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香美人(538)
……
夜色沉沉,天色将明未明时最是黑暗。
长明宫中,灯火皆无,只有高高的八角阁楼上还有微光透出。夜太浓太浓,这一点微光仿佛都要被黑暗给吞噬了。
在八角楼阁的最后一层,有一道端坐的人影正在面对着眼前明灭不定的无数烛台。八角阁楼的四面窗户都打开,夜风呼呼灌了进来,但却不知为什么始终吹不灭这摆得十分奇怪的烛台阵。
人影长袍飘飘,仙风道骨。他闭眼垂眉,盘膝打坐。
忽的,一股夜风吹来,东南角一块的烛台忽然呼啦啦全部熄灭。一直闭目打坐的人猛地睁眼。
他还没看清楚那方位,忽地俯身重重吐出了一口鲜血。
“师尊!师尊!”
一直守在楼阁的道童赶紧飞奔而来扶住他。
这道童脸很熟,若是沈静月在一定知道这道童就是离家出走的谢清瑶。只不过谢清瑶此时着了道童衣衫,胸口用布缠紧,咋一看还真的认不出来。
她赶紧扶住杨令显,急声道:“师尊,你怎么样了?”
杨令显此时面露疲态。他指着那东南一角的烛台,慢慢道:“祸起东南……大祸起东南……快去向皇帝警示……”
谢清瑶大惊:“什么大祸?师尊,到底是什么大祸?你这个为长公主殿下续命大阵的大阵怎么会卜算到了祸事?”
杨令显摇了摇头。雪白的长发从肩头滑落,令他出尘高洁的面容多了几分憔悴与凌乱。
他叹了一口气:“天生万物,大道唯一。哪有什么阵法是不可以相通的?续命之阵遇到了可以破命之祸事,自然会……会遭到反噬。我……我已经窥探了太多的天机……现在已经无能为力。”
他说着又“扑”的一声吐出一大口鲜血。
谢清瑶彻底慌了。她那次离家出走之后就拜杨令显为师。她天资聪慧,人洒脱又不拘泥世俗规矩,深得杨令显喜爱。他将毕生的所学倾囊授予,还带着她去看了皇陵之下集齐周朝几十年人力物力的大阵。
这次回京,他为的是算出自己天命到了,交托后事。
第三百二十三章 太子谋反(4)
杨令显清隽的面上神色痛苦。谢清瑶不敢再动弹他,急忙唤来道童去扶着他原地躺好。
此时天际四方云动,风越来越急。楼阁中四面八方的狂风灌进来,东南角的烛台继续一盏盏熄灭。
谢清瑶大急,连忙把窗户关上,可是还是无能为力。原本还亮着的一百八盏烛台像是被人动了手脚,依次熄灭。
谢清瑶面色发白,急得额头冒出冷汗。她素来淡定从容,但眼前这续命阵法其实是为了端仪长公主而设的——她天命将尽,杨令显拿自己的寿数为她续命。
眼下这个情形只能说明一件事,端仪长公主天命将尽,杨令显亦是如此。无可借之命,自然无法借给别人。
“清瑶,别费心了。”
杨令显不知何时擦干唇边血迹,在道童的搀扶下又盘膝坐好。道童将楼阁中旁边的长明灯点燃。
摇曳的长明烛光中,他的面上有奇异的笑容,温和平静,仿佛看破了万古的风尘。
谢清瑶愣了下,伏地哽咽:“师尊……”
“杨郎!”
楼阁的门一下子打开,披着一袭单衣的端仪长公主。她雪白的长发披散,长长的发随风飘散,无端令人觉得荒凉。
她面色苍白地看着杨令显,两行清泪缓缓滑落。
杨令显向她伸手,柔声:“端仪……”
端仪长公主几步上前,踉跄扑在他的怀中。两人紧紧相拥。谢清瑶在一旁看得黯然神伤。她悄悄退了出去,将这一室静谧留给了两人。
长明灯静静燃烧,一地的烛台青烟袅袅,再也没有半点生气。
端仪长公主抬头,泪眼朦胧:“杨郎,我梦见了你……”
杨令显轻抚她岁月不改的容颜,眼中是深深的怜惜。
多少年了,当他初见她时,她豆蔻年华,他双十弱冠。她倾国倾城,艳重天下,他才华横溢,年少成名。
众人都将他们称为金童玉女,天生一对的佳偶,但奈何他们姻缘本无。她爱上了一位气势盖天的男人,不惜抛弃一切追随着他千里到了秦国。
红颜劫,天下动。他亲眼看着她历经磨难,九死一生,再看着她在异国他乡中步步维艰,生死一线。他怜她,渐渐的由怜生爱,最后受了皇帝所托亲自将她带回来周朝。彼时她已奄奄一息,生机断绝。
是他发下宏愿,布下玄天续命大阵,为她借了天命,令她得以安然度过。而如今一晃三十五年过去。数十载的分离,她白发苍苍,他鬓边染霜。可不改的是初见那时的怜惜,是那不变的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