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幸得识卿桃花面(385)

作者: 千苒君笑 阅读记录

温少卿凝了凝眉。

这时,一名官差从外面走了进来,向温少卿禀报了一件事。

他暂顾不上卫卿,起身就离开牢房走了出去。

官差禀报,皇帝刚刚下令,让内阁首辅来接手这件案子,命温少卿全力配合他。此时首辅已经亲自到大理寺来了,眼下正朝牢房这边过来。

温少卿刚一出牢房大门走了不远,迎面就看见苏遇匆匆而来。阳光下,他那身绛紫色官袍翩然绝尘,那衣袂翻飞,眉眼如墨,十分的俊逸。

往昔逢人便三分笑的他,眼下冷冷清清,面上无一丝笑意。

温少卿上前见礼,苏遇看他一眼,便兀自从他身边挥袖走过,道:“温少卿还有闲情逸致在这里审问旁人?带人去,把明妃宫里所有宫人,全部弄到大理寺来。那几个贴身伺候的,一个都不要放过。”

温少卿愣了愣。

他想的,和卫卿想到一处去了。

温少卿道:“明妃娘娘行丧,若是这时去带人,会不会……”

苏遇道:“死人重要还是活人重要?”

温少卿只好领命去办。只是他头都大了,这要去明妃宫里拿人,不知道得有多大的阻力……

看样子,首辅今天的精神和脾气都不太好,还是不要再出言顶撞了。只不过让首辅来审大都督的夫人,也不知是好是坏。

事情弄成这个样子,也不是温少卿所能掌控的。

温少卿走了没一会儿,卫卿便在牢里等到苏遇来了。

他在卫卿的牢门外站定片刻,静静地看着卫卿。

卫卿同他一样,脸色皆不好。但是她却似笑非笑,心情不错的样子。

卫卿道:“首辅来了?这效率也真是可以,才一上午过去,便向皇上主动请命来审我了?”

苏遇抬脚走了进来。

诚然,大理寺已经有人管这案了,要不是苏遇主动请命,皇帝也不会重新委任他来。

苏遇在卫卿面前坐下,看了看她的手腕,半晌才道:“你拿我对你的关心,来威胁利用我?”

卫卿挑了挑眉,看他道:“我逼你了吗?搞得好像你没对我做过这种事似的。”

顿了顿,又道:“昨天事发突然,于首辅而言,最好的做法便是袖手旁观,可偏偏首辅自己乱了方寸,这可怨不着谁。”

“卫卿,”苏遇道,“这世上,也就只有你,能让我方寸大乱。”

是了,他明明可以不用管,甚至可以坐观虎斗,说不定还能从中渔利一二。但他就是趟进来了。

卫卿道:“事已至此,首辅只能尽全力保我,不过这可能与你背后主子的意愿背道而驰了。不然,这辈子还不等你斗败殷都督,可能人就没了。”

苏遇道:“能与你一起死,倒不失为一桩美事。只不过不是现在。”他抬眼看着卫卿的眼睛,道,“不过你不用这毒威胁我,我也会尽全力保你。我要你活够这一生,最后慢慢老死。”

卫卿皱了皱眉,道:“我不喜欢听这些废话,直来直往、利益诉求,让人爽快得多。”

苏遇敛着衣角起身,道:“当是我欠你的,现在还你。”

卫卿淡淡冷色道:“还我,听来倒像是施舍似的。如若我觉得你欠我,我会亲自来取。”

大理寺的人去明妃宫里拿人时,宫里上下一片惶恐。

皇帝这些日政务繁忙,正好又遇到邦交邻国准备来使,暂时顾不上明妃的事,就全权交给皇后在负责。

皇后管理内宫,明妃尸骨未寒,这种事当然是要严加喝止。明妃宫里的宫人要是被带去了大理寺,那明妃身后事谁来打理?

