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不好?张茉莉还心情不好呢,另外一个人说:“凭啥她心情不好,就得欺负茉莉?我早就看不惯她了。”说话的是年轻的女同志,比莹莹早进来一年,平时就不太喜欢莹莹。
张茉莉投过去了一个感激的眼神,另外一边,也有人在劝莹莹,无非就是两边劝和,张茉莉倒是不怕什么,莹莹阴阳怪气不是一天两天了,开始以为张茉莉有一个有权利的亲戚,曾经消停了几天,后来张茉莉经常和别人解释,说不是什么至亲,只是认识而已,莹莹又恢复了原样。
张茉莉和小芳来了洗衣部以后,莹莹没少刁难,他们两个也没和她起过什么正面冲突。
莹莹在外面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不知情的还以为张茉莉欺负人。
大家劝完了,都回到自己的位置干活,张茉莉脸上毫无表情,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照样有说有笑的和小芳聊天,反倒是莹莹,泪痕还挂在脸上,两条麻花辫已经散下来了一半。
张茉莉摇摇头,莹莹瞪了她一眼,也开始工作,看看时间,再有半小时洗衣部的领导就过来了,看到员工吵架,终究不是一件体面的事。
可这里人来人往的,刚才在外面的时候,其他人都探头往这边看,理发部离得近,难免有人多嘴问几句。
张茉莉没有心思去管别人的想法,她手里还有一大堆要干的活呢。洗衣部虽然忙碌,但不像以前了,客房部送过来的衣服还是有限的,人手有点多。
张茉莉早就听说了,说长江饭店几个部门要裁人,有能调到其他部门的就调岗,如果没有的话,只能走人了,反正都是临时岗位,随时都能开除。
一时间,各个部门的人人心惶惶,临时工抱怨,说到底不是铁饭碗,就是没有保障。
走一步看一步吧,就算是现在让张茉莉离开长江饭店,她也不亏,近水楼台,她从后厨可学了不少东西。
小芳比较着急,她好不容易找到了这份工作,虽说是临时工,可长江饭店这么吃香,进来待遇也好,万一被开除了,她还能去哪呢?
别说他们这些新进的人了,就算是莹莹这种有点资历的,也是要发愁的,更何况莹莹前不久犯了错误。
这几天所有人干活都认真了不少,夹着尾巴做人,还有不少晚上自愿加班的。
洗衣部根本就没有那么多工作,加班只是一个态度而已,张茉莉没加班,每天到了下班时间,就收拾东西回家,江文恒还在家里等她呢。
到了冬季,江文恒倒是清闲了不少,每天慢悠悠的下班,手里拿着一个饭盒,如果张茉莉回来的晚,他就去食堂打饭。
李大爷还没回来,张茉莉有时间就去打扫通风,上次李大爷写信了,说院子里的几只鸡都处理了,天气越来越冷,该把鸡杀了。
李大爷让张茉莉把肉吃了,不用给他留,那哪行?天气冷,鸡肉放的住,收拾好的鸡张茉莉都留了起来,过年前李大爷总会回来吧。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着,每天都差不多,楼里其他人家的争吵声,调皮孩子的敲门声,还有一楼养鸡的鸡叫,伴随着柴米油盐,交织在生活里。
快到了年底采购的时间,张茉莉所有的心思都盯在了百货商店,据章小青说,这一个月左右会有几批便宜货进来,不好抢。
平时他们作为售货员,是有一点优势在的,觉得好的货品提前拦下来内部先买了,可是这次盯得严,哪怕是章小青,也不能提前买。
张茉莉盘算着,过年需要添置的东西太多了,年货得备下,江文恒一年来也没添衣服,这次趁着过年,得给他买件毛衣和开衫。
张茉莉本来打算买成品的毛衣,但她去打听了一下价格,太贵了,还是自己买毛线织毛衣划算,剩下的毛线还能留做他用,张茉莉手笨,自己织毛衣的念头只转瞬而过,让她织毛衣,只会浪费毛线,柴凤芹毛衣织的好,到时候买毛线让她帮忙织,都是自家人。
电影里的男女主角穿的衣服都很好看,时髦的很,他们这里虽然是市,但商店里的衣服款式也都旧,近些年还算好一些的,再往前数十年,柜台上摆的,可真是一片蓝灰色的海洋。
简单的爱情故事,张茉莉觉得里面的衣服太好看了,作为女同志,没有不喜欢的!
