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得识卿桃花面(431)
苏遇听说,她生了个儿子。
回想起从前,那女人一向乐于与他作对。而今也难得再争锋相对一次。
苏遇面上丝毫没有不悦之色,反而从容悠然,好似这对于他来讲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他道:“既如此,你便照实回了三皇子。”
现在蔡琮妻眷在卫卿手上,除非三皇子去明抢,否则无法逼蔡琮现身交出皇长孙。就算是明抢,他也不一定能抢得过。
三皇子知晓这事过后,着实气了一通。
这个卫卿,处处坏他好事,可是杀却又杀不了她,非常可恨!
朝臣们每日在寝宫门前请皇帝立三皇子为太子,态度之强硬,大有逼谏的意思。
太后也前往皇帝寝宫探望病情,不忍皇帝再劳心劳力下去,不禁劝道:“皇帝,你不妨就立了太子吧,这些国事交由太子去打理,你好好将养身体。”
太后对朝臣逼谏也非常不满,她也不是非常中意三皇子,可形势危急,不得不妥协。真让皇长孙来继承大统,他尚年幼,如何镇得住这些朝臣?只怕被吞了,骨头都不剩一根。
立三皇子为太子,也是在保护皇长孙啊。
皇帝瞪着眼,缓了好几口气,才幽幽道:“朕,要上朝……立、太子!”
旨意一传下去,朝臣们便纷纷移身至朝堂等候。
宫人服侍皇帝起身更衣,内侍监准备圣旨笔墨。
今日圣旨一下,必将昭告天下。
皇帝亲笔写下立储诏书,到后来,笔锋颤抖,剧烈咳嗽,竟是咳出满手鲜血。
内侍监见状大惊,连忙命人传太医。
皇帝抬手阻止,坚持把圣旨写完,抬眼看向寝宫门外的重重宫门,道:“上朝!”
皇帝一身龙袍,九五之尊,可到底是和以前不一样了。如今他步履维艰,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运筹帷幄的君王了。
他坐在朝堂之上,下面朝臣跪拜。
随后他让内侍监宣读圣旨。
三皇子跪在最首,脸上难掩如狼似虎的兴奋之色。
然而,一番圣旨宣读下来,朝臣们的脸色千变万化,而三皇子脸上的表情更是由兴奋转为阴鸷。
即使在这样的境地下,皇帝竟然还是昭告天下,封皇长孙谢胤做太子!
三皇子再忍无可忍,缓缓站了起来。
皇帝怒目瞪向他,然后一把掀了桌上的折子在地,一些信件就此散落在地上。皇帝一字一顿地道:“逆子,你与乌斯藏暗通往来、趁人之危,真以为朕不知道吗!如今朕立了太子,你当朝不敬,还想造反不成?!”
官员看着地上的信件,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一时反应不及。
皇帝又憋着最后一口气,厉声喝道:“来人,此逆子为害国家与朝廷,篡权某位,犯上作乱,把他拿下!”
早前,卫卿还能进宫自由之时,便把这些证据呈给了皇帝。
当时外患四起,朝堂上不能再四分五裂,加上大都督的兵力又在外,不宜轻举妄动以免其狗急跳墙。
而皇帝疑心病重,并不能全部相信这些所谓的证据。
但现在三皇子野心昭昭,却步步紧逼至此。
就在前不久,内侍监命人出宫来请卫卿诊治时,卫卿虽没跟着进宫,却递了一个消息给皇帝。
大都督并没有死,而是从敌后方突破,不日即将传来大破北方诸国的战报。
这对于皇帝来说,是一个极为振奋的消息。
皇长孙谢胤并不是孤立无援。三皇子越是撺掇朝臣相逼,越是让皇帝相信他与乌斯藏勾结,并趁机作乱。
如此,皇帝怎么可能会把皇位传给这样一个人。
他拼着最后一口气,也要把他拿下!
