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绣农门(6)+番外

刚知道这个消息时,温氏差点儿没疯了。

婆媳关系本来就是个麻烦,她嫁的还是原配生的长子,跟后头嫁过来的继婆婆,怎么相处才算合适?

更别提这个继婆婆自己还生了儿子,后头的四郎五郎六郎,才是她亲生的。

本来,要是不知道这个事儿,温氏还没品出味儿来。毕竟从明面上看,朱母对几个儿子的确是一视同仁的。那时六郎还在邻村念书,每天都回家,吃的饭菜跟大家一样,穿的也是庄稼汉子那种短褂,看着一点儿也不像个读书人。

可温氏既然都知道了,就没办法不往深处想。

其实多数人家,都是年长的孩子吃亏,小的占便宜。本来温氏觉得这很正常,可后来她却越琢磨越不是滋味,总感觉朱母在苛待前头三个原配生的儿子,以前一些习以为常的事情,也被她看出别的意思了。

随着前年六郎考上了童生,去了镇上的学塾念书后,温氏心里头的怨念是越攒越多,几乎随时都要爆发。

从二郎媳妇进门,再到三郎去年年末也娶了妻,温氏就有心集合妯娌几个一起向婆婆摊牌。偏老二家的是个怂货,每回都嘴上说的好听,事到临头跑得最快,压根就不顶事。后来又扯出四郎是婆婆亲生的,让四弟妹去才是最合适的。

这么说也没错,温氏为了确保万一,还提前想法子仔细打听了王家那小闺女的为人。

惫懒啥的就不说了,反正看着就不像是个有脑子的人,而且脾气比较冲,村人评价是个凶婆娘。可在温氏看来,这种人最容易受激,天生就是个被人当枪使的。

结果,四郎媳妇换人当了。

眼见这事儿要糟,尤其这会儿她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王香芹面上还是一派平静,温氏慌了神。

要是王香芹像二郎家的那样,有心无胆倒也罢了,偏看她那神情,竟像是并不往心里去,不在意,或者起码不是很在意六郎败活家里钱这个事儿。

温氏急急的道:“四弟妹你年轻没经过事儿,你根本就不懂,这书要是继续读下去,开销老大了。这要是六郎是块读书的料,咱们集全家之力供着他上进也没啥,可他不是啊!读了那么些年,花了那么多钱,他连个秀才都没考上!”

“退一步说,就算他将来真的考上了秀才……穷酸秀才听说过没?最多也就是跟邻村的老秀才那样,在家里办个私塾,招几个小儿认字,能赚多少钱?”

“就这还是好的呢!四弟妹你也就嫁过来那天见过六郎吧?他呀,根本就不像个读书人,木讷得很,让他闷头做学问还好,指望他开馆授课,做梦去吧!你知道我最怕的是什么?是回头他读书读书不行,种地种地不行,偏生娘又最疼六郎了,要是将来指望咱们五家接济他一辈子,这日子过得还有什么滋味呢?”

“你还年轻,等过几年要是跟我一样生了儿子,你就知道这拖累有多大了。咱们老朱家惯常生儿子,每家都不止一两个。到时候,你说你能放着亲儿子不管,去管小叔子?哪个重要还用的着我来教你?”

“四弟妹,听大嫂一句劝,长痛不如短痛。你这就去跟娘说,要么让六郎别读了回来种地,要么就……分家!”

分家???

王香芹原本还是保持一派淡定的,直到听了最后那话,一瞬间眼睛都亮了。

大嫂一直盯着她瞧呢,就连后一步过来的二嫂和三嫂也堵在门口往里头看,王香芹的反应自然落到了几人的眼里。大嫂立马就懂了她的意思,她压根就不在乎家里给六郎花了多少钱,她只想分家。

也成啊!

深感希望就在前方,大嫂给自己鼓了鼓劲儿,再一次劝了起来。可惜,她无论说什么,王香芹都不表态,逼急了也只道:“大嫂你说的句句在理,可怎么不同娘说呢?”

“你才是她亲儿媳妇,亲的呢,你的话她肯定听得进去!”

