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匿名心动(45)+番外

作者: 异客鸦狸 阅读记录

姜爱不慌不忙,学着他也把左手蘸上墨汁,与他并排印了个奇怪的形状。

陶千凛:“?”

姜爱看他一眼,右手执笔,只蘸墨汁反复描摹那两处。

她下笔太快,看得人头晕,晕了会就发现……嗯?有型了!毛茸茸的,黑不溜秋的,四条腿的,有尾巴的,是狗。

姜爱换了支笔,在两只狗的不远处画出礁石和沙滩。海浪一卷,仿佛把深海里的幽深气息带出,又从纸上弥漫开来。

看看太阳看看狗,陶千凛瞬间觉得自己:“四舍五入算是完成了一幅大作了吧?”

“不对,还差点。”他蘸了朱红,笔落到姜爱手印画的那只狗头上,右扭再左扭,弄了个勉强能看出是蝴蝶结的玩意。

末了题字:一生一世一双狗。

记忆回笼,姜爱倒了两杯水,一杯给田晗:“周末让他陪我画了幅画,心情稍微放松点了。”

田晗端起水杯:“那就好。对了,你打算什么时候跟家里公开?他还是学生,你姑姑要是听到……”

姜爱道:“她同意了。”

那天姑姑突袭,姜爱情绪失控,在陶千凛的引导下说出真相。发泄完她整个人精疲力尽,迷迷糊糊睡了一觉,醒来发现陶千凛攥着她的手睡着了。

不知道姑姑什么时候离开的,她拿手机想问问,看见未读消息:

【我回去了。】

【过段时间带他回家吧。】

【我说了不算,要让奶奶认可才过关。】

卧室的壁灯打在陶千凛的身上,透出斑驳的影子。她把他的手拿到唇边,轻轻地吻了一下。

第34章

路教授来新屿的美院考察交流,按惯例中午学校有安排,姜爱已经毕业且不是美院的学生,不便参与,等下午教授演讲结束才接到电话。她没耽搁,借了田晗的车匆匆赶到美院。

到的正是时候,教授同几位领导老师沿着路边林荫,朝正门方向走来。路教授看见她,招了招手。

美院地理位置偏,周遭没有繁华商业区,车流少,她把车停在大门口。锁好车门,走人通行的小侧门,被打量她许久的门卫拦住。问话是惯例,门卫随口问了问,她解释了几句就放行了。

走到教授跟前,不知同行的都是哪些人物,她没敢造次,乖巧地先向教授问好,再道各位老师好。

客从远方来,是主角,陪同的配角轮番上阵,把方教授生生熬了一天,熬得面容疲惫不堪,说话有气无力:“这是我得意门生小姜,老家是新屿这里的。你们新屿人执念深啊,毕业前,我好说歹说她都不肯留校,非要回新屿。”

话头一转,教授眼睛里陡然跳出两束探照灯:“听说现在跟央视合作了,也算小有成绩。”探照灯扫到谁,谁就能看到金光闪闪的三个字——快点夸!

众人纷纷应声。

“初生牛犊不怕虎!”

“后生可畏!”

“名师出高徒!”

哈哈哈哈吹捧完,方教授领着姜爱就溜了。

“这群人,聊艺术就聊艺术嘛,非要扯到别的上面去,俗!”方教授在艺术造诣上实属大师,私底下却是个老顽童,他坐在后座,摇着折扇往脸上呼呼扇风:“要不是我说还有别的事情,又把你叫来了,晚上肯定要被他们拽着絮叨。”

方教授是长辈,他不满可以吐槽,姜爱没资格附和。她默默打开空调,调小挡,又把扇叶拨到上面,让风往上吹。三月的新屿气温渐高,但也没高到必须开空调的程度。风吹了一小会,车内的温度就降下来了。

在凉爽的环境里人更容易静下心,方教授歪头一听音响里咿咿呀呀叮铃哐啷的声音,顿时笑了:“还是你这丫头懂我。”说着唱了起来:“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

