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阙辞(56)
“乐师如何?”流风迅速适应了头脑风暴的过程,不断地提出建设性意见。
“乐师?”林羽乔觉得这个主意好极了,不由赞道,“对,乐师这个主意不错。”
老张也赞同,开口道:“城中不少富贵人家自己养着乐师舞姬,其中不乏见多识广、气质出众的女子。”
各家养着这些女子自然不单是为了才艺,更多是为了交际和场面,如此一来,自是名头越大,面子越足,给了她们展示才艺的机会,也是给了这些人家长脸面的机会。
林羽乔听到“舞姬”二字又是眸光一闪,脑海中那个模糊的概念陡然清晰了起来——那是《西游记》中玉兔精,一双凤眼在薄纱的映衬下灵动异常,颇具风情。
不用斗笠盖脸,而是以纱遮面!
用舞姬的话还解决了另外一个难题,她本也觉得只是在台上来回的走,怕是与时代脱节太厉害,宾客们接受不了觉得无聊。若是排些舞蹈出来,展示便可更加接地气了。
如此一来,难题都迎刃而解。林羽乔大喜,却又觉得所有的事情都是靠了老张和流风才能解决,而他们为自己做事,又从来都是只考虑可行性,却不问目的和结果。这让她十分感动也更有了压力——若如此还做不成事,那她真就是那扶不起的阿斗,负了他们的尽心尽力。
又是一个多月没日没夜的忙碌,终于一切都按照林羽乔的要求布置妥当。台子搭建地颇费力气,考虑到这个时代的衣服更换麻烦,来宾视线可能被遮挡等种种问题,她最终采用了回形台,回形中间造一略高点的圆台,与后台相连,在外围圆台的外侧再搭了一圈略矮的台面供乐师就坐。畅和园的园子比她想像的要大,即便搭了这些台子,桌子摆放的稍微密集些,也能坐下近两百人。
主要的勋贵人家都由老张安排着送了帖子,城中由流风组织人发传单造势。效果非常明显,还有半个时辰,原本空无一人的戏园子就已变得热闹了起来,二楼看戏的雅间早已被预订一空,城中的名流勋贵陆续到场。
成败就看今天了。
看到越来越密集地人群,起先信心满满的林羽乔陡然间有了压力,兴奋的感觉一下被紧张所取代——虽然这次筹备的银子,她都坚持用了自己带出来的,可若失败了,她就没有能力帮楚申分担什么了,又怎么还楚申的情呢?
更重要的是,她不甘心,她不愿一直靠别人给予资源生存,她想证明自己,总不能脱离了身份和地位,就在这个时代活得一无是处了。
林羽乔带着心情复杂透过窗子往外看。戏台前的位子也渐渐坐满了,戏园外也围满了人,果然如老张所说的,很多调皮的孩子爬上了墙边的大树,大人的吆喝被淹没在熙熙攘攘的氛围之中。
也不知道这些人是因为新颖的开店仪式来的还是被迭影的盛名所吸引,不管怎样能吸引到关注就是个好的开始。林羽乔安慰自己,毕竟代康是个重商的城市,商业气息浓厚的地区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总是更高一些。
突然响起的鞭炮声打断了在场人交谈。在那安静的空档,园子外不知谁不耐烦地吆喝了句“啥时候开始?”却正应了景,那话音刚落,乐师们就鱼贯而出,或怀抱丝竹或西子捧心的走姿,加上细纱半掩的朦胧美感,搭配着她们身上或淡雅或秀丽的霓裳马上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
乐师坐定,热热闹闹地演奏了一段《畅晚》,又陡然静了下来。众人不由诧异。琵琶声轻起,一名舞姬踩着那似有若无的乐声身着淡粉渐变色的长裙娇俏登场,裙身贴合她的身形,愈发趁地腰肢纤细,身材修长,在场众人不由都看得有些直眼。
如此合身的设计,对于这个时代的人而言还是略大胆了些。
