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幸得识卿桃花面(39)

作者: 千苒君笑 阅读记录

老夫人面色晦涩,她才用体谅大度夸过卫琼琚,现在由卫卿口里说出来,只觉得讽刺至极。

这下卫琼琚连委屈都不能了,不然便是不识大体。

卫卿换好衣裳便随管事出门去,还不忘带上漪兰。

一众人干巴巴地站风晓院里,眼睁睁看着卫卿离去。

徐氏恨恨道:“就让她这么走了?”

老太太感到心累,带着自己的下人摇摇晃晃地离开了。卫辞书紧接着也走了出去。

自从卫卿回来后,这戏就一出又一出的,不紧不慢地排给他们看,看得一家人群情激奋、拍椅掀桌,自以为到了高潮,却发现转折还在后面。

这卫家的家法藤条被卫辞书丢在地上,看起来就像是个笑话。也不知下次还好不好意思再拿出来教训人。

这一波三折、一惊一乍,搞得卫家众人都有点神经衰弱了……

出了卫府,卫卿在夜色里回头看了一眼这座阔气的府邸,然后提起裙角上了都指挥使家的马车。

漪兰规规矩矩地走在马车边,不想动身时卫卿却道:“漪兰,上来坐。”

漪兰愣了愣,她是奴婢啊,怎么能和主子同乘一车?

管事的还算通情达理,对漪兰道:“姑娘请上车吧。”

漪兰怀着奇妙的心情,爬上了马车。她第一次坐这样的马车啊。

她在卫卿对面坐下,见卫卿随意懒散地靠在软枕上,正微微侧头看着窗外铺陈下来的夜色。

不知是星月的光还是灯火的光,映了一两分在她的脸上,也衬得那肤色如玉,那双眯着的眼犹如夜色无边。

其实,二小姐若是打扮起来,也是非常美丽的一个人。

漪兰没想到,有一天她会和卫卿这样平等地相对而坐。明明最初,自己那样瞧不起她,从中使坏,给她下绊子。

漪兰问道:“二小姐,奴婢以前做得不好,二小姐为什么还愿意这样对奴婢?”

良久,卫卿才从窗外收回了视线,看向漪兰,道:“人都是要往前看往前走的,不然你喜欢走回头路吗?”

漪兰摇头,肯定道:“奴婢不想。”

卫卿道:“眼下我需要你,你也需要我,这样不是正好。只有做个有用的人,别人才不敢动你。”

正是因为卫卿有用,并且很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用处在哪里,走到今天才能安然无恙,并且往后,还会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卫卿还道:“而我愿意这样对待你,也是因为你有用。听起来虽然势力了一点,可是和说变就变的感情比起来,还是要靠谱得多。”

漪兰道:“奴婢记住了。”

卫卿卫卿抬手支着头,阖眼养神,悠悠道:“这才只是个开始啊。”

到了都指挥使的府邸,一下马车,门边便早已候着两名婢女。

她们看见卫卿,便上前给卫卿引路。

这蔡府与卫家的布局不同,更威武大气一些。

卫家的雕画无非是些竹兰梅菊,而蔡府的雕画却是猛虎雄狮,一个是文臣,一个是武将,由此可见差别。

廊下的灯火依稀,卫卿和漪兰跟在侍婢后面,穿过几条回廊,经过庭中花园,便前往都指挥使夫人的住处。

一进蔡夫人的院子,里面十分清幽别致,篱笆栏内栽种着花藤,屋檐下的木栏上放着一盏盏的兰草,平日里都打点得极为妥帖。

在这院里一丝一毫也见不到武将威猛的气息。

卫卿从此地环境便可感知,蔡夫人寻常里是个修身养性的人,且都指挥使蔡铮对其十分悉心呵护。

婢女说,此刻蔡铮夫妇都在房内。

蔡铮陪同着他夫人,正等着卫卿进去诊治呢。

卫卿将漪兰留在了屋门外,自行拂了拂裙角,神色平淡地走了进去。

蔡铮是个中年男子,比卫辞书年纪大几岁的光景,长得浓眉大眼,一脸将门粗犷之气。

而他的夫人依靠在床头,肤色有些苍白,鬓发如云,眉眼如画,竟是非常貌美的一位美人。且岁月留情,她看起来相当年轻。

蔡夫人手里捻着手帕,轻放在唇边,轻轻咳嗽了一下。蔡铮便紧张地伸手去给她顺背。

蔡铮意想不到这次是卫家二小姐揭了官榜,但她身边的那个丫鬟说,她能调理卫家老太太多年的眩晕病,蔡铮便第一时间派人去把她接了过来。

待蔡铮回过头,看见了卫卿,在他看来卫卿就是个还没长大的孩子,她能治病救人?