王香芹摇了摇头,有些话她不好说的太直白,毕竟跟前站着的是长嫂。可谁也不是傻子,就这年头,除非提出分家的是长辈,不然谁提谁凉。到时候,这家甭管是分还是不分,这不孝的名声她怕是背定了,一辈子都别想摘下来。

看明白王香芹的意思后,大嫂差点儿没给气死,这一刻她最恨的人变成了王香椿。

要是王香椿不搞事乖乖嫁过来,就她那个脑子,随便三两语哄一哄,还不得傻乎乎的冲上去跟婆婆拼了?到时候要是事情能成,大家都能获利,反过来就算事情成不了,四房得了婆婆的厌弃,有人兜底其他人的日子肯定要好过不少。

“你俩看戏呢?就不能帮着劝劝?”大嫂回头冲着门口喊了一声。

彼时,是王香芹站在屋子中间,大嫂立在进门两步距离的地方,至于二嫂和三嫂则是堵在门口并不曾进入屋内。

大嫂喊那话之前,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王香芹身上,盼着她赶紧应下此事。而王香芹虽说正对着三位嫂子的,可她多半时候是低着头做聆听状,并不曾跟嫂子们对上眼。直到大嫂说了那话,她才下意识的抬头瞄了一眼,就这一眼,她感觉到了一丝违和感。

同样感觉到不对的还有大嫂。

王香芹和大嫂站在屋内,二嫂和三嫂则在屋外,也就是说眼下应该是有四个人才对,还是两两相应对的。可刚才瞥了一眼,好像不是这样的,两边的人数不对称呢。

几乎同时,王香芹和大嫂一起抬眼看向门口,站在门外的二嫂和三嫂尽管完全是一副摸不清头脑的模样,却也下意识的跟着她们左右看了眼,随后……

“娘啊!”二嫂近乎惨叫一般的第一个出了声儿。

紧接着,几个声音同时响起。

大嫂:“娘,我正在提点四弟妹,到了老朱家应该……”

二嫂:“娘啊!!我知道错了,我不该听了大嫂怂恿闹分家!!”

三嫂:“娘我们……”算了她还是继续闭嘴吧。

几个声音几乎同时响起,朱母的目光却始终放在身为长媳的温氏身上:“编啊,你咋不接着往下编了?我听你还能编出啥玩意儿来,没选你去唱大戏还真埋没你了啊!”

“有什么话你直接对我说,你不说,我都不知道你对我的意见那么大。”

“还觉得我后娘刻薄?想分家?”

“娘,我没想要分家啊,我就是觉得吧……”温氏恨死了几个弟媳妇,尤其是二郎家的。不会说话就闭嘴,这蠢货倒是好,一开口就不打自招了。

天可怜见的,二嫂真的差点儿没被吓死。天知道婆婆是什么时候过来的,而且就紧挨她站着啊,贴的那么近,还不知道站了多久,在发现真相的那一刻,她一个腿软就坐在了地上,整个人是三魂丢了两魂半,还有半魂也不在身上了。

朱母目光狠戾的盯着温氏,都到这份上了,温氏说啥都没用了,那祸头子、惹事精、不孝儿媳的章算是都给她戳上了。

足足盯了半刻钟后,朱母才冷笑着看向别的儿媳妇,一一扫视过去后,才道:“可以啊,一个两个的,年纪不大心思倒是不少。行,既然你们都有意见,那索性今个儿就掰扯得明明白白。晚上我有话说!”

撂下这话后,朱母就转身回了正房,可哪怕她人是走了,留下的四个儿媳妇还是没敢立刻动弹。

王香芹立在原地思考朱母方才那话是什么意思,她其实不像其他妯娌那般怕得厉害,说白了她对婆婆没什么敬畏之心。只琢磨着经此一役,老朱家就算不分家,大概也会出个别的章程来。毕竟下面的意见太大了,这次又彻底闹开了,不可能完全当没这一会事儿。

事实上她猜的不错,朱母确实没打算将此事轻飘飘的放过。

她从十五岁嫁到老朱家,十六岁真正圆房,十七岁生下朱四郎,到如今十几年过去了,可她也不过才三十五岁而已。人生才过了一小半,怎么可能叫儿媳妇强压了过去?真要是这样,她后半辈子还有什么指望?

上一篇: 名门俏医妃 下一篇: 公主病娇宠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