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159)+番外
“只要你好好休息,你好了,什么事都好商量,好吗?伴溪,不要对父皇再残忍了,父皇老了,禁不住了。”他忍了半天,还是没忍住眼泪滴下来。
伴溪看到父皇这个样子,心里也实在是过意不去。她都已经这样了,已经让很多人心疼了,怎么忍心看到父皇再如此伤心?她深吸一口气,“父皇,那我先歇着了,还望父皇一定要保重身体,不要为伴溪操太多心了。”
柳汉洲回过头,叹息一声,迈着步子踏出了她的寝宫。
☆、为绝念头封亲王
伴溪已经许久没有上朝了,群臣们心中也有些惶恐。
“太子殿下平日里身子都很好,这次忽然得了这么重的病,说是齐大人都没办法呢······”
“哎,这可如何是好,我看这宫里总是有些邪祟的,自从邓丞相走后,咱们就一刻也没有安宁过呢。”
“你们说,万一殿下要是撑不过去了,会是谁来当太子呢?”
“哎呀周大人,你说话可要小心点,这话不能乱说啊。”
“可不是么,陛下最忌讳我们议论这种事了,你可不能乱说啊。”
刚才说话的人立马低下了头,用余光小心翼翼地打量了一下四周。“可是这种事也不能不防着,太子殿下毕竟是一国之本,谁也不希望殿下出什么事,可万一出了,我们还是要尽早作打算。”
刚才劝谏的人也叹息了一声,其中一个说,“我看如果殿下有个三长两短,定是立六皇子或者七皇子中的一个了,现在贵妃娘娘正得陛下宠爱呢,还一下子诞下两位皇子,我估计会是两个小皇子中的一位呢。”
另一个劝谏的人却摇摇头,“那不一定,陛下年岁大了,两个小皇子太小,心性未定,我看最有可能就是三皇子了。现在三皇子似乎比以前让陛下喜欢多了,陛下近来总是把一些重要的事情交托给他,三皇子心性稳定,年纪又正合适,我想还是三皇子有可能。”
“咳咳——”
柳中捷走进了议事殿,最近他的脸上可谓是春风得意,想来他现在的心情一定很好。那些大臣们的议论他怎么会不知道呢?只是,无论将来储君是谁,只要不是伴溪,最后得利的仍然是他柳中捷,天下,也迟早会变成他的天下。
“三殿下——”
有几个大臣见到他,都欠身行礼,看得出来,这帮见风使舵的老家伙们,在伴溪重病这件事上,也开始渐渐分化了立场。
柳中捷笑着拱拱手做了个回礼,一旁的柳振直看着偷偷笑起来,“三哥,好像他们都认定了些什么。”
“如今太子重病,简直是天赐良机,在这段期间,你我更是要好生表现,对太子的病要做出悲痛的样子,还要尽力去民间给太子寻寻宝,有没有什么偏方,在父皇面前好生演上那么一段。如果陛下是立凯儿和旋儿,只不过多麻烦一层罢了,真希望太子永远也别好。”柳中捷笑了起来。
“是,三哥,看来天都在帮我们呢。”
柳中捷冷笑了一下,“是啊,天都在帮我们,他小时候没能弄死他,算他的造化,这么些年了,你我兄弟二人过得也十分不易,真是苍天有眼。”
“陛下驾到!”刘总管尖锐的声音传来,群臣忙跪了下去,山呼万岁。
柳汉洲看上去更是憔悴了几分,他整个身体的重量都倚在了刘总管身上,刘总管只得小心翼翼地把他扶上龙椅。
“陛下,不知太子殿下的病情如何,这么久了,殿下都无法上朝,我等实为担心啊——”
柳汉洲不动声色地看了底下的人一眼,这些无耻的大臣,在伴溪好生生时,只会在他面前夸太子孝顺、聪慧又仁善,如今伴溪躺在床上了,他们哪里是真的关心太子的安危呢?他们关心的不过是谁有可能成为太子罢了,他们关心的永远是如何讨好奉承下一位执政者。
柳汉洲忽然感到一阵阵悲伤,久久不能言语。
这帮大臣一见陛下这副悲痛的模样,竟然装模作样地抹起了眼泪。
“陛下,太子殿下的身体关系到大豫未来的安危,如果殿下真的······陛下也要振作起来,早做打算,有一些备用的旨意,以免到时候慌了阵脚。”