那舞姬却很享受众人的啧啧称羡,娇美地一笑,扭身舞了起来,一如灼灼桃花,裙角飞扬,流苏旋起,又似落英缤纷,渐迷人眼。
老张选来的人果然都镇得住场面。林羽乔有些放下来心,目光向二楼扫去,就见女眷们或是伸长了脖子,或是交头接耳,或是面泛红晕拿了扇子掩面轻笑,目光却始终都没有离开过园子中央。
对于这些衣服,林羽乔在尊重这个时代整体风格的前提下略加创新,只在剪裁上稍作改进,并加入了像扣子这样日常穿脱更为方便的元素,又融入了更加丰富的装饰图案和色彩搭配。如此,应该还算不得太出格。
迭影在开秀的前几天突然要求更换主秀服,林羽乔只能按迭影的要求重新设计了一套颇具民族风情的服饰,并最大程度地协调了与其他服装在风格上的出入。好在这个时代,大家对服装秀并没有什么概念,有了这些夺人眼球的设计,舞蹈安排上又尽量做了衔接,并没有人在意这一点。可与林羽乔而言,身为设计师没能完成完成最初的整套构想多少有些遗憾。
一切都按照计划顺利地进行着。因为少安排了几套衣服,林羽乔只得将迭影的出场时间提前。
华灯冉冉映亮了傍晚的天色。只见一女子从一众挥舞彩带的舞姬之中绽放而出,裹着利落的火红底色珠光点缀的短衣和灯笼长裤,裸着一双小巧的莲足轻点在众人托起的水晶盘之上。
她随乐翩翩起舞,红纱纷飞之间,眉目含情,眸光流彩,身子时而利落时而舒缓,如同灼灼的火苗在夜色中燃起。
耀眼而夺目。
第53章 迭影
林氏衣坊一夜成名,店面自开业第一天起便车水马龙,不少官商贵族的女眷结伴光顾,就连面纱遮脸也在城中形成了一股风潮。
林羽乔知道轰动只是一时的,之后更除了创新外更多还需兼顾日常穿着的合理性和舒适性。此外,知识产权保护也必须做好,她已设计好了衣坊的标识并将其融入每件设计的图案之中,此外每件衣服她都要亲自用此时尚未出现的双面绣技术将标识浅浅地绣在袖口的位置。
人的某些心理是天性,是共通的,比如说对名牌的推崇和追逐,是不分古今的。服装的辨识度高,标识又无从模仿,城中的名门大户皆闻风而来,更有甚者即便被明确告知需等待月余也甘愿。如此一来,不到一个月的功夫,袖口有意无意露出的林氏衣坊特有的图案就成为了代康城内财富的象征。
流风将簿子拿出来交给前来查看的林羽乔过目:“今天又有三个单子,都是要领口缀木扣的最新样式。”见林羽乔点头,他问道,“合哲已经去给吴妈送单子了,您路上没碰上他?”
林羽乔只说只时间可能错开了,也不再多问。布料的事情全由从布店的原班人马负责,无需操心,其他流风挑选的伙计都很合用。被称作“合哲”的是个十五岁的小伙,姓宋,他年纪虽轻些却不失稳重,又很伶俐外向,多培养锻炼一下能堪大用。才不过一个月,林羽乔就快变成甩手掌柜了,每天要做的就是来铺子看看,偶尔指点一下。
又是一日,她循例前来,刚一下轿子,就见伙计小元陪着一位姑娘走出了门。
“公子!”小元一见到她喜出望外,赶忙将那人引到她面前,一边还冲着林羽乔挤眉弄眼地道,“公子,正好,这位姑娘是迭影姑娘派来送信儿的。”
林羽乔女扮男装的事情除了老张和流风外只有贴身服侍的吴妈和春桃知道,店铺中的伙计都不知情。迭影当日出场没有索要报酬,算是无偿帮忙,林羽乔知道这是老张的面子,但这并不妨碍她表示感谢,可对迭影这样的任务她送什么都不合适,于是便许了迭影可免费在店中做衣服,但两人之间的往来并不多。
尽管如此,见迭影常身着衣坊缝制的衣服,还是有人开起了玩笑。毕竟在外人看来一位是年轻有为的公子,一位是名震代康的花魁,郎才女貌,想不惹起八卦来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