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侯府嫡次子(314)

作者: 小懒虫 阅读记录

帮了蒙古人就又送上丰厚的谢礼,如此周而复始就像是滚雪球似的,他们的牵扯越来越深,渐渐的,他们曾经滥用职权的事就成了对方的一个把柄,想摆脱也摆脱不了。

金钱驱使下,加上那若有若无的威胁,不帮着蒙古人就有被丢官杀头的风险,他们干脆缩起脖子当起了蒙古人的保护伞。

蒙古联系上嘉安帝,就是通过林侍郎的手,毕竟他曾经有瑞王属官的身份,念着旧主进宫拜见嘉安帝也属平常。

“所以,皇帝和蒙古到底达成了什么目的,就只是劝说完颜希亮写这么一封信吗?”韩缜双手抱胸,讥讽的问。

他现在还记得当初他们一起撞上金蒙使臣对峙的场面,当时的嘉安帝和那日松可是相见相厌,毫无好感!何曾想到,他们转眼能握手言和,联合在一起?

他该佩服嘉安帝的能屈能伸吗?为了未知的目的可以牺牲国家利益,不顾大局。不,嘉安帝本来就不是个正常人,是个偏执疯狂的疯子,用正常人的思维来测度他才是天真!

阑晓遗憾的摇了摇头:“林侍郎真是个‘乖孩子’,蒙古人让带信就带信,让传话就传话,其余的一概不知。而且,他说蒙古人只吩咐了有关完颜希亮的一件事,其余的都没有让他插手,他怀疑京中另有其他人和他一样做了相同的事,如果还有别的内情,负责接触的一定另有其人!”

这就是说,蒙古人没有把所有的事情交给一个人办,而是一人执行一件事!

韩缜站直身皱起了眉头,想到京城中不知还有多少官员受到了蒙古‘糖衣炮弹’的腐蚀,隐在暗中为蒙古人做事,恨不得立时将他们一网打尽。而且,只有在京中才有人被收买被控制吗?地方上呢?军中呢?一想到这韩缜就涌上了浓浓的危机感。

先前他们排查过了一遍蒙古留下的钉子,谁知道会是他们孟朝自己人呢?

是他们疏忽了,谁料到蒙古不仅打仗勇猛,在用起阴谋诡计来时也一样不差!

“事不宜迟要尽快排查所有和蒙古人有过接触的人,特别是那些官员,还有身负要职的人。”韩缜严肃道,眼神冷了下来,“我会马上写信给父亲,让他也留意身边的人,谁知道他们有没有把手伸到军中?”

阑晓赞同地点头,同时道:“我已经让人查了!”

在审问的同时,他就马上意识到还有不少和林侍郎一样的人,重点放在了那些进过宫接触过嘉安帝的人。

其实眼前就已经有一个明显的目标了,就是嘉安帝本人,他邪气的眯眼:“或者问问皇帝本人更快!”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晚安!

第255章

嘉安帝毕竟是皇帝,即使韩缜最大限度的限制了他的权力, 然而他不是囚犯。他有随时接见官员的权力, 官员想见也能见到他, 这也是为了让一部分臣子安心, 证明嘉安帝没有被亏待!

韩缜闭了闭眼,徐徐道:“先不要,从见过他的人身上查起!”凡是进宫请见嘉安帝的大臣都有记录,并不难, 只是要多花一些时间!

不是韩缜对嘉安帝帝皇的身份有顾忌, 在关于家国安全的重要性上, 嘉安帝的身份在他眼里并不具备特殊意义, 和普通人本质上是一样的!

只是他知道哪怕嘉安帝做了卖国之举,那些大臣也绝不会答应将手段用在一个皇帝身上。只要嘉安帝还是一国之君,凡是有损龙体的举动对这帮人来说是荒谬的,有失尊严的。

也许那些站在永宁侯这一边的人可以默不吭声,可是对于还绑着孟朝臣子的甄太师等人来说,这是屈辱的没有脸面的事。毕竟对一个皇帝刑讯逼问, 不是造反胜似造反, 必然会引起慌乱。

在如今需要朝廷上下一心的时候, 韩缜不希望因此而引起朝臣们的动荡不满, 影响朝堂的运行。

再则, 韩缜对嘉安帝多少有些了解,这个人心智莫测,诡谲善变, 不是真的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很难说他吐出的会是实话,说不得还会将人带到沟里。

从嘉安帝身上着手价值不大!