姜爱启动车子,等他唱完第一句:“方老师,不知道您是不是第一次来新屿,我先陪您把出名的几个地方转转吧。”

方教授点头:“我零几年来过,随便看看就行。对了,晚上你安排一家安静的、有点档次的餐厅,我有个老熟人给你介绍认识一下。”

方教授平素低调简朴,不追求排场。突然改换做派让姜爱安排高档餐厅,这位“老熟人”恐怕大有来头。

姜爱从后视镜看他:“好的。”

他们离开美院接近下午四点了,这个时间去哪都太晚,吃饭吧又太早。姜爱跟田晗商量了一下,转悠完,把教授请到一处名叫大戏院的主题餐厅。

大戏院可以叫壶茶听戏,也可以边吃边听。客流少,二楼还有包间,完全满足方教授的要求。在一楼听了半出戏,方教授的老熟人到了。

来者戴副太阳镜,西装笔挺,看样子刚从某个场子赶过来:“老方——”见到方教授,把太阳镜一摘,与方教授抱了下肩:“还是你会找地方,能听戏能吃饭,环境古典雅致,不错,真不错。”

方教授得意地指指姜爱:“我学生小姜安排的!知道我们老头子没别的爱好,就爱听戏。”

姜爱颔首,款款笑道:“年导不嫌弃就好。二楼雅间已经安排妥当,几位请。”

之前的古装海报底图正是姜爱为年导的电影画的。没想到方教授和年导竟然是多年好友,方教授此行来新屿,年导也在,借机会给姜爱引荐引荐。

众人就坐,姜爱与侍应生知会一声,准备上菜。菜单给方教授过目过的,去掉了年导忌讳,点的都是推荐菜肴。

宴厅婉转绵长的唱腔从窗子传进来,年导学着低声哼唱。

方教授笑问:“满意吧?”

年导点头:“有点意思。学生有心了。”

姜爱道:“年导要是不介意,喊我小姜就行。”

“名字呢?姜什么?”

“姜爱。”

方教授语焉不详道:“我跟你提过的!”

年导沉思一瞬,恍然大悟:“哦——我想起来了!《非攻》的海报就是你画的吧。我看了,恢宏大气,得方教授真传!”

年导看看方教授,又改口道:“不对不对,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

方教授并不生气,抬手指了指年导,笑道:“非在小辈面前挤兑我才开心。”

水烧开了,姜爱起身倒茶:“年导过誉了,学生哪敢跟老师相提并论。”

与年导同行来的中年男人忽然把手机屏幕朝向姜爱:“这个就是你画的?”

他找到了《非攻》的海报,姜爱点头:“是。”

记得方才互相介绍的时候他自称姓胡,还打趣说,在方教授和年导面前他是小胡,在姜爱面前他是老胡。

姜爱哪能真叫他老胡,一直礼貌性地称他“胡先生”。

胡先生反复打量那幅海报,半晌问姜爱:“别的作品方便看一下吗?”

除了合同期内的不方便,其他可以随便看。姜爱道:“稍等。”打开云文档,把商业作品里过了保密期的那些拿给他。

不清楚胡先生做什么的,能和年导同行,应该也是娱乐产业里的人。他拿着姜爱的手机划得很快,表情平淡,没有啧啧称奇,也没有皱眉头表示不满。

姜爱看看方教授,方教授看看年导。年导不做声,只是笑了笑,点点头让方教授放宽心。

过了会,上菜了,四人从茶座转战餐桌。

胡先生把手机还给姜爱,入座时问道:“小姜现在是自由人还是签了公司?”

姜爱道:“签了朋友的工作室。”

“哦。”胡先生又道:“我看你的作品方向比较杂,跟电影挂钩的只有《非攻》的海报。不过作品质量还是非常高的,有没有兴趣往动画电影方向考虑?”

动画电影?姜爱一愣。

胡先生拿出名片,递给方教授和姜爱:“敝人是中国无穷未来动画工作室制作组负责人,我们打算跟美国总部合作开发一部有关寻梦五大洲的故事,小姜画艺惊人,不该埋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