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往今来(128)+番外

作者:乔忘 阅读记录

“太子殿下勤政爱民,丝毫没有骄奢之气,深得大臣们的喜爱,将来应该是个明君。”

柳汉洲叹口气,“朕也这么觉得。”这句话说出来,倒不知是在自己努力说服自己,还是为自己找一个退避的借口了。

“那依爱妃看,吉凯和吉旋又如何?”

“陛下,孩子尚小,心性都看不出来,不过依下人说,吉凯和吉旋对很多东西都有反应,小眼睛时常提溜着,应该算是两个比较聪明的孩子吧。”胡依寒温和地笑了起来。

“朕是说······”柳汉洲犹豫起来。

胡依寒心中一惊,便明白他想表达的究竟是何意思。

“陛下,太子殿下尚且年轻,很多事需要陛下去支持去言传身教。陛下对太子殿下要求过高,总希望太子殿下能明白陛下您的心意,失去了有效的沟通,父子间便容易出现裂痕。太子殿下本性单纯善良,只要陛下加以引导,辅以名师,臣妾想太子殿下将来一定深得民心,能把陛下的江山发扬光大。”

“你知道朕最喜欢你的是哪一点么?”柳汉洲的手又握在胡依寒的手上,“朕最欣赏你总是识大体,对什么东西都比较淡薄,和后宫中其他人都不一样。”

“可是有些人也会觉得,这是一种不近人情呢?”胡依寒淡淡一笑。

“那是他们不知道爱妃的好。”柳汉洲也笑起来,“朕素闻太子也很喜欢你,你们时常走动。”

“殿下总让臣妾想起臣妾的弟弟,因此也会格外关照。殿下自幼丧母,陛下又要求严格,殿下不能有很多闪失,这样的生活过久了肯定很累,臣妾做不了太多,只能稍加宽慰太子。”

胡依寒温顺的样子让柳汉洲心驰神往,便笑道:“爱妃不是不明白朕的意思,难道爱妃从未想过让凯儿和旋儿中的有一个做储君么?”

胡依寒立刻跪下身去,“臣妾明白陛下的信任与喜爱,能得陛下这样的心,臣妾就是死也没有遗憾。”

柳汉洲扶起她,摇头道:“又说这些不吉利的话了。”

“陛下,”胡依寒皱眉,“太子是一国之本,不能轻易废除,且太子深得民心,并未犯什么大错,陛下这样想,多半是和太子赌气一时牢骚。天底下没有哪个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有出息,可是陛下,如果让凯儿或者旋儿取代太子,陛下一定会失去一些民心,届时朝堂动荡。且不论吉凯和吉旋年龄尚小心性不定,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还不可知,单说他们的年龄,毕竟不如此刻的太子殿下稳妥。倘若将来有什么变故,吉凯与吉旋年龄尚轻,恐不足以让人信服。”

柳汉洲哈哈笑起来,“也就只有你敢对朕说真话。你是怕朕百年之后,两个孩子还没有长大吧。”

“臣妾不敢。”

“天底下哪有你不敢的事?”柳汉洲笑着叹了口气,“若是那天,又当如何?”

胡依寒凝视着柳汉洲的眼睛,轻声说,“自古以来,皇帝年幼大权旁落的事还少了么?陛下切勿因为与太子的一时不和,做出后悔的决定。”她又跪了下去。

“好了,爱妃,你快起来吧,朕只是开个玩笑。”柳汉洲扶起胡依寒。是啊,伴溪确实没有犯什么错,只是谁又能明白,他并不是真的对伴溪不满,而是想真正地保护她呢?她的心不够狠,未来她继承皇位,又有多少不可知的事呢?可是眼前胡依寒如此坚决,让他一点主意也拿不定,只得笑着混过去罢了。

东宫。

“殿下,吃一些吧,你好些天没正经吃过一餐饭了。”缪期端上来一碗羹。

“我没有胃口,你把它吃了吧。”

“这是居士亲手做的。”

伴溪抬起头,想了想。这些天她光顾着难受,竟没发觉潘星霓也没怎么露脸了。“居士在忙什么呢?”