“啧啧!”阑晓遗憾地摇头,随即带着人一起出门查找有问题的官员。

韩缜则是返身回宫,重新仔细地审查嘉安帝身边的人,想找出以前忽略了的地方。

阑晓顺藤摸瓜抓走不少各级官员,他们处于不同的部门,职位有高低,背景迥异,唯一的相同点就是都曾接触过蒙古人。特别是那些和嘉安帝私下相处过的官员,在韩缜排除了如甄太师这样的人后,都被阑晓上门毫无顾忌的问话查讯。

阑晓属于军部,和开封府衙是两个不同的部门,即使朝臣想阻止也不行,何况他是打着追查蒙古奸细的名号!

眼看着不少官员被抓走,京中风声鹤唳气氛越来越紧张,甄太师终忍无可忍找上了韩缜,让他们适可而止!

坐在甄太师的书房里,韩缜静静饮着热茶,望着遒劲的大树,他这段日子忙得已经有好长时间没有踏足甄太师府了。也就没有见到他可爱的未婚妻,也不知道她最近过得如何,怕不怕冷?他的手里有上好的狐狸皮,记得要让人做件斗篷送过来。

‘锵’,杯子被重重放在桌上的声音拉回了韩缜的神思,他一抬头就看到甄太师不悦的脸孔,生气地瞪了过来。

甄太师现在十分后悔当时没能拦着永宁侯成立‘军部’的事,完全独立于六司,甚至能绕过司法缉捕等干涉,一句有关军情就能堂而皇之的拿人。简直,简直张狂至极!

“太师不要生气,我能解释!”韩缜淡定道。

到了现在甄太师显然是忍到极点了,要不是他相信韩缜不会太过胡来,一开始他就插手阻拦了!

但是被抓走的人涉及为数不少的官员,关系盘根错节,再这样下去难免人心惶惶!

韩缜拿出了几份供词,这都是曾经收受蒙古人的贿赂,被收买的官员的口供。他们曾经为蒙古人在京城的行动提供庇护掩饰,并将一些朝中的内情透露给蒙古人。

这些还不是最严重的,严重的是这些官员彼此关系错综复杂,同门,姻亲,师生,一个人可以串联起一张关系网。其中有人经受不住诱惑把周围的人也拉下水,经过蒙古暗地里几年的经营,暗地不知被渗透到何种地步?

已经招供中的人就有派遣地方的小官员,他们主持地方粮草物资集中转运往前线军队,如果在粮食中动手脚,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问题是查到的人还不是全部,一定还有埋的更深的人没有找出来,而阑晓他们一一查问清楚需要耗费不少时间。

甄太师低头看着手上的供词,不由气得胡子颤抖,他摔下纸张道:“岂有此理!”

一想到那些同僚受不住蒙古人的诱惑,进而泥足深陷,做出背叛国家的事,他眼睛都红了!

拿着这些证据,韩缜轻叹:“太师息怒,我还有一件事要告诉你!”

就目前呈上来的口供表明,蒙古人很是狡猾,抓到的小鱼小虾中除了林侍郎,其他人甚至不知道嘉安帝也有份参与其中。显然他们很谨慎,毕竟不是谁都有资格进宫的,阴影下一定还有同谋,只是滑不溜丢的藏的很深。

告诉甄太师有关嘉安帝的一切,是想取得他的支持,允许正式‘问询’嘉安帝,好探知是否还达成了什么谋划?

等到韩缜说完,甄太师的脸已经一片铁青,他拍了一下桌子怒道:“荒唐!”

他的胸膛起伏不定,显是气得狠了,他不想相信嘉安帝竟然勾结外族出卖朝廷利益。即使嘉安帝让人失望,但他心底还是抱着一丝希望的,期盼着嘉安帝有一朝能成为明君,而不是不顾国家大局的无耻之徒!

“早点找出真相,就能避免蒙古的算计!”韩缜冷静的问,“太师是否能答应阑将军进宫问询陛下?”说‘问询’只是客气,依阑晓狠绝蔑视帝王的性子,嘉安帝想必不会轻松!