“是啊,陛下,殿下身体欠佳,陛下又忧心忡忡,我们每日在家吃斋念佛,祈祷殿下和陛下安康,可是我们真的担心殿下······陛下还是应该尽早做两手打算,毕竟太子殿下一事关系重大······”
“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柳汉洲忽然从心底生出一阵悲凉。这种感觉他从不曾有。他不满二十岁便当上了大豫的开国君主,集所有荣耀于一身。从前,他严厉又精明,他一瞪眼,自然有官员吓得勤奋做事,他一皱眉,自然有邓青常伴左右排忧解难。如今,那些辉煌的日子似乎再也回不来了。这帮老臣,为了他们的利益,为了日后自己位置的稳定,逼着他早做打算,就是为了划分立场,讨好下一个可能是太子的人。所以所谓的忠诚,所谓的忠君爱国,不过是忠于自己的利益罢了。
他忽然有了一种大彻大悟,恍惚间,好像有些理解伴溪的请求。她原本就不该参与到这些事中,她原本应该是最受宠爱的公主,无忧无虑地成长,在大好年华里选一个心仪的男子做驸马,过衣食无忧的生活。是他让她成了权欲、政治的牺牲品。所以,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在自己面前越来越虚弱,自己又一点办法也没有,难道不是上天对为人父母者最好的惩罚吗?
他忽然觉得,待伴溪好了后,确实应该把一切正常的生活都还给她。只要她能好,他便应当还给她一个清净的生活。这些年的牢骚、不满和猜疑,让他们父女两越走越远,早就回不到以前了。
原来这场自以为高明的战役,他早就输了。可是他已经没有力气再去争,没有能力再去争了,邓青不在了,他的左右手早就失去了。他从前最恨群臣议论储君,恨皇子与重臣勾结拉帮结派,以前这样的话,谁敢在议事殿堂而皇之地提?可是今天不止一个人提,还是一群人跟着附和起来。
柳中捷装模作样地站了出去,“各位大人所言简直荒谬。太子殿下是未来的君主,自有真龙护体,哪里像各位大人们说的那么脆弱不堪?殿下素来身体康泰,从小没生过什么毛病,这次也只是一个身体的考验而已,此时父皇正是难受,为殿下担忧,哪里又有什么心思去另做打算,你们再这样逼迫父皇,只恐怕是动机不纯吧?父皇,儿臣愿亲自去民间为太子殿下寻找能人,一定要找到能治好太子殿下的良医。”
那几个刚才表态的大臣们一听,各个羞得面红耳赤,也不敢再吱声。
而柳汉洲,从刚才到现在,一直都是一副凄凉的神色,没有说过一句话。
他忽然嘴角上扬,笑了笑,“你们终究不如中捷懂朕。”
这一句后,朝堂上雅雀无声,似乎大家都在屏气凝神等待着什么。
“太子确实如你们所说,是一国之本,朕也想清楚了,前几天一直都在犹豫,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一下,柳中捷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父皇是打算宣布备选人了么?如果不是,刚才怎么会特别表扬自己呢?
他的心跳得快极了。朝堂上每一个人的心都跟着跳动起来,陛下的宣布,可是决定着他们日后的方针,要是对备选的储君多有得罪,肯定得忙着赔罪求个好前程啊。
“正如中捷所说,伴溪从小到大身子一直康泰无恙,如今也是少年之身,抵抗力也强了很多,朕相信,他是未来的天子,自有神明护佑,你们又何苦再操心呢?”
“可是陛下······”还有人想说话,被柳汉洲打断了。
“朕年岁已高,朕的孩子们也已经长大了,朕确实应该有些表示了。柳中捷上前听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