“她说殿下这个时候还是不打扰为好,因此来了也只是送些东西来让我带给殿下。”

伴溪叹了口气,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几天没有上早朝了,父皇应该对自己更加失望了吧。

“殿下,裘文昌裘大人求见。”小耗子进来禀报。

“裘文昌?”

“正是。”

“让他在屋外等我,我一会儿见他。”伴溪听了一下便提起了精神,准备找衣服。

“殿下,我这就去打水给您。”缪期一看伴溪不再像之前那样蔫蔫的,也是打心眼里高兴。

伴溪看见镜子里的自己,陌生得自己都有些不认识了。那般憔悴,哪里还像个少年?她叹息一声,这些天父皇心里只怕也不好受吧,他们都那般倔强,都不肯让步。

裘文昌看见太子殿下穿着一新,面挂笑容,但还是掩饰不了一丝憔悴,心中不免更是忧伤,只是太子不愿意说破,自己也并不愿意表露。

“裘大人,是我对不起你们。”伴溪低下头。

“这件事又与殿下有何关系呢?是军贤不听我的劝,太大意,引起陛下猜忌。”

“不,他做得已经很好了。”伴溪这才把真正的原因告诉裘文昌。

裘文昌愣住良久,这才微微一笑,“原来如此,看来,也是我错怪军贤了。”

伴溪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他,两个人忽然陷入了沉默中。

“殿下,你可信微臣呢?”裘文昌的脸上有一丝哀婉。

“我信,从梆州相遇时,我就知道你们如果为朝廷效力定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用人不疑,我想你们能为大豫出一份力。”

“可是我们的秘密,终究还是被发现了,想来人活在世上,要想不留痕迹,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啊。”裘文昌怅然地说,“没错,我们的恩师确实是前朝啸通公裴宁。”

虽然这已经是事实,但亲耳听见裘文昌这么说,伴溪还是有一点震惊。她甚至宁愿裘文昌大呼冤枉,这样事情或许都还有一些回转的余地。

裘文昌没有这么说,他只是站在原地,露出一种笑容,似乎在思考,又似乎心很凉,那是一种不知道如何去形容的忧愁。

“微臣今日来拜访,只是求殿下一件事。”裘文昌的目光对上了伴溪。

“我定会想办法让父皇把裘将军放出来。也许我能做的不多,但至少能让你们不至于为此事丢了命。”

裘文昌摇头,“微臣今日前来,并不为裘军贤来。”

“那是?”

“微臣今日为太子殿下来,为劝太子殿下来。”

伴溪疑惑地看着裘文昌。

“微臣今日是来劝太子殿下千万不要参与此事的。至于我们的命运,那也是早就注定好了的,微臣只恳求太子殿下千万不要插手。”

“那怎么行······”

伴溪的话都还没说完,裘文昌已经唰地一声,跪在了地上。

☆、良臣苦心劝三思

“裘大人这是何意?快快请起。”伴溪伸出手去扶裘文昌,可裘文昌犟着不肯起来。

“殿下先答应我,不要再管这件事,文昌这才起来。”

伴溪无奈,叹口气,“裘大人有什么事先站起来说,如果真的有道理,我也不是昏聩之人。”

裘文昌听伴溪这么一说,这才站起身来。

“微臣和弟弟出生贫寒,爹娘早逝,留下我们两相依为命,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我们在很小的时候便靠帮人干农活维持生计,别人欺负我们年龄小,相同的活计给我们的钱也没有别人的多。为了活下去,我们也不得不做。”

“我只知道裘大人你们出身百姓之家,绝没有想到你们如此不易。”

“转折出现在我们十岁的时候,那天我们下工回家,已经有些晚了,手里提着用工钱换来的两张饼,路上忽然冒出来一个老头儿,他气喘吁吁,披头散发,就像别的地方逃荒过来的。他死死抓住我的脚,然后就昏过去了。”

“他是裴宁?”

裘文昌缓缓点头,继续说下去。“弟弟劝我不要管太多,以我们的经济实力救不了他,我觉得有道理,便把他的手狠狠放开,扭头走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