只可惜,三皇子筹谋多时,宫里的禁卫军尽在其手。
皇帝叫了禁卫军进来,可禁卫军却迟迟不动,已经不听皇帝的命令了。
三皇子拂了拂袖摆,朗声道:“皇上病糊涂了,尽说些糊涂话。今日这立储圣旨,也是在皇上不清醒的情况下立的,我看不作数。来人,把皇上送回寝宫去休息,等他清醒以后再论此事。”
第563章 若杀得了她,就去杀
“你……你……”皇帝颤手指着他,一句话都说不上来,气得又吐了一口血。
最后禁卫军把皇帝“护送”回了寝宫。
朝堂上亦是噤若寒蝉。
三皇子走上殿首的台阶,一步步朝龙椅靠近。他看着那张龙椅,费了好大力气,才忍着没往上坐,而是去拿了那卷立储圣旨,展开来看,顿时脸色大变。
圣旨,竟是空的!
方才在殿上,内侍监朗声诵读的圣旨是假的,是专门读给他听的!
转而,三皇子又冷静下来。事已至此,他还怕什么,再重新写一张圣旨便是了!
皇帝回到寝宫,还余有一丝清醒。里里外外都守着他的亲卫军和禁卫侍卫。
可惜这些人,不知何时已经不听他的命令了。
很快三皇子就出现在寝宫里,命自己的心腹大臣重拟了一张立储圣旨。上面的太子人选当然毫无疑问是他自己。
然而,要往那圣旨上印下国玺章印时,三皇子打开那国玺锦盒,里面却空空如也。
三皇子气急败坏地拎着皇帝,咄咄逼人地问:“我的父皇,国玺在哪儿?嗯?”
皇帝脸色奇差地看了看他,然后笑了笑,道:“这朕恐怕不能告诉你。”
三皇子重重地把皇帝摔在龙床上,咬着牙阴沉沉道:“没有圣旨,没有国玺,我也照样能坐上那宝座。”他弯下身又道,“现在乌斯藏发疯一样进攻,大都督听说又是被刺身亡,父皇可能还不知道吧,南边和东边有祁岐与合桑,也打起来了。您的江山,岌岌可危矣。”
这是皇帝最放心不下的一件事,他瞪着眼珠子,死死地盯着三皇子。
三皇子又道:“现在朝廷四面临敌,国不可一日无君,只有尽快稳定朝政,才能全力御敌啊。”
“你、你……这个逆子……”
三皇子痛快地笑了起来,道:“哦,还有一件事父皇不知道,您一心只看重谢廷玉那一个儿子,你让他做太子,你把一切好的都给他,我看得都嫉妒死了。后来听说他吃不得杏仁儿,我趁他醉酒失意之际,弄了点给他尝尝,他神志不清地吃了点,没想到居然真的给吃死了。”
皇帝眦眼欲裂,双腿乱蹬,身体绷紧,气血急剧起伏。
三皇子拍拍他的脸,道:“父皇,好生歇着,保重龙体才是。”
皇帝当晚中风,情况十分严重。太医院的太医们全力救治,才勉强救回他一命。只是他连话都说不了,只能睁着布满红血丝的眼眶,死死瞪着。
祁岐与合桑联合进攻的消息果真很快传到了京城里。
只是朝堂上,朝臣哪还顾得上那些,反正已经四面狼烟了。三皇子正加紧肃清朝中异党。
跟祁岐、合桑的战事,暂由苏遇在调控。
一国内乱之际,总不能门户大开,彻底让敌人长驱直入而来。
苏遇听了战报,又安排了相应的事务下去,沉吟斟酌道:“东边有蔡铮领兵力抗,但他一人难以兼顾祁岐,那南边是谁在领兵?”
身边人禀道:“是赵蔚。”
“赵蔚?”苏遇想了起来,是前几年新晋的武将,年轻有为。后被大都督殷璄指派去了边疆历练,眼看着三年即将期满,边关却出了战事,他自当责无旁贷。
当下是个建功立业的好时机,同样也是个收拢人才的好时机。
苏遇随即修书一封,和着公文一起,让人快马加鞭送去边关。
京城里人心惶惶。
百姓们不敢明目张胆地议论,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他不服立储、软禁皇帝,还与别国勾结引发暴乱,实在谈不上好名声。
当时皇帝摔在朝堂上的那些私信,落到了三皇子手里。
三皇子怒不可遏。因为这些所谓的证据全是伪造的,就算他与乌斯藏勾结,也做得非常谨慎,不可能会留下这种有自己亲笔字迹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