穿着白色婚纱的女主角,美的像下凡的仙女,张茉莉从这部电影才知道,人家香港还有国外结婚,是要穿婚纱的!
另外里面的女同志穿了很多好看的衣服,无袖的鸡心领连衣裙,领口中间还有个白色蝴蝶结,适合年轻女同志穿,耳朵上戴了珍珠项链,头发不长,烫的卷卷的,人家穿的带跟的鞋子,和张茉莉在百货商店见到的不一样,鞋头是尖尖的,后跟特别细,像树枝那么细。
张茉莉看的时候很纳闷,那么高那么细的鞋跟,要怎么走路呢!打死她也不会穿这种鞋的。
那可是人家六十年代拍的电影,现在都七几年了,再看看大家过的什么日子?那部电影带给张茉莉的震撼太大了,她心里隐隐希望,自己也能像电影里的女主角一样,穿漂亮的衣服,擦口红,去高档的地方。
只是看这类电影的机会,再也不会有了,有了电影的启蒙,张茉莉在买衣服上,就有了一些小心机,现在大家穿的都是中规中矩的,很少有出格的,既然这样,选择衣服款式的时候,就多动动脑子。
花裙子不能穿,可以穿格子衬衣呀,颜色素淡一点的,也不扎眼。
张茉莉的这点小心思,江文恒竟然发现了,偶尔会不咸不淡的夸她两句:今天穿的好看。
江文恒就是这么个冷冰冰的性格,能说出一言半句的好话来,已经是不容易了。
第83章 两难
这次过年, 是张茉莉和江文恒来城里的第一次新年, 他俩商量了, 如果他俩在城里过年, 冷冷清清的也没意思, 等江文恒放了假, 就回家去, 还是一家人在一起更热闹。
张茉莉这种临时工放假很早,比正式工要早放假一个星期呢。
随着过年越来越近,长江饭店的年味也越来越浓了, 大家都忙着置办年货,准备过年的物品,开始采购起来。
曹婶活了这么大岁数, 从小就在城里待着, 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她和张茉莉搬了小板凳, 坐在楼道里择菜, 感慨道:“以前过年, 眼巴巴的等着包顿饺子吃, 一点也不夸张, 一年到头, 只能吃上一顿饺子,哪像现在,逢年过节还能吃点好的。”
曹婶说的以前是六几年, 那个年头别说是农村, 连城里也过的艰难,曹婶两口子还算是有工作的,每月都有供应吃,虽然每年都在缩减供应,吃点粗粮好歹也能混个半饱。
可他们乡下的亲戚就没那么幸运了,连续两三年的收成都不行,大家叫苦不迭。
农村的人不像城里有供应,哪怕是到了过年,也买不到太新鲜的玩意。
张茉莉和江文恒还算节约,各种票子攒了一些,这些票都是有使用限制的,过了年基本都要过期了,张茉莉留着,就是为了过年置办年货用。
娘家婆家都有孩子,怎么也得给孩子们买点糖果吃,张茉莉翻翻红色的糖票,心里估摸了一番,足够了。
张家和江家人虽然多,不过家庭关系不复杂,总体来说,大家相处的还很愉快,没有那么多鸡毛蒜皮的琐事。
村里人家不少,因为仨瓜俩枣吵个不休的多了,家里儿子多的,很难一碗水端平,连今年去哪个儿子那多吃了两块红薯,都能演变成一场架。
年前张茉莉回家,路过村口,正好赶上章家的两个嫂子争吵,张茉莉揉揉眼睛又看了看,是章小青家。
章小青婚后要上班,还要顾家,回娘家的时间也不多,再者说家里有嫂子在,她回来一趟确实不太方便。
张茉莉知道,章小青爹妈虽然疼爱她,但她两个嫂子,都不是好惹的,也就是章小青条件好,两个嫂子知道她以后的发展指定强,平时才会巴结哄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