因而大理寺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皇后平时不发威,一旦发起威来,也足以震慑六宫。

正僵持不下时,一直跪在明妃灵前的静懿忽然开口说话,道:“让他们把人都带走吧。”

此话一出,大理寺和皇后这边均是一愣。

皇后道:“静懿,你母妃的后事尚未处理完,这时候怎能……”

静懿道:“却人手么,从我宫里调。”她伸手,旁边的宫女连忙来搀扶她。

只是跪了太久,难以站起来,刚起到一半,又跌了下去。

静懿整个人憔悴得快要不成人形。可她最后还是站起来了,凹陷的双眼扫过殿前所有人,最后定在大理寺温少卿的身上,声音干哑道:“我母妃生前宫里所有人由温大人带回去一一审问,请你既不要放过凶手,也不要冤枉一个好人。”

温少卿揖道:“谨遵公主懿旨。”

话语一罢,温少卿当即着官差去带人。

首辅让他来拿人时,只提了一个要求,一定要快。

于是官差一进,当即迅速搜罗所有宫人,一个房间都不要放过。

当他们去到宫人居住的房间时,果然,看见一个宫人正悬梁自尽。她脖子已经套了进去,脚下的凳子也踢开了,在白绫上晃晃悠悠地蹬着脚。

第504章 转机成变故

官差连忙上前把她解了下来。她泣不成声,悲戚道:“奴婢跟随娘娘多年,娘娘一走,奴婢恐她那边无人打理照料,求求你们就成全奴婢,让奴婢跟着娘娘去吧……”

后宫妃嫔身边贴身的宫人都是从娘家陪同进宫的,与主子一荣俱荣,因而十分忠心。

自家主子若是遭遇不测,这些贴身奴才要是继续留在宫里可能也只会遭别宫的欺凌。

因而等明妃的后事处理完后,这些贴身亲近的宫人则前往守陵的守陵,陪葬的陪葬,残酷得很。

温少卿沉目看了看她,道:“把人带走。”

带回去的诸多宫人分两批,一批是平日里负责外围杂活的宫人,一批则是负责明妃日常生活的近身宫人。

近身宫人一共有一个太监总管,两位嬷嬷和四名宫女。

而要上吊的那位正好是明妃最亲近信任的一位姑姑,年纪与明妃相当,比宫女大又比嬷嬷小,是当年陪嫁到宫里来的。

苏遇命温少卿一一审问外围宫人,而那几个贴身伺候的,则由苏遇自己来审。

三皇子那边想必正坐等卫卿落罪、缪家再度凋落呢,这时候苏遇涉身其中,无疑是从中作梗。可能苏遇自己也是面临着相当阻碍。

但是没有办法,不论是出于私心还是受到挟制,他都必须出手干预。

以往做事从容不迫、在朝中温文尔雅的首辅大人,没想到居然也有一副雷霆手段。

他本就善揣摩人心,谁的话真真假假一听便知。

那些个内侍宫人暂且无事,他们的供词也已经详细地记录了下来。可就是那个平日里对明妃最忠心、一心赴死追随的姑姑,被苏遇动刑,折磨得几乎不成人形。

只不过伤都是伤在内里,表面上不见一丝伤痕。

按照她的供词,明妃在静懿宫里的时候,劳累过度,卫卿帮她看诊,施了针服过药回去过后才毒发的。

可明妃服用的汤药和静懿服用的安神汤是一样的,那便只有银针有问题。

她一口咬定是卫卿用银针给明妃下了毒。

这从宫外带进来的下人虽说是一荣俱荣、忠心不二,可有时候也有例外。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拒绝得了其他的诱惑的。

卫卿在牢里等结果,她和苏遇一样,认为问题就出在这名姑姑身上。

如果她的银针是在其他后宫妃嫔那里行诊时会换掉的,她有替其他妃嫔们施过针,那早该有人中毒了。

而她明明没有给明妃施针,却被指认明妃受针以后回去便毒发。

当时殿中除了熟睡的静懿,便只有卫卿、明妃还有她身边的这个姑姑。

想必是那个时候,那姑姑神不知鬼不觉把银针掉包的,罢了还往脉枕里插了一根毒针。

也只有她,能接近明妃的饮食。

卫卿大意,但更没有想到那姑姑会对自己的主子痛下杀手。

姑姑受刑后奄奄一息,偏偏死又死不成,痛不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