,一见了她便问:“能谈谈你的婚后感么,听说大都督把你折腾得很惨,这些日都卧床休息了么,是不是很痛苦?”
卫卿想了想,道:“其实还好。”
就是比较累……前两天两腿颤颤,身子骨真跟散架没区别,今天她来上职,仍还腰酸腿软的,不过已然能克服。
静懿皱着眉道:“我知道你,向来十分能忍。你说的还好,那应该就是相当痛苦了。”她若有所思又道,“如此,还是不要嫁人的好。一个人过得滋滋润润的,何苦要把自己送上门去给别人折磨,你说是不是?”
卫卿揉了揉额角,道:“静懿啊,你这都还没有对象,就开始恐婚恨嫁,是不是太早了?”
往后日子步入了正轨,卫卿依然在太医院当值,时不时到皇帝跟前转悠两圈,在后宫里走动走动,再去静懿那里陪她解解闷。
到了下午散值的时候,殷璄的轿子总是在宫门处停着等她。
皇帝把卫卿召到跟前来时,不仅仅是问她养生之类的问题,还有一些政事上,也询问她的意见。
卫卿要是给皇帝出主意,明儿朝堂上一定又会有弹劾她的折子。
遂缪谦被从兵部调到了御史台,御史台是独立于内阁的一个谏言机构,有责任和义务向皇帝谏言。
如此一来,皇帝一遇到难题,就丢给缪谦,缪谦再丢给卫卿,那便是再顺理成章不过的了。
而这次卫卿和殷璄的联姻,在皇帝眼里,那是一次成功的联姻。还有先前的蔡家和寇家也是如此。以文臣牵制武将,可防止朝中两党分立,联姻就成了诸多解决办法中的首选。
皇帝鼓励文武大臣们相互联姻,朝中越是不对头的文臣武将,皇帝就越是有意撮合两家的儿女结成一家。
两家亲家看不过眼,当场拍鞋板的情况都有。不过皇帝却是乐见其成,成了最大的和事老。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卫卿成婚后不久,皇帝得知缪谨也从边关返回了京城,不过他只能在京城停留个把月,之后就又要回边关去。
缪谨曾也是故去太子的伴读,当初乃才华横溢的风流少年。皇帝也想看一看,这些年缪谨在边关磨砺过后,又是番什么光景,故而召见了他。
皇帝一见,没想到当初风度翩翩的少年郎,而今却是英姿飒爽的俊美青年。
往事不可追忆,皇帝难免想起故太子,颇为伤感。又叫缪谨退下。
缪谨从皇帝那里出来,途径御花园时,怎想静懿也难得出来逛逛,正也在御花园里赏景。
两人在小径上碰到,静懿猝不及防,险些又和他撞上。
缪谨正想伸手扶一扶她,她踉跄往后退了退,身后又有一群宫人。缪谨就不着痕迹地收回了手。
静懿抬头一看是他,本来有些薄怒,但眼里的怒色却不自觉消了消,面上更加冷艳,道:“你怎么在这里?”
缪谨道:“承蒙皇上召见,得以进宫一趟。”他亦往后退了退,作揖道,“缪谨参见公主。”
静懿下意识皱了皱眉,这番行礼让她有些不舒服,不知是不是因为他是卫卿的二舅舅的缘故。
遂静懿冷冷拂袖,径直从他身旁走过。
她的裙角上夹杂着一股女子幽香,勘勘从他的衣边擦过,隐隐有余香缭绕。
等她走远以后,缪谨才无奈地直起身来,摇头笑了笑,转身离开了,自言自语道:“这丫头还真是不好哄,拧巴得很。”
静懿站在林荫下,蓦地住了住足,回头看来。
只见缪谨的背影走在那树影婆娑间,金灿灿的阳光斑驳地洒照在他的背影上,显得十分笔挺俊朗。
要不是因为他是卫卿的二舅,她才不屑于对他一顾。
今年百姓安顺,没发生什么大事,朝中官员也乐得清闲。
皇帝组织了一场深秋围猎,大家都兴致高昂,朝臣们开始积极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