卫卿面上无一丝波澜,上前见礼,蔡夫人对她温柔地笑了笑,道:“不必多礼。”

一个人的善美和修养,可体现于生活点滴,也可体现于一个微笑和神态。

尽管卫卿面上没有表示,可心里对蔡夫人很有好感。

大抵在卫卿的印象中,娘活着的时候便也是如她这般,温柔美丽、清雅宁静。

看蔡夫人脸上的病态,应是久病,伴有咳疾。

卫卿也不拐弯抹角,径直对蔡铮明言道:“请蔡大人借让一下,我为夫人诊脉。”

蔡铮就将床边最近的位置让给了她。

随后卫卿落座诊脉时,管事就来了院里,向蔡铮回禀情况。

蔡铮看了卫卿一眼,随后走出房门,管事便将卫家发生的事说了一遍。

第056章 刮目相看

卫卿若是治不好,加重了蔡夫人的病情,卫辞书已经事先撇清了关系,而卫卿也承认由自己一力承担。

蔡铮呲了一声,他怎么觉得这么靠不住呢。

他和卫辞书一向没什么交情,往来也是官场面子上的,对卫卿当然也毫不了解。

蔡铮唯一所知的,便是大都督来城的那个晚上,送过卫卿回家。

遂蔡铮扭头就进屋,心里想着让卫卿替他夫人诊治这事儿,还是算了。

哪想进去一瞧,看见卫卿手指搭在蔡夫人的手腕上,垂目凝神,十分专注。片刻又询问起蔡夫人的情况,乃至生活习惯、饮食情况等。

虽是询问病情,但言谈间随意自然,蔡夫人没想到和她相谈甚欢,面上笑容一直未曾淡去。

蔡铮按捺住心头的念头,唉,还是先看看情况再说吧。

卫卿基本问完了,照蔡夫人的症状和脉象,也得出了结论。

蔡夫人这是哮喘之症,且已病了多年,反反复复。而近来迟迟不好,有恶化的征兆,蔡铮着急了,这才贴榜寻医。

卫卿将床前的纱帐垂下,不紧不慢地抽了帐钩上的纱带束了自己双袖,举手投足顿显利落。

随后卫卿替蔡夫人宽衣施针,疏通她胸肺经络,并道:“夫人患有哮喘疾症,是一种慢性病,发病时轻者咳嗽不止,重者喘息困难。夫人肺里淤热有痰,我先替夫人疏通清肺,再论其他。”

古医有云,外不治藓内不治喘,说明这哮喘之症也不是那么容易根治的。和高血压一样,照目前的医疗条件,卫卿能做的只有减轻症状,减少病发。

蔡铮见此状都不知该怎么阻止,这么多大夫当中,只有她敢拉床帐,蔡夫人还配合她褪了衣裳。

当然,来的这些大夫当中,对蔡夫人的病情大多说得很笼统,清肺去热的汤药也服过,但是效果不佳;眼下卫卿说得条理清晰,且有方法治疗,蔡铮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

这时卫卿隔着床帐,回过头来淡轻地看了蔡铮一眼,道:“请蔡大人把桌上的烛火移过来一些。”

那面色沉静平和,无一丝起伏,哪像个不知分寸的孩子。

蔡铮不计较她的无礼,就去把烛台端了过来。

近前蔡铮才看见,卫卿指间捻着数枚银针,针端往那火上扫过,而后精准又沉稳地扎入了蔡夫人的穴位中。

那烛光流进她的眼里,将那双瞳仁淬得金灿灿的,却是十分清醒而冷静。

蔡铮见她那手法,极其熟稔而游刃有余,根本就是个精通医术之人。

顿时蔡铮就又觉得她非常靠谱。

施针的时辰一至,卫卿收了银针,帮忙将衣衫拢上,按摩了一阵上身穴位,蔡夫人顿觉症状减轻不少,只听卫卿道:“